【学术中国·哲学】国际交流加深理解与支持

2021-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波多·洪姆巴赫

Bodo Hombach

  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院长、德国联邦特别事务部前部长。近年来,洪姆巴赫教授任教于波恩大学和波恩-莱茵-齐格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从事政治学、媒介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出版著作:《新冠大流行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能源变化实用手册》《“区域结构变化中的经济支持”——经济促进未来选集》《新中心的政治》等。

 

  中国的伙伴和朋友们,2022年,德国波恩大学应用政治研究院将与来自中国的伙伴和朋友共同举办我们开展交流与合作的10年庆典。在中国,10年庆典可能并非大事,但对我们来讲,10年是值得回顾的时光。我年龄虽然大了些,但我的发言却紧扣时代脉搏。我们对合作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不会改变。

  庆典让我们可以回顾过去,铭记指导我们的初心,确保合作的延续和长久。我对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充满了敬佩。你们谨慎前行,行事果断,为老百姓谋福祉,你们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成绩,这让西方国家为之惊叹。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时代中,通过这样的聚会和沟通,可以从别人的眼睛中看到自己的问题,这也会让我们反思。有些人认为,因为我这里发生了地震,所以只有我才能感到震荡。2012年我曾说过,科技界和政界的交流对双方都非常重要。没有必要让人觉得你无所不知,因为这些问题大家都已明了。我们人类遇到的这些问题,包括平衡全球利益、气候变化、环保、能源生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安全等,都已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国的表态也赢得了国际上的信任。在解决地区冲突、欧债危机等问题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已经展示出其未来的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正向所有支持平等互惠的国家张开双臂。

  2013年,我有幸结识了你们,特别是我们有了面对面的交往。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开展了合作。只有全世界开诚布公地互动,我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中国和德国而言,我们的财富远不是那些稀土和煤矿。我们的财富是下一代,因为他们将创造未来,国际交往将促进理解和交流。

  2015年,我们彼时虽然面临很多问题——地域的跨度和政治体系的不同——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机会。我们需要良好的沟通机制,我们不仅需要足够的商品,还需要好的理念。很多领域还需要我们去努力。世界属于知识界,知识让我们学会可持续性规划以及可持续性经营。

  2016年我曾说,我们所在的任何地方上空都有中国的卫星,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中国落成。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正飞速发展,而欧洲人却还悠然自得。也许有一天,中国的发射器可以将德国卫星送入太空。这个世界正以惊人的变化在重新布局。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竞争都很残酷”这样的老套想法已经过时,你死我活并不是当今时代竞争的目的。我们不应只满足现状,而是应该给自己设立未来的目标。可惜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17年,我们德国鲁尔区迎来了120多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在8个博物馆展示了作品,我们称这次艺术活动为“中国8”。这场活动让我们见识到来自现代中国的理念和塑造力,让世界通过艺术认识了中国。这场艺术盛宴由布洛斯特基金会赞助,荣幸的是,我也是该基金会的负责人。媒体不会主动为人们启蒙,我们希望媒体可以向我们展示一个现实的世界。但很多情况下,这只是一厢情愿。谁能预料到,人们现在居然在讨论“去全球化”。谁能想到,一个西方大国,会选出一个摇摆不定的政府,通过推特将来之不易的国际伙伴关系扔进庞大的垃圾桶?在国际交流中,我们无须放弃自己的主张。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我们应该平等对话,而不是接受居高临下的指挥。“为什么你只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这是《圣经》里的一句话。

  2018年,当我们见面时,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国已经提前建好了跨海大桥。看到那些照片里雄伟的建筑,德国人从内心发出惊叹,尤其中国还是提前完工的!我们同样佩服中国“一带一路”的百年大计。该倡议一方面延续了千年的交往传统,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周边邻国的领土完整。由特朗普挑起的贸易大战虽然到处铺下绊脚石,却无法阻止全球的共同发展。大西洋两岸的纽带也面临崩裂的危险,但我相信、也希望这条跨大西洋的桥梁不会坍塌,而这也激起了我们寻求出路的好奇和兴致。欧洲应该再成熟一些,一味顾及自己的利益,最终伤害的也必定是自己。如果无法认识到或无法接受“双赢才是真正的诉求”这一点,那么世界将步入险途。联盟和伙伴关系不是通过军事或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联盟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并以可靠的行为和表现作为基础。

  德国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astner)讲得非常中肯:“世上本无善事,除非你亲自为之。”这句话浅显易懂,但值得深思。他应该和中国的智者孔子有很多共同语言。孔子说过:“小人无所不为,君子有所不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我要将之作为我的座右铭,铭记在心。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理念;中国道路;国际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马云飞)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