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改革的目标从理论上说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但预算改革在执行过程中牵涉到一些基础工程建设问题,涉及的利益层面也很多,可以先从技术层面加快推进。
一是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范围广,最基本的是政府资产负债表。各地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等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断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有助于更加准确的评价财政运行风险、财政可持续性和财政政策空间。
二是要加快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预算执行的问题中很多涉及预算编制问题,必须要加强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比如,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制定更加合理的财政支出标准。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要超越一般的财务管理,要与公共部门的改革联系在一起,涉及机构改革以及支出观念的改革。
三是要进行财政管理改革。财政管理改革是一个整体的改革,与预算直接相关。比如,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改革;更好利用信息技术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对改善预算管理效率都有帮助。
四是要增强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预算监督里也有体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融入到预算监督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通过规范透明、公开数据让更多人参与预算监督,有助于弥补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评价缺陷。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本文根据“国家治理高端论坛之财政治理子论坛暨第十六届(2022)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论坛”上的学者发言整理。)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