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塑到自塑

——中国民俗文化译介和传播的视角变迁与路径创新

2024-04-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孙美娟 通讯员林琳 项霞)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在各地区、各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且不断发展、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社会记忆和人类智慧,主要分为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等。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富有民族特点的民俗文化,包含各种习俗、节庆、信仰、艺术、传统医药等诸多方面,广泛地体现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审美情趣,具有强烈的群众基础,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民间社会的智慧、情感、记忆和经验,体现了民族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已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民俗文化能够打破语言和地域的隔阂,通过共享的节日庆典、艺术表演和日常生活习俗,实现非言语的沟通。在今年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主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大科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分享了优秀中国民俗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案例。例如,中国春节的鞭炮声、舞龙舞狮和红包习俗,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社区共庆新年的标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国茶艺、书法、中医等传统民俗,承载着东方哲学思想和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国际展览、研讨会,使全球观众得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中国剪纸、陶瓷、丝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带动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从他塑到自塑——民俗文化译介和传播的视角变迁

  回溯历史,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译介由来已久,发迹于中西文明接触早期。这些早期译介多由来华的西方人主导,累积形成了丰富的他塑话语资源。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魏家海、北京民俗博物馆馆员李锦萍分析了由西方汉学家翻译或书写的,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著作,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润泽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民俗文化译介需实现从他塑到自塑的转型。

  例如,《杜甫诗全集》是荟萃唐代民俗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独特的意象、情感和美学价值,而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翻译的《The Poetry of Du Fu》将杜甫诗歌系统地推向西方世界,为西方的唐诗研究特别是杜甫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魏家海通过分析宇文所安译本中的民族志书写,研究译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态度和蕴涵在译诗中的民俗文化价值,挖掘杜甫诗歌中寄寓的民俗文化翻译的解释与书写,并将其书写归类为“再现”“补充”“重释”三类。

  又如,李锦萍分享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馆藏门神纸马及捐赠人富平安女士的案例。富平安女士向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捐赠了民国时期门神纸马类档案,名为“纸神专藏”,同时,富平安女士著有《Peking Paper Gods》等三部反映当代中国民众俗信生活的专著,被誉为“1949年之前最后一本年画生活目击者的笔录”。富平安女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重新出现,也让我们得以从“他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为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话语权,需要从他塑中总结经验,为自塑提供参考。

  刘润泽从团队编写中国非遗双语读本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探讨中国非遗译介中译名实践与话语建构。他提出,在提倡文化多样性的世界语境中,非遗话语接触形成了竞争常态化,中国非遗话语的自主构建已成为现实诉求。通过对《英华字典资料库》中含“春节”信息文本片段的考察,刘润泽提出了中国非遗当代自主译介的关键路径,即从自知(非遗多层次知识溯源)到自觉(非遗译名理据分析与评价)到自塑(核心非遗译名选择与使用)。

  从归化异化到译写——中国民俗文化译介理念与方式的自塑路径

  现有的民俗文化译介研究多聚焦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充分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之间的竞争问题。在本届研讨会上,宁大科院教授姜秋霞创新提出“译写”方法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教授潘莉提出“文化价值优先原则”,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汪宝荣将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鲁·勒菲弗尔的“话语世界”翻译假说引介至民俗文化的翻译,这些理念与方法论的提出都为中国民俗文化的译介指引了新的方向。

  姜秋霞在“民俗文化翻译传播中的译写研究——一种方法论视角”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文化翻译传播是伴随着语言转换的文化传播活动,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三组概念:文化、翻译传播、译写,指出民俗文化语言具有三种特性:民族性、蕴涵性、形象性。此外,她提出三维度表达和三维度接受,并指出译写不是简单的文本转换,而是传播学意义的表达。

  潘莉从中国习俗纪实视听翻译传播角度出发,提出翻译新媒体视频字幕时,需要突出视听文本中的重点信息类型,注重凸显核心重点信息的信息价值要素,同时配合画面进行信息取舍,确定翻译策略,形成最终译文。

  汪宝荣基于安德鲁·勒菲弗尔的“话语世界”理论假说,聚焦于鲁迅小说书写的清末民初绍兴的典型名物、概念和风俗习惯即话语世界元素,并提出译者需在作者谙熟的话语世界和译者自身及译本读者熟识的话语世界之间达成某种平衡。汪宝荣以鲁迅小说三个英译本(王际真、杨宪益与戴乃迭、莱尔)中绍兴民俗文化词的翻译策略为例,运用语境还原法和统计分析法,开展个案研究,分析“话语世界”翻译假说的效度,并对其作出修正。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学者也汇报了中国民俗文化译介的区域研究,包括文本的区域研究、译者的区域研究和译介传播的区域研究。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卢卫中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译本为例,探讨莫言小说中山东俗语修辞(隐喻、转喻、平行结构等)的英译。葛浩文主要采用了保留、替换、舍弃和添加等翻译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桑仲刚以敦煌俗体诗的英译为研究对象,指出译者虽不能用英文重现汉文的平仄格律和音韵特征,但能通过重构意义单位和图式化观相层,意图性地截显源语诗歌的标记性文类特征及其蕴含的形而上精神和文化风貌。

  在译者的区域研究方面,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贺爱军以鲁籍译者的分布规律为例展开分析,从“复线时间”和“复合空间”两个角度深入剖析其原因。从“复线时间”来看,译者极化分布是地理优势、地方精神、历史契机的“共谋”。从“复合空间”来看,空间并非自然存在的空洞场所,而是具备权力性、社会生产性、情感归属性等多重意蕴的复合体。复线时间与复合空间之间的交织互动,促成了译者在特定时空的分布态势。

  在译介传播的区域研究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唐均以斯瓦希里语为媒介,对中国十二生肖的译介进行考察,对中国十二生肖文化在非洲土著居民语言中的融入及其深层文化意义进行探讨,研究中国文化元素如何适应非洲传统思维,探寻中非民族文化交流内在逻辑。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关秀娟全面介绍了中国武术在俄罗斯的发展,并强调孔子学院在推广武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体系,促进俄语传播,并汇聚各方力量推动世界武术文化发展。

  从传统媒介到多模态媒介——中国民俗文化传播方式的自塑路径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人文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在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人文在传播和保护这些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莉、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教授傅守祥、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桂玲分析指出了如何拥抱数字技术,实现从传统媒介到多模态传播的转型。

  张莉深入剖析了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后现代景观特点,包括文化传播浅表化;文化传播娱乐化、庸俗化、文化价值迷失;虚假知识泛滥等,指出在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实现民俗文化的最佳重组与传播,强调确保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和独特性。

  傅守祥作“‘大传统’的接续与‘小传统’的传承”主旨发言。通过比较历史对位中的双贤——刘基与诸葛亮在民间影响力的失衡,指出刘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民间评价与思想流传却欠,刘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跨媒介传播,并提出相应传播策略,通过以文化经典为依托致力研发推广,以习俗节庆为纽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以化育知行为关键巩固传承基地,以媒介传播为平台提振文化自信。

  李桂玲在分析了海外中国民俗文化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后,以海外传媒报道的成功案例就如何挖掘、整理和利用海外资源来加强民俗文化传播提出策略和建议,如系统化整理资源、拓展多样的传播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等。

  据了解,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研讨会从译介方法论研究,区域及海外语境下的译介研究,当代数字媒介视野下的翻译研究及诗学中的民俗翻译等问题深入探讨,从历时性演变到共时性互动,从形而上路径方法到形而下操作演绎,从历史性时间维度到地域性空间维度,覆盖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问题领域与研究视野,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会议议题具有前沿性、理论性,跨学科性,涵盖了中国民俗文化译介和国际传播的各个方面和当下的学术热点,是一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盛宴。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展,民俗文化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翻译和传播民俗文化,将其与当代社会更好结合,使其更好地符合当代人的需求成为重要命题,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推进探索更多合适的传播途径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