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思政金课 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2024-03-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是一本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公共课教材。该教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概论》课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心入脑提供了重要保证。2月27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座谈会上,教育部有关同志指出,“各高校要把讲好用好《概论》教材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委属高校和民族地区高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书育人的主线,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夯实《概论》课程基础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对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了根本遵循。因而,必须深刻认识开展《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在实处。

  发挥《概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建设《概论》课程,向青年学生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确保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走样、不走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的意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正确认知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认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践活动的话语体系与行为自觉。

  发挥《概论》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注重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把握文化育人方向。《概论》的本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核心目标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情感、认同态度,以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自觉。因此,要通过《概论》课程,讲清楚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历史的道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实现个人、社会、民族、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二、重视《概论》课程使命 为党为国培养合格人才

  办好《概论》课程,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概论》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进行青年学生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教育。因此,办好《概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少年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刻认识个体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紧密联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办好《概论》课程,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概论》课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使广大青少年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概论》课程“怎样培养人”的关键环节,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学生,构建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色的科研育人体系,强化研究平台内涵建设、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大力推进《概论》课程建设,提高任课教师的育人水平,形成教与学的合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办好《概论》课程,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现阶段,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概论》课程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概论》课程是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理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的核心课程,能够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推进《概论》课程建设 用“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魂育人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大中小学等不同阶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以此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连贯性、渐进性和系统性。因此,新时代办好《概论》课,需要搭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长链条”,用“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持续铸魂育人。

  推进大中小学《概论》课程一体化建设。要通过相关课程将大中小学学段纵向贯通起来,针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育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推进大中小学《概论》一体化建设中,要把“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要做到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分工明确,由此形成紧密联系的内容体系,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培育好。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是《概论》教育的主渠道,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绝不能囿于课堂知识教学,要将《概论》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多学科融入、开展专题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搭建能切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平台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形成推动《概论》课的建设合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践行“四个与共”的良好风气,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域平台”,使青年学生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踔厉奋发、挺膺担当。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案例整理与研究”(编号:23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