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讲理】善用“大思政课”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2024-0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练表达,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指明了方向。善用“大思政课”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关键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其中,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国国家形象,从而起到赓续中华文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作用。

  一、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思政课”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应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储备系列相关图像资源、数字资源,搭建基于传统、跨越时空、融通中外、贴近当代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大资源平台”。

  第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文化符号,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治传统,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大思政课”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搭建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资源平台。

  第二,从革命文化中提炼文化符号,以红色基因激扬信仰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创新创造的政治定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所提炼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等精神符号,生动诠释了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发图强的典型形象,是引导各族同胞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生动教材。“大思政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好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育人桥梁,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革命遗址等基地作用,挖掘红色资源、红色人物、红色故事中的文化符号、精神标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第三,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炼文化符号,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一实践进程中,既有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重大科技成果,也有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等重大基础工程。“大思政课”要突出党和国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精神之于个体,是激发行为的强大动力;精神之于共同体,是形成合力的强韧纽带。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依靠的正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形象。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民族和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大思政课”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展示中华民族形象,要从爱国主义的宏大篇章中汲取丰厚滋养。要让学生广泛了解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忠心向国、矢志报国的历史佳话,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涵盖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价值观念以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大思政课”要利用“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讲清楚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讲清楚中华儿女在各个时期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鼓舞着各族青年学子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彰显中国国家形象,助推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大思政课”肩负着引导学生认清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方位,自觉推进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

  第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大思政课”应选取彰显中国气象、中国气派、中国风采的教育内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让青少年充分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日常思政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展示诸如中国茶、中国结、中国功夫等国家文化标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节日标识,长江、黄河、秦岭等国家地理标识,天安门、长城、故宫等国家建筑标识,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标识,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丰富素材。

  第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大思政课”应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传播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故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放自信地帮助广大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答好当代青年的“时代之问”。同时,拓展传播形式,善用新媒体等现代技术,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用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回答好“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世界之问”。

  第三,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世界唯一未曾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大思政课”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要彰显中华文化特征、展现中华民族精神,也要通过多渠道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中华文化蕴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胸怀人民、胸怀国家、胸怀天下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大思政课”;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