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跨学科研究青年工作坊在东南大学举行

2023-12-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高洁宜)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视觉形象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16日至17日,由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主办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跨学科研究青年工作坊在该校举行,与会学者就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共享性与审美认同、“三交”视域下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当代文旅空间中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艺术呈现与空间设计、日常生活中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12月16日至17日,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跨学科研究青年工作坊在东南大学举行(本网记者王广禄/摄)

  聚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主持开幕式。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禄生,《民族艺术》主编、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许晓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张彤介绍说,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是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批复设立的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一,是东南大学首个文科国家级平台。基地以视觉形象为切入点研究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有历史、理论、呈现和传播为主要研究方向。他表示,视觉形象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读图时代”是一个表达媒介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时代,各民族共享的视觉形象则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跨学科进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禄生表示,东南大学遵循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特色医科、精品文科、提升新兴、强化交叉的学科布局,高度重视人文社科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亟需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体系,而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重要途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视觉形象和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可以有形、有感、有效地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三年来在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已成为东南大学人文社科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

  许晓明谈道,此次会议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青年工作坊,青年人更有创造力,善于接受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观点,是学术的未来和希望。《民族艺术》是跟青年学者一同成长的,高度重视学术传承和代际传递,将继续为青年学者提供成长平台,同时在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下推动刊物高质量发展。

图为会议现场(本网记者王广禄/摄)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伴随着表达媒介的现代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尤其是“图像时代”或“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形象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显得更为普遍和更为重要。与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跨学科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的共享性与审美认同研究,探索民族交融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创新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艺术呈现方式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疆艺术学院天池学者王建民认为,探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有必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做一些梳理,使相关研究建立在更丰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人类学研究中对图像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而有关文化形象、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研究无疑是新的视角。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计武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媒介的形象与词语、话语以及形象总体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借助形象的表征再现或重现文化的整体意义,三是形象的表意体系和整个社会认知体系之间的关系,四是形象的方法论意义。他表示,在读图时代或者说视觉文化时代,西方许多领域的研究均从话语向图像转变,要在分析反思西方既有图像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图像研究创新发展。

  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特任教授高小康探讨了视觉和记忆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人的记忆和整个生命过程与视觉关系密切,视觉形象只有“活”起来,才能够成为一个人、一种文化的记忆。文化的真正生动完整的记忆,不可缺少“生活记忆”这一重要内容,它是活的记忆、热的记忆。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高建平表示,文化多样性与地方特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地方性与生活环境有关,及其与文化地理的关系。但在现代社会,这种地方性有被克服的趋势。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因而现代化是复数的。不同的现代文化之间应当是一种对话关系,在对话中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关键词: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跨学科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