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时评】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尚

2023-05-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青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投身民族复兴的伟业,才能成为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时代新人,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文明风尚的维护者

  远大的理想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给人战胜苦难的勇气。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青年才能更好地听从时代的召唤,做新时代文明风尚的维护者。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青年在其认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磨练。树立远大理想,是旗帜,是动力,只有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追求中,新时代青年才利于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才能成为积极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国的社会风气整体上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并呈螺旋式地向前发展。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面对时代的变化,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中,同人民一起拼搏,成长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青年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坚定的理想筑牢精神之基,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赛中取得最终胜利。

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

  道德模范具有模范引领作用,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向道德模范学习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向道德模范学习可以让青年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崇高道德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被称为“最美奋斗者”的朱彦夫是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用25年时间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见贤思齐,青年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以道德模范为学习榜样,在自己擅长的岗位和行业中取得一番成就。新时代,青年要不断向道德模范学习,让社会主义道德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地方绽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品格上青年要克服浮躁心理,不断锤炼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的品格,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五四精神,激扬青春风采。在生活中青年要借助文化活动及大量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磨砺自我、提升自我,在日常生活到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在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尽责中成长,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责任是对他人的承诺,青年应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争做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社会风气具有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它直接关系到青年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发展稳定、国家的存亡以及民族的兴衰。一种积极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的工程。

  当代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应该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26岁的女孩林芳雯,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一线,她虽猝然离世却留下了宝贵的青春“遗产”:无偿捐献1对角膜、2个肾脏、1个肝脏,让5个本不相识的生命获得新生。这位善良优秀的女孩以另一种形式跳动着自己青春的脉搏。“长征”虽然在变,但每一时代都有着“同样”奋进的青年。青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新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风险和考验,时刻提醒着我们广大青年在前进道路上纵使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仍要坚毅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青年一代要磨练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难,用青春的汗水助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旨在弘扬文明新风,培养时代新人,培育社会新风尚。“风行于上,俗成于下。”我们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青年意味着活力、生命力,代表着未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义不容辞。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风正气,青年责任在肩。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