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新时代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坚守

2024-03-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作为中华文明“活的灵魂”和民族凝心聚力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对本土文化发展自主权的掌握,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只有坚守文化主体性,才有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才有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动力。因此,新时代,为了有效应对“两个大局”的挑战,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长期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坚持科学指导思想的引导

  科学思想的引导,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前提。近代以前,中华文化主体性未遭遇大的挑战,除去中华文化长期具有的比较优势、本身呈现嬗变式的自我更新外,强大的意识形态引领也是一大原因。近代以来,在“落后就要挨打”和“文化进化论”逻辑影响下,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被日渐遮蔽。这期间出现的“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两大极端表现本质上就是偏离了科学思想的引导。鉴古知今,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科学思想的引导。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历经百余年磨难之后的必然选择,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更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昭示了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力单独回应现代化挑战之时,具有超越东西畛域和中西界限的真理属性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赋予中华文化新生命,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高扬中华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旗帜,坚守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既定目标。

  二是坚持“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个结合”奠定了建构中华文化主体性必需的物质基础,“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化解了建构中华文化主体性必须解决的文化矛盾,奠定了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坚持“两个结合”,就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法宝,坚守中华文化建设的魂脉与根脉,是对文化主体性建设优秀经验的传承。

  三是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体”与“用”、“古”与“今”、“本”与“新”的辩证统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主体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是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成果体现,是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何种原则、实现何种目标等问题的回答,解答了文化建设“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历史主体之谜”。因此,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坚守了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主体性,坚持了文化自立的历史自觉,坚守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鲜明价值指向,坚守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行动指南。

强化文化建构者的主体性意识

  文化主体性,说到底就是人的主体性。文化建构者,作为“现实的人”,是建设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在文化发展中居于主导性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文化建构者的缺位意味着文化主体性的迷失。近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源于文化建构者的自卑、自负和自迷,是文化“我者”的失落。因此,强化文化建构者的主体意识,是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关键。

  一是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主体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出现了全局性、深层次的主体性迷失。中国共产党人扎根中国实践,坚持“两个结合”,最终将这次文化主体性迷失终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自我革命、守正创新,实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飞跃,使新中国史也成为一部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自立自信自强的文化发展辉煌史。因此,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主体意识,就是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主心骨,夯实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中流砥柱”,打下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定海神针”,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千斤顶”。

  二是强化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强化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就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与教育,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推动力,以人民的实践为活水源头,以人民对文化的认同、信仰为精神动力,使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唱“主角”,凸显“意义性的存在”,自觉提升文化主体意识,成为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主人。

  三是强化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文艺工作者是文化主体性建构的见证者与书写人。强化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主体意识,就要培养忠实于、信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使其立足中国大地,倾听中国声音、笔耕中国故事、描画中国形象,以全新的文艺作品创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高原、高地与高峰,为中国道路“歌”与“呼”,为中国自信“舞”与“欢”,在文化作品中强化文化主体性的同时,又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实现“文化他信”。

优化中华文化的内容建设

  文化建设,内容为主。新时代坚守文化主体性,要以丰富的内容为根本依托。近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迷失,就是文化主体性建构在方向上的迷失,是对中国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该有什么样的文化、不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等问题的误答,是文化建设内容上的偏差与迷茫。因此,持续优化中华文化的内容建设,以充实的内容夯实中华文化,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核心。

  一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向同行。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主体。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实现三种文化的同向同行,就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华文化”将三种文化贯通起来,充分挖掘三种文化的优秀资源,写好三种文化故事,突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体现三种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特性,充分凸显文化的“社会主义”优势。

  二是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同频共振。作为建设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物质基础与平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翼”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路径。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同频共振,就是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既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又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加大文化生产力,同时兼顾人民文化需要的满足与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缩小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落差”,共同助力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与优化。

  三是实现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美美与共。坚守文化主体性的首要前提是明确自身的民族文化意识,坚守文化根脉,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因此,坚守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汉族文化与国内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强化文化认同中不忘本来,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与感召力。还要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防止极端文化民族主义的干扰,在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基础上,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放眼未来,继往开来,吸收外来,使经典的成为流行的、民族的成为世界的、传统的成为现代的,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点项目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课题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23JDTCA082)】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 编辑:余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