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籍文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研究

2024-04-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民族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典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加强民族古籍工作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以及国家统一稳定的维护都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古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系统性整理、数字化加工等工作,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已经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古籍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扛起做好民族古籍工作的使命担当,不断推动我国民族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族古籍文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民族古籍文献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资源。民族古籍文献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多元性、珍贵性、系统性等特点。民族古籍文献是特定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献,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民族古籍文献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文化风俗等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民族古籍文献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包括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等方面,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民族的古籍文献具有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字、风格和内容,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由于年代久远、传承困难等原因,民族古籍文献往往数量稀少、保存困难,因此具有极高的珍贵性。民族古籍文献通常是一个完整的文献体系,包括各种类型的文献,如经、史、子、集等,具有系统性。民族古籍文献通常是经过世代相传、官方认定或民间公认的权威文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民族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三大史诗”《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傣文、藏文、满文、蒙古文、西夏文《大藏经》与汉文《大藏经》共同构成的世界上最全的大藏经系统,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宝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滋养。

  民族古籍文献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纽带,这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古籍文献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风俗等多方面信息,为后人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民族古籍文献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通过研究民族古籍文献,不同民族之间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古籍文献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些文献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英雄事迹、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这些内容能够激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此外,民族古籍文献还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这些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对于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一些传统的生态观念和农业技术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公民素质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族古籍文献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当今社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民族古籍文献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古籍文献能够促进民族团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历史和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也需要依靠古籍文献,它们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合作。民族古籍文献能够推动民族进步。古籍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它们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例如,一些古老的农业技术、医学知识、哲学思想等,至今仍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和利用这些古籍文献,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族古籍文献还能够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信仰,这些传统和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古籍文献,人们可以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也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保护。

  民族古籍文献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镜鉴。民族古籍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做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是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古籍文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见证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记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通过研读这些古籍文献,我们能深入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文化差异和共同追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规律。民族古籍文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这些文献中既有治国理政的智慧,又有道德伦理的传承,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各民族的道德水平,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总之,民族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镜鉴。我们要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整理、研究和传播工作,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民族古籍文献中展示的文化图景

  民族古籍文献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民族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展现了宏大的文化图景。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记录着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民族古籍文献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蕴藏的古籍文献浩如烟海。甘青川古藏文文献中蕴含着诸多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和中原文明相互交融,又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普米族、纳西等族群古籍文献内容存在诸多相似,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在青藏高原的独特影响和积淀,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要深入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在“推陈出新”中实现“古为今用”,服务于民族工作大局。

  民族古籍文献凸显了中华文化基因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民族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更凸显了中华文化基因中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自其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在民族古籍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方针,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民族古籍文献的兼容并蓄,不仅体现在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上,更体现在对各种思想流派的包容和兼收上。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都得以在民族古籍文献中得到体现和传承。这些思想流派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更形成了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

  民族古籍文献中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取向

  民族古籍文献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性整理的结果,既是人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民族古籍文献培育和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助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民族古籍文献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是培育和提升人民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基础。如甘青川民间古藏文文献是研究藏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在藏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早期历史的空白,为研究藏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古藏文文献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来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族古籍文献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推进各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培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民族古籍文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对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外,要进一步挖掘这些古籍文献中蕴含的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甘青川手抄本古藏文文献分布在青藏高原周边各个少数民族中,这项研究可以挖掘藏族历史和文化底色,探索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和共存共荣的相处之道,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以民族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出版为契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全球华人向心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今时代,加强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这些古籍进行数字化转化,以便更广泛地传播和利用。同时,还要培养一支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专家队伍,负责对古籍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古籍文献的民族性、各民族哲学思维及其理论思维的积极成果,推进各民族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好、使用好这些古籍资源,广泛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识。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资助项目“阿坝涉藏地区苯教寺院与村落共生关系现状研究”(编号:2021SYYXSB3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