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荆楚文化,赓续千年文脉

2023-07-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荆楚文化是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近70年来,湖北考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21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6项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示了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长江文明的湖北高度,也为长江文明的传播作出了湖北贡献。

  湖北考古博物馆位于武汉黄陂木兰湖畔,几代湖北考古人将这些跨越数百万年的遗存,构成一座底蕴深厚的“荆楚文化基因库”。

湖北考古博物馆 “荆楚文化基因库”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作为湖北考古博物馆的常设展览,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承办。旨在通过跨越数百万年的遗存,构成的荆楚文化,让文物信息展示长江文明的辉煌。

“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分为“人类起源”“文明之路”“夏商南土”“周之南国”“江汉入秦”五个部分,时间线自距今200万年左右的湖北建始人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止,通过选取典型遗存出土的具有明确时代特征的成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等展品1000余件。

“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展厅一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展厅一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湖北是我国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从距今约200万年的建始人,到约百万年的郧县人,再到约20万年的长阳人、约10万年的黄龙洞人、5万至2万年的汉阳人,在湖北这片土地上,古人类绵延不绝。

“大寺遗址M18” 该墓原位于郧阳大寺遗址,墓向298°,墓底有人骨7具,头骨和肢骨并列摆放成一排,为二次合葬,未发现葬具和随葬品。该墓葬时代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通过展板介绍,距今6000至5000年的大溪文化时期,是长江中游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长江中游与周边地区通过绿松石、玉器、陶器等,已经产生广泛联系。

“楚墓陶器” 战国 江陵雨台山墓地M12出土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历史长河中,长江中游与周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时间交流碰撞中,逐步融入中原文化体系,成为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墓陶器” 战国 襄阳余岗墓地出土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铜罍” 西周 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通过出土文物除了展示湖北千年文脉,更重要的是展示长江文明的辉煌。大量考古成果表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们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展厅一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揭示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呈现了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汇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在传承中弘扬荆楚文化,赓续千年文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