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浙江省教育学类专业、学科内涵建设

2023-05-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5月13日,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全省教育类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教指委主任委员宣勇,校长张环宙,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傅霞致辞。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教指委秘书长毛振华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百余名教育学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宣勇指出,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举办此次会议对提高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教指委委员是各个领域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指导推动专业建设。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当好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参谋长”、本科教育发展的“指导员”、体制机制创新的“助推手”,助力提升高校战略人才培养能力、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服务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加速助推培养模式与浙江省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要联动各方力量,一起谋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任务,真正成为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用得上、信得过、靠得住的专家队伍。

  主旨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以《Chat GPT时代的教育变革》为题,推论以Chat 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必然导致人机协同将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主流教学样态。通过对多种智能化产品的分析,未来教师的主要职能将完成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同时重点分析了未来教师的五项职能,提出了无纸化教学的可能性和有意义学习取代有效学习的论题,并就未来中小学老师的发展提出建议,即不能脱离课堂,要重视项目式学习的学术性、思辨性、可及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庄辉明以《师范专业认证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题,针对师范专业认证的关键指标,指出要通过“评价—改进—再改进”的方式,时刻做到“自省、自律、自查、自纠”,以此实现专业质量水平螺旋式提升。围绕改进与落实,他以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为逻辑起点,讲解了师范认证如何助推专业教学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教授张琛以《教育类教材选题及撰写注意事项》为题,对教材和教师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她阐述了“金课”“金师”“金教材”的基本内涵,指出“课程、教材、教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从多个维度进行论证。她还提出要通过项目和平台来支持教材发挥纽带作用,并就教材课程数字化资源、教材课程思政以及教材与教师一体化发展等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分组讨论环节,各小组成员分别围绕“教指委下一步工作开展及如何指导教育学类专业质量提升”“一流专业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等议题,就相关工作的顶层设计、目标任务、工作举措、特色做法等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大会总结阶段,宁波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张宝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魏小琳,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处长梅雪峰分别代表各专业组作总结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沈模卫主持。

  (主办方/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