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第二辑)

2022-07-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原则方向、目标任务和现实要求,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后,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事业作出的最新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阅读原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保障网络文化安全、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题中之义。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和知识生产的高地,完全有能力而且应当在互联网的舆论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高校必须推动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在互联网上发言发声,为更好凝聚社会共识作出积极贡献。(阅读原文)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阅读原文)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来的伟大梦想,也是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诉求。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命题,并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何谓“新路”,与以往的建设路径有何差异?可能会“新”在哪几个方面?是理念之新,制度之新,还是评价之新?这都需要我们系统深入地思考。在笔者看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新路主要体现主体评价标准、自主知识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四个方面。(阅读原文)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将激励广大高校积极进取,主动作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阅读原文)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担当。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应从简单参与者向建设者、贡献者、改革者转变。建议健全与高水平教育开放相适应的高校外事管理体系,形成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制度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真正提升参与教育规则标准制定的话语权。(阅读原文)

     

关键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