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3-12-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集中的交汇点,“双一流”建设高校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足功夫,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特征与最本质属性。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根本政治保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心怀“国之大者”,着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覆盖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各环节、科学研究各领域、社会服务各方面,牢牢掌握党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权,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其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自觉承担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担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推动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助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取决于学术成就,还取决于在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责任担当,取决于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所作的实际贡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实施办学战略中着重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增强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基石,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主动承担起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拓宽大学教育内涵及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成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基地,又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融入到大学教学与实践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将促进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将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办学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强化和平教育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又要对接和平教育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培养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新人。

  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基于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中国特色”的动力与目标,前者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认真吸收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中国特色”是“世界一流”的前提与保障,后者要求我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因而,为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国情与体制,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两个大局”,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办学任务,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新模式,有自信、有底气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我国在开放科学领域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研究”(22JZD043)的部分成果】

  (段世飞,浙江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阚阅,浙江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