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 走中国特色知识创新的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22-07-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对新时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明确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发表了诸多见解。这里笔者也想以“扎根中国大地,走中国特色知识创新的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首先要明确的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不是与世界一流大学迥然相异,而是与之大同小异。因为既然是世界一流大学,其标准大体上应是一致的,不可能各个国家都有完全的不同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否则就不能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只能称为某某国家的一流大学。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既然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大学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接下来要弄清的问题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能不能通过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很多学者发表了很有价值的见解。笔者曾经在2017年发表了一篇《知识创新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的文章,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历史、资金、大楼、大师、体制和文化虽然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但创新世界一流知识水平的大学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为关键的条件,而目前衡量是否为世界一流知识水平就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标志,因为诺贝尔奖是以是否达到世界一流的知识创新作为获奖的唯一标准(和平奖除外),而且这一奖既无需个人申报,又不问获奖人的历史背景、经费资助、国籍,民族文化、体制等。所以,诺贝尔奖评选相对比较公正,用这一奖来评判大学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可信度,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大学的学术水平。笔者现在还坚持这个观点。之所以坚持这个观点,因为这篇文章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比较严密地逻辑论证。下面对这一观点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再做一简要论证。

 

  从理论上来说,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知识创新的标准比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的标准”“一流教师的标准”以及“一流成果的标准”更具有说服力 

  从一流人才的标准来看,一流人才就是具有一流德行、情怀和创造力的人才,这种人才成长的最为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一流知识的创新、学习和运用实现的。这一认识是在对大学一流人才成长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的研究中得出的。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流的知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就能培养一流知识创新的人才呢?这与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有关。知识是什么,知识不仅具有符号、意思、逻辑的外在形式,而且还具有智慧的结晶、情感交融、思想的体现和人格力量的外化的内在意蕴,知识是这二者的统一体。学生学习这种知识、创造这种知识、运用这种知识,就不仅仅能够学到知识符号和意义本身,还能增长自己的智慧、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丰富自身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思想德行、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而这些就是一流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从一流教师的标准来看,所谓一流的教师,就是能教一流知识、创造一流知识、运用一流知识为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的教师。有人认为,一流教师就是能培养一流学生的教师,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可是用什么东西去培养一流的学生,只能用一流的知识而不能凭空说教。有人说,教师要用一流的情感、道德、思想和人格去培养学生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然而,上面说过,知识永远具有教育性,就看教师是不是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善于开发和利用知识中的这些情感、道德、思想和人格因素了。

  最后关于一流的成果,大学教师的一流成果表现在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产出一流的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成果。根据上面的分析,这些一流的成果培养和产出,不能脱离一流的知识,一般都是根植于一流知识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之中的。

 

  从实际上来看,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是能创造一流知识并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 

  这里可以通过获得诺贝尔奖与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证明。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截至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每位诺贝尔奖得主(除了文学奖和和平奖)在获奖时,几乎都在某一所大学或与大学相关的研究机构工作,而诺贝尔奖颁奖委员会也会特别说明该获奖者的工作机构。各高校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可以体现出该校的学术实力和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16年,按诺贝尔得主数量(校友、教职工以及研究人员),排前10名的高校名单如下:1.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134人;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100人;3.英国剑桥大学(U of Cambridge),95人;4.(并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美国芝加哥大学(U of Chicago),92人;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87人;7.英国牛津大学(U of Oxford),65人;8.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60人;9.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54人;10.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52人。上述这些大学获得诺贝尔奖最多,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

  现在的问题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能办出创新一流知识的世界一流大学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只不过这条创新一流知识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路跟西方不同而已。所谓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就是不直接跟在西方的后面,走西方创新一流知识、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老路。中国完全能走自己创新一流知识的新路办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在中国特色背景下具有一流知识创新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方面是创新的文化传统。

  在第一和第二个优势方面,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是要解放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是大学创新一流知识的根本条件;其次,这种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攻克世界科学知识难题的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航天、生物、能源等科技领域取得一项项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就是明证;再次,这种体制为促进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推动和激励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科技知识创新的政策,调动了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取得了一批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每年国家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最后,这一体制具有较强的自觉纠错的能力,对有碍于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进行知识和科技创新的观念、政策和制度进行改革,对在教育领域不利于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等进行改革,如当前在全国开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以及以“破五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和中小学开展的“双减”活动等,都是这一能力的具体体现。

  从第三个方面创新的文化传统来看,可以说不断进行创新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核心要素,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创新智慧的成果和中国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后,对世界文明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要提出的是,今天,莫言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办的硕士研究生班而获取的学位,屠呦呦是北京大学的校友,中国的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大学也获得诺贝尔奖。可见,进行一流的知识或科技创新,获得诺贝尔奖,对于中国来讲也已经成为了现实。

  然而,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具有知识创新的巨大优势,在知识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现在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但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笔者认为,在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发扬自己创新的优势,还需要全球视野,把解决创新中国一流知识的问题放在世界发展的大格局来加以考虑。在走中国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上,紧紧抓住一流知识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时间、资金、大师、文化创新和体制改革等方面,创造各种条件,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产出更多的一流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办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本文系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AZD073)的部分成果】 

  (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 

关键词:知识创新标准;诺贝尔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