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2024-02-01 来源:《经济研究》2023年第9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开拓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学理依循,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学术要义和学理标格。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根源于当代中国国情,其对象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实际,在理论上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又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新话”的特色。
  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形态。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整体上看,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简称,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涵盖的当代狭义的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概称。这就是说,习近平经济思想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也集中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课题的探索中,包含的对当今世界以异质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为对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的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进程,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发展集中体现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开创上,这一“理论体系”构成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样式。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绘制第二个一百年发展蓝图时,习近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的观点,第一次提出“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中进一步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2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论断。这一论断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意义作出了深刻概述;从理论内涵和科学体系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作出深邃论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课题上,对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意蕴和思想境界作出深邃分析;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和哲理作出深透凝练。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要义,其中的集成性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样态,升华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意境。
  第一,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阐释。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的思想脉络,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发展,拓新了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根本路向和发展方向。
  第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中国特色的阐释。习近平把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同其特征和特色的阐释融为一体,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上,凸显了保持历史耐心、顺应历史潮流、传承中华文化、坚持永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创造性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性和时代特质。
  第三,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其本质特征的内在联系,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境界和时代意蕴。
  第四,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重大原则的全面阐释。“十四五”这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项重大原则。这五项重大原则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原则。
  第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底蕴的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中诸如“民惟邦本”“扶贫济困”等理念,成为深刻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要素。“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深刻的交互交融关系,同样深刻地蕴涵于习近平经济思想之中。
  第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观念和重要关系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凸显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之中。这六个“观”,深刻地体现和落实于中国式现代化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之中,其中世界观落实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特征性理论和实践之中;价值观彰显于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目标之中;历史观呈现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之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之中;文明观体现于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中;民主观凸显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美好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生态观体现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之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之中。这六个“观”,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理念和主要观念,同时又从多方面丰富了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念和观念。
  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阐释中,习近平提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开创性探索,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重大成果,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升华了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时代意境。
  原文标题《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开拓》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