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使大学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和贡献

——《大学加速经济发展——须使知识交换奏效》评介

2023-02-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要:大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对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迅猛发展的步伐,传统上独立于社会但通常采取相对缓慢适应社会变革的大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大学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府、产业、民间,对大学在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有着更高的期望。如何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又作出必要、可能并可持续运行的改变以适应他们的要求,是大学本身和全社会深深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讲座教授Edward F.Crawley院士和他的同事们根据最近二十年丰富的工程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改革实践和总结的经验,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给出了系统、全面、实用的解答,并在2020年由Springer出版专著。这是Crawley教授继他《反思工程教育》一书出版并领导全球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以来,又一总结性力作。本文在对全书阅读和以往研究基础上对此书做一介评,特别介绍书中关于大学教育、科研、创新三大领域及其涵盖的大学与校外合作伙伴的“知识交换”11项学术工作,以及在改革中的目标设立、流程、关键问题、管理、评估、成果验证的原则、规律、方法、操作指南等内容,对从事工程教育和其他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的大学领导、教职员、产业/企业领导和专家、政府部门决策者和管理者、学生和家长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拟在中国大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译本,以期中国的潜在读者们了解这一重要著作在大学改革实践中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廓清思想、明确方向、解决问题,以回应挑战。

  引言

  大学发展近千年的历程,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影响贡献极其巨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迅猛发展的步伐,传统上独立于社会但通常采取相对缓慢适应社会变革的大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大学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府、产业、民间,对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并同时保护环境的贡献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极高期望。大学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巨大需求?大学需要作出哪些必要的、可能的、可行的改变以回应新的挑战?大学如何改变、实施和操作使这些理论和精神变为实践、落地并奏效?大学的合作者如政府决策者如何实施明智的政策?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采取何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与大学共同合作达到双赢的目标?2020年,由Springer出版的专著《大学加速经济发展——须使知识交换奏效》[1]就这些重大问题上给出了系统、全面、实用的解答。该书重点不在高等教育的高深理论,而是设计为一部为立志革新的大学和他们合作伙伴一系列正面的可操作建议、参考书及资料工具书。此书以研究型大学科学和技术专业改革为例,论述这种改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它得出的共性结论和原则,也对其他类型大学和专业具有普遍参考意义。这是一部手册式的工具书,立论严谨,全书包括全球43个典型案例,学校类型、规模大小、建校时间多样化。其中3个案例是全面演示教育、科研、创新一体化的综合性例子。案例中大多出自作者和他们全球合作者的亲身实践和研究,是一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专著,内容定位介于高水平的大学政策理论研究与大学运行的细节分析之间的中间层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一 Springer于2020年出版的专著

  该书的四位作者以美国MIT讲座教授Edward F.Crawley博士为首。他是五个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中国、英国、瑞典、俄国),在2000年领导创建并发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2],并在MIT和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几百所学校(不同教育类型/层次、专业内容)中推广普及应用,取得巨大成功。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知识发展的生命周期通过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规划—设计—实施—操作)抽象地分解为四个知识转化与发展的阶段,并且配合这个阶段性的架构提出了12个便于各个类型教育行政与执行部门的提示性运作规则,成为世界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主流模式之一。此外,他在2012年建立的俄国新型的高科技大学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院(Skoltech)担任创校校长,从零开始成功建立了一所通过在科学基地和产业间架设桥梁以加速创新的研究型高科技大学。其他三位作者分别来自丹麦、瑞典和智利的著名大学,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工程经历和工程教育、科学研究、高教管理经验。

  该书共分十章。从绪论和综述到前五章都是从大学功能的本质定义开始到教育、科研、创新三个领域不断细化深入、由简到繁,层层展开;第六章开始之后各章论述三个领域的关系和整合,学校管理、文化、师资、资源、外部合作对改革的支撑,目标和评价、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以及如何使学校的改革落地。由于是层层深入展开,各章节都有自己的案例,相对独立,每章节有丰富的图表,明确易懂,所以不必从头至尾详细通读,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细读。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一部改革操作的工具书。参考价值很强。

  本文作者查建中博士和顾学雍(Benjamin Koo)博士分别作为这部专著的评阅人和案例提供者列入专著作者的致谢名单中。专著案例中包括两个来自中国的最佳实践。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也是全球改革大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20年与世界同行,紧密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本文的目的也是在以往国际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国内高等教育对外更加开放、更加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服务于产业需求和经济发展、更加务实,与国际先进潮流同步前进。

  下面就该书一些重要的观点、概念、方法、原则等内容做一简略介绍和评论。

  一、“知识交换”的新内涵

  “知识交换”(Knowledge Exchange)对大学来说不是新概念。欧洲模式中的独立大学是从十一世纪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开始的。那时大学的主要使命是继承和传播知识,这也可称为“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在今天的高教体系中,这些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民主化的知识服务。十九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洪堡(Humboldt)提出成立一所大学,它不受任何势力和功利的干扰,财务由国家保障,从此产生了研究型大学。此类大学的中心职能就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在美国,教育家将本科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合并在一起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在二十世纪研究型大学发展了第三个使命:知识应用。它产生于全社会的需求,即大学要更紧密与外部合作伙伴,包括产业、政府、国际组织,共同努力以解决有商业和社会价值的问题。它的目标是通过应用将大学新知识转移到社会。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应用的学术活动就构成了传统的大学“知识交换”内容。

  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世界上大学数量剧增并多样化。全球两万多所大学有着不同的规模(学生数从几百到几十万)、使命、科研工作的比重、创新计划。它们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员、政府、产业,以及中小企业、捐款者,乃至公众。他们都对大学教育有着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视角和巨大期望。整个社会都面临着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的需求而取得可持续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挑战和压力,完成这些目标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和重大的影响,被看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发动机。美国有大量数据能够证明大学对经济所作的贡献,多数经济学家认为1945年后美国经济的增长约有一半产生于大学的技术性发明。据保守估计,MIT在世的校友所建立的公司贡献了美国GDP的10%,这相当于俄罗斯或印度全国的GDP。而英国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在全球150个国家建立了146000个公司,雇用两千多万人,产出3.9万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国家和民众认可大学的贡献,所以巨额公款和民间资金投入到大学以使其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学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期望大学做出更有成效工作以满足社会的各方面需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领域。整个社会对大学的期望空前高涨。大学的领导者认识到社会对大学作用的新的需求。很多学校努力加强承担更多社会发展的责任。专著作者认为,雄心勃勃的大学只要认定了服务于社会这个方向,就一定能极大地增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在这样的形势下,该书作者提出使科学和技术能直接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途径,就是大学“知识交换”的新概念及其落地的操作原则和方法,即:为社会提供具有更多知识和技能的称职毕业生;在研究中获得更多能产生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的科学发现;在创新催化过程中直接承担重要角色。在这里可以明显看到“知识交换”新旧概念的不同。传统的概念是从学校学术活动出发,强调“教学、科研、服务”,偏重于单向的“知识转移”;而新概念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强调“人才资源建设、应用导向的新知识、产业创新”。也就是说,前者是学术活动驱动,单向转移;而后者是需求、目标、结果拉动,双向交换。简言之,新的“知识交换”就是根据人才储备、应用导向与催化创新为目标的社会功能。在该书中,其定位可以被列为以下三个功能类别:

  (1)基于人才储备战略的教育体系(Talent—Graduate Education,TGE):为社会储备兼具多元化特长和可协同工作能力的人才教育活动。

  (2)应用导向的科学研究(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AOR):跟社会与产业体系的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的研究和教学活动。

  (3)催化创新的服务(Catalyzing Innovation Service,CIS):通过基础或先进的知识积累与严谨的思辨方法论,催化思想与工作方式变革的探索性创新服务。

  二、“知识交换”在大学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力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

  “知识交换”是大学和社会的人才、能力和思想的双向交流。这种交流关键在于通过多渠道穿越大学和社会间的壁垒,是在大学与其外部合作者互相介入、共同参与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大学必须深刻了解社会、产业和企业对人才和新知识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短板和问题,大学的教育和科研也要得到精通专业职场知识的专家和各种硬、软件资源的支持,研究和学习他们的先进文化,这就是获得来自产业的知识的过程。产业从大学获取通过科研产生的新知识,并雇用掌握真才实学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为社会创造产品、系统和服务。政府要为高教发展建立政策框架并代表公众以公共财政资助大学的发展运行,同时在大学的产出人才、知识和服务产生的价值中受益(如税收)。因此,如果我们真正希望大学对社会产生更大影响,就必须重新审视“知识交换”的概念,必须从大学学术活动单向推动(Push)的“知识交换”向由市场需求拉动(Pull)和双向互动的“知识交换”转变。这对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建立和机制发展时间短暂、尚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的中国尤为重要。

  三、“知识交换”内涵给予大学学术活动以扩展和增强的新角色

  学术活动的核心是教育、研究和创新催化。它们产生的结果汇成洪流,成为“知识交换”的三方面主要内容:有才能的毕业生——包括大学培养的具有真才实学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及公民;知识发现——大学研究产生新的事实、数据、理论、模型;发明创造——知识应用产生新的手工模型、思路、样品、发明、技巧、商业模式,他们分别是教育、研究和创新催化学术活动的产物。这种“知识交换”不意味着要建立新的组织和机构,而是要重新考虑学术行为的模式并付诸实践。要让大学集中精力做它能做得好的事情,而让合作者做他们擅长的工作。关键是要双方打破壁垒、有机地分工合作。

  系统化的“知识交换”方法包括三个原则:

  (1)仔细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也就是“知识交换”的对象,并双向交流大学、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的需求。合作伙伴包括产业、中小企业、政府组织、非营利性民间团体或其他机构。它们应当和大学有共同的利益交集,愿意分享他们需求的信息,最好能够经常性采用大学的各种人才、知识和创新成果。学校的各级领导、教职员要能深入了解合作对象的计划、需求、问题、机会和面临的挑战。

  (2)在教育、科研、创新孵化中突出反映需求。这要求学校管理层和老师们在自己的工作指南中充分考虑合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教学课程体系中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要求,但同时也要考虑社会、产业和企业对于技术技能的要求。所以课程体系设计要与时俱进,即使是保持在知识前沿的科研工作,也会受到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启发,创新催化的工作和产业、企业的需求本就密不可分。

  (3)建立积极主动的机制向产业转移有才能的毕业生、科研产生的新知识和发明创造成果,并在企业伙伴的实施应用中给予支持帮助。只有双方主动地推动工作,“知识交换”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该书也给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在三个方面促进“知识交换”的成效。

  图二用图标描述了“知识交换”的三个领域及其交集、每个方面的产出成果和三个领域及其交集涵盖的11项实际学术工作。

图二 “知识交换”的三个领域及其包含的十一项实际学术工作(原图来自参考文献[1])

  表一对这11项学术活动给出简单描述。它们撑起了“知识交换”的三个领域及其交集内容,形成了系统和集成的方法来加强“知识交换”核心作用。下面对11项学术工作做一简介。

表一  “知识交换”11项学术工作的说明

  在教育方面,下述的学术工作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才能的毕业生,成为“知识交换”的媒介、创新者和合格的公民。

  (1)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研究性学习项目和课外创新实践学习活动,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职场技能、方法、判断力和基本生活能力方面训练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且要学习掌握职场所需的技能、方法、判断力。这就是说,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不是仅通过课程学习而达成,还必须要通过广泛的课程外研究、学习、生活经验及他们在校期间参加职场的工作经历(例如实习和假期短工)获得。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言,课程、项目、创新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生态环境要素。

  (2)为学而教——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实践性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获取知识概念的深度理解,以及自己对知识、能力运用的实效感和自学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灌输。“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以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教学过程,也会使教师从教学研究以及和学生互动中得到新的知识和能力。

  (3)前沿教育——加速从科研成果中引入新兴和交叉的科技思想来充实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地开辟新的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学生学习新学科、新技术和新的思想体系。因此,科研成果能够对课程和创新催化工作产生巨大影响。

  (4)创新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安排领导力、管理、创业等课程,并参与学校的科研和创新催化学术活动,得到“真刀真枪”的科研及创新训练,为学生未来在职场的创新工作中的研究者、创新者和企业家角色做好准备。科研的目标是发现新知识,通常是去揭示已经存在但还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正确认识的现象和事物的本质。这些发现会通过以下学术工作给“知识交换”及创新产生影响。

  (5)有冲击力的基础研究——科研选题从兴趣驱动到应用导向是一个很宽的谱系。要从兴趣发展到应用来深化基础研究成果,这会产生有更大影响力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参与会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而且学会应用到社会实际中去解决问题。

  (6)跨学科合作科研——开展校内外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以在新的知识领域获得跨学科成果和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新发现。这会使师生在多学科合作的科研生态环境中成长。

  (7)科研、教育、创新融合研究中心——在大学建立和发展大规模科研、教育、创新一体化中心,使科、教、创新融合在一起,针对社会紧迫重大需求找到直接可实施的解决方案。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科研创新融合的实践环境。

  (8)学生科研人员——吸收大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科研以增强研究力量,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毕业后成为有效的科研新生力量,并成为大学向社会“知识交换”的媒介和载体。创新催化领域目标在于产出新的发明创造,包括综合的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

  (9)催熟发现、发明——在大学里使新知识发现和创造进一步发展为成熟性技术,贯穿先进的发现、创造、发明、市场分析、概念实证和演示整个过程,评估它们的产业应用成熟度,为社会提供不断改进的技术和市场可变现的发明创造。

  (10)推动对话与协议——积极主动和产业合作伙伴展开对话并推动正规合作协议的签订,以改进对于他们需求的了解,促进并帮助他们采用大学的发明创造成果于产业应用中。

  (11)大学产业孵化基地——在大学里开展实际的创业过程以孵化新的企业并培养企业家。大学企业孵化基地要有导师们的支持和指导,包括提供寻找投资的途径和使用导师们的科研设施,最后孵化出新的、有较多经验的企业。

  从这11项学术工作的简介中可以看到,“知识交换”的三个领域有各自的任务和使命,同时它们又互相有交集和融合;三个领域是在大学边界内,但又与外界交换知识;教育、科研、创新三者在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有机集成在一个过程里,而目前这三者大多是割裂开的;这种集成最后使学生成为能干的毕业生,成为从大学把知识转移到社会和产业中的媒介和载体。

  仔细研究图二可以看到三个领域圆的共同交集包括两项工作,就是“科教创融合”和“学生研究员”。这两项都与学校的主角——“学生”相关,他们处在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位置,也是学校对社会“知识交换”的传媒和代表,而他们在学校中必须成为科研力量,在“科教创融合”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而绝不只是坐在课堂上听讲的被动学习者。这是“知识交换”战略下学术工作框架系统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三个领域的成果要用“知识交换”的结果来检验。对教育而言,当大学致力于把毕业生安置到他们可以发挥作用的岗位,而企业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有意义的岗位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作出贡献,“知识交换”过程就落实了;对科研而言,大学的学者如果在新的发现做出并发表后能继续工作使科研成果转移到社会和产业,而产业同行能够确认并引用这些学术成果直至用于产业实际,则“知识交换”就实现了;而对创新催化而言,如果大学新知识和技术创造者与合作伙伴紧密配合以帮助他们采用和实施这些新知识新技术,而企业积极把新知识和技术开发为新产品和系统,则“知识交换”这一领域的工作就落地了。

  四、自适应性大学为“知识交换”的学术活动提供各种支持

  该书把有志于加强“知识交换”以顺应社会强烈需求的大学称为自适应性大学(Adaptable University)。他们以“知识交换”提供实际支持为可适应性的特征,作为框架的一部分书中列出以下六方面支持:

  (1)引入学校外部合作者介入学校学术工作以使他们的需求纳入学校课程设计和实施、科研和创新计划制定和实施的日程。

  (2)改进改变大学文化以包容和支持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学术工作。

  (3)修订大学的使命、战略和优先计划以使各种资源的分配集中于如何使大学在全球和国内创新战略中具有自己特色。

  (4)更新大学管理制度以增强大学在知识转移和创新中的作用。

  (5)按照“知识交换”战略下新的标准聘用教职工,帮助、培养那些有志加强“知识交换”并承担创新使命的教职工发展职业能力;特别要从社会和产业界吸收对专业职场的知识和实践有真知灼见和丰富经验的专家来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

  (6)确保所有的学术设施的功能适合于新的学习过程、创新和合作科研工作的开展。

  五、自适应性大学设立新的战略下师资的评价标准并对实施项目的进展评估

  大学如何才能评估新战略下改变了运行道路上的进展?要确定所制定的高水平成果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显然是必要的。好的评估体系在一些大学和高教系统中存在已久,但各校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另外,建立好的师资评价指标体系会使师资队伍的工作与学校战略目标趋于一致。该书提出两个可操作的实际工作充实可适应性框架:

  (1)专业评估——建立能表现和反映出学校目标的量化指标、标准,定量定性地评价所设专业和执行单位的计划完成情况,最后反映出整个大学战略的完成度和贡献。

  (2)师资评价标准和确认体系——建立包括教学、科研、创新的“知识交换”工作中教师绩效评价标准并完成个人完成度的确认。

  六、校外合作伙伴实施与大学战略的对标工作以支持大学的改革

  要产生实效,大学需要他们主要合作伙伴采取相应的行动与学校的学术工作目标和操作相协调,主要伙伴包括产业和企业、政府部门、捐款者和校友。该书提出三条建议以使合作伙伴与大学协调一致:

  (1)了解学校的需求和能力。

  (2)为增强学校的“知识交换”实力出力。

  (3)制定合作伙伴本身发展规划以创造需求,共同开发并吸收学校产生的成果,包括能干的毕业生、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

  以上这些措施的认同和实施都要求现有系统必须有所改变。对很多大学而言,这意味着可观的显著改变。即使一些学校方向是正确的,仍然需要做出努力才能落实到位。当然,这种改变不必是颠覆性的,而应在大学长期历史进程中的进化和不断与时俱进的能力范围之内。不同以往的是,面向21世纪的变革步伐需要大大加快了。该书就是专著作者20年来在全球范围与大学和产业界合作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

  相比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国在高等教育的市场和顾客、产学合作机制和实践、持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及满足社会和产业人才需求能力、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产业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力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具体例如,教学活动基本上考量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教学的形式要求满足情况、精品课的多少、教学成果获奖多少、考试成绩分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等等,而在反映未来社会职场人才需求的培养大纲制定、与产业专家合作互动实现理论实践科研教学融合、产业专家参与评定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及专业教育成果、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毕业后在职场的表现考察等方面还很欠缺,严重存在走形式无实效的现象;科研活动主要考量论文数量、获奖数量、专利数量、科研项目经费等指标,而在面向国家和产业重大问题的应用导向科研选题、具有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新知识发现的成果还不明显,国际学术同行评价及获奖等方面也还很薄弱;对于创新催化工作,多数成果限于论文、专利、获奖而止步,而在科研成果转让、专利的社会产业应用实效、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国家高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力、原创性重大科技发明等方面非常欠缺。高端人才缺乏反映在产业上就是产业研发能力弱、原创高端产品和服务薄弱,高精尖技术产品大量依靠发达国家进口,可见一斑。总之,从“知识交换”的角度来看,尽管最近30年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规模和质量发展很快, 产生了一批面向未来社会人才和科技需求的真正能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并引领潮流的专业教育和大学,但就总体而言,依然存在理论保守落后、实践肤浅缺位的问题,仍有很大改革空间。因此,学习该书总结的国内外先进改革经验并在共性原则指导下深化、落实各项工作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能就全书的大纲做一简介。书中对本文中列出的每一条提纲,从定义、内涵、外延、目标、实施的流程、原则、关键问题、检验,都有详尽的论述,而且配以具体的案例说明,便于检索、理解、操作。当然,正如原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书中的经验总结在各校应用时,都要根据本国、本地、学校的各方面情况、条件等政治经济文化语境来落地。该书只是全球各国过去20年“知识转移”战略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该书的中译本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译者和审阅者都是长期活跃在中国及世界工程教育改革舞台的学者,与Crawley院士等原著作者有着紧密的合作。我们期望与中国广大读者分享这一最新成果。

  参考文献

  [1]Edward Crawley et.al.Universities as Engin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0年。

  [2]Edward Crawley et.al.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CDIO approach,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4年。

  [3]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4]Edward 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等:《工程教育的环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作者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琪)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