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2024年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委会高端论坛在三峡大学举行

2024-04-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王守文)3月30日,2024年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委会高端论坛在三峡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的学者与会,结合相关主题作报告。 
  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党委副书记成金华以《碳中和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管理》为主题作报告,他从战略性矿产资源对碳中和的重要作用、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展开,深入阐释了战略性矿产资源对碳中和的重要作用,及其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供给安全管理等领域的重要问题。成金华表示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但同时加剧了对战略性矿产的依赖性。他表示,在新能源技术发展诉求下,能源转型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供需格局将深刻影响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在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凸显的情况下,全产业链合作势在必行。成金华从国内、国际层面分享了他对于能源安全应对的思考和建议。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以《新型工业化:如何看、怎么办?》为主题作报告。他阐释说,新型工业化不能单纯只谈工业化,而是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推进新型工业化。张建华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高企不下,污染源趋于多样化,环境容量不断被挤压。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这对我国工业化实现减排降碳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要从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提升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更加依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将生态系统纳入生产力范畴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邵帅以《聚焦资源型经济体低碳转型之路:如何破解碳诅咒效应》为主题作报告,深入阐释了资源型经济体的碳中和路径,分享了他对于如何推动资源型地区主导产业更替,促进其产业绿色化、多样化发展的思考和观点。邵帅表示,要推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革命,增进经济增长的环境友好性。一方面,针对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生产环节和部门,应加快去产能步伐,淘汰落后生产技术,促进技术迭代;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财税政策、提高资源型产业的环境准入门槛,推进绿色技术应用于资源型产业各个环节,着力增强资源型产业的环境友好性。他提出,要提高资源型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切实发挥绿色技术进步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作用。为绿色技术创新设立专项基金,可参考“创新券”做法,设立专门的“绿色创新券”,为绿色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此外,要切实推进金融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传统生产力的范式将大自然作为人类无节制索取的对象,导致人类赖以生产生活的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传浩以《生态系统服务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作报告。他表示,新质生产力注重发展路径的创新性、注重发展方式的绿色化、注重发展效能的优质性,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生特点。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就应回归到最基础的服务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产业。现代化生态系统服务产业体系将彻底改变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他看来,培育生态系统服务产业蕴含着重大的理论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将生态系统纳入生产力范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赵旭主持论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