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关于聚力数智赋能,提升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的提案

2024-03-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在两会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提出了关于聚力数智赋能,提升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的提案。

  吴瑞君提出,提高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当前我国自然灾害抢险救灾救助还存在一些短板,亟需完善应急治理机制,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以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亟需明确当前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与治理存在的主要短板。”吴瑞君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洪涝、台风、地震、冰雪等灾害频发,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且多集中于东部、北部地区。据统计,2023年我国各类灾害共造成的受灾人数9544.4万人,倒塌及损坏房屋227.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3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较近5年均值,受灾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96.9%、12.6%。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各级政府部门持续加大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但应急治理尚存在以下短板。

  一是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了解和判断灾情形势时有滞缓。现阶段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和治理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数字化未贯穿灾害治理全过程,自然灾害抢险救灾中信息传递不畅、共享不足、沟通不力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风险隐患早期感知、识别、预警及发布能力较为欠缺。近几年发生的“白银越野跑”、“郑州特大暴雨”等事件均体现出我国灾害风险预警缺位和应急预案离散化的现状与不足。

  三是协同救援机制不发达,全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格局尚未有效形成。整体而言,我国应急救援力量短缺,专业人才培养滞后,航空救援、工程抢险、勘测保障等新型救援力量不足,且缺乏统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基层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风险隐患排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等应急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对于如何提升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议,吴瑞君认为,自然灾害应急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导致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以及协同救援机制不发达的原因很多,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同时也受制于管理技术手段的局限。数字化时代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统筹解决和提升我国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提供了新契机,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绘制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多要素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一张图”,实现涵盖风险识别、预警、监测、评估、态势分析的全程智治。积极构建囊括矢量、地形、影像等多元地图数据,气象、洪涝、火灾等灾害感知监测数据,以及应急物资、救援力量、避难场所等应急管理数据的应急管理时空数据集,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灾害信息共建共享。推动地理信息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集成展示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应急救援资源分布、灾害态势分析、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救援跟踪、灾害影响评估等内容,实现自然灾害“数智化”管控。

  第二,推进应急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升城乡抵御多重风险的韧性。加强 AI、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省、市、区、乡、村五级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加强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各级应急指挥部及乡镇街道重点区域微型应急救援站和训练设施场地建设,实行自然灾害网格化管理,加快形成“15 分钟快速救援圈”。通过物联网终端实现自然灾害实时动态监测和分级分类管理,做到灾害精准化预警、差异化治理和精细化施策,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第三,构建平急结合的智能抢险救灾治理机制,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灾害治理的社会氛围。建立自然灾害统一指挥平台,整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力量的装备、物资和技术等资源,补齐以往气象、水利等部门“各自为战”短板,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自然灾害抢险救灾的跨部门联动和“一张图”调度,确保从应急决策到应对执行的全层级协同和贯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