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学的术语革命(第七辑)

2024-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思考新质生产力解放问题的基础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用历史、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审视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并尝试围绕资本治理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资本治理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调整,调整生产关系可以解放新质生产力。对这个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要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在这一大视野中,我们既能考察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面临的全球资本环境,又能考察中国通过加强资本治理解放新质生产力这一问题的原创性解答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4_5747648.shtml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范畴,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也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而新质生产力则是基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来的,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现状,顺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创新和中国化实践。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4_5747649.shtml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全新概念和系统理论,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新征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指引和实践路径。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认识,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创新引擎、澎湃动能和强劲助力。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4_5747650.shtml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技创新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需要各相关主体在不断完善自身功能的同时,推进务实的协同创新,真正发挥耦合效应。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发挥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优势,进一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束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4_5747651.shtml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全新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新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4_5747652.shtml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为我国经济谱写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时代乐章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道路选择。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4_5747653.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