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

2023-09-18 来源:光明日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研究报告】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创新、产业、人才所具有的系统特征,指明了三者发展需遵循的关键原则、需处理的逻辑关系,为新征程上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指明了方向。

  “三链”一体部署基础坚实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积极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各级政府、高校平台、重点实验室及一大批国资央企、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攻关,在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保障重要领域稳定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一是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截至2022年底,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01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12家。2022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提高至2.55%。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二是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显著增强。基础科学中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处于世界前列,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中微子、干细胞和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研进展,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能。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三是重点产业集聚,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以“两廊两点”为架构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有序布局,在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技术瓶颈,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自正式运行以来,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和新能源等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先进科研平台,成为继英国散裂中子源、美国散裂中子源和日本散裂中子源之后全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该项目落户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链对创新链的成果转化与反哺能力持续增强。我国加强创新投入和布局,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上得到重要应用,推动了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一是创新的产业孵化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我国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2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441家。我国科技创业孵化制度与模式不断成熟,从孵化器内走出了寒武纪、科大讯飞、碳元科技、大疆创新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2》显示,孵化器毕业企业上市和挂牌累计超65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有102家为孵化器毕业企业,占比1/4。二是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创新主体。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50万家。在成果转化方面,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到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技术吸纳。三是特色创新产业集聚形成。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快速发展,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科技型企业在补链延链强链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武汉光谷、杭州电商谷、贵阳数谷、南京软件谷等特色地区产业链集群在巩固中持续发展。

  人才链对产业链创新链的赋能作用更明显。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创新而强。一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超过600万人年,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攀升。二是人才支持产业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成熟。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和出台“离岸引才”“飞地引才”“科技特派”等柔性引才政策,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引才”“以赛引才”等方式,将各地区人才精准引进至各地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产业中去,极大地提升了人才集聚程度和利用效率。三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动能不断激发。2022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步伐明显加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均在发展规划中将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重要发展目标,目前已有超10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或重组完成,超过50所高校为依托单位或共建单位,将更好发挥高校人才涵养功能。

  诸多难点与瓶颈有待突破

  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力度仍待加强。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6.32%,低于发达国家15%的总体水平。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较低会制约科技创新的自主性,不利于构建完整科学知识体系,难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创新领域“大而不强”等困境。产业界对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增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原始动能。以科创企业融资为例,科创企业净资产小,很难获得债权融资,几乎都是股权融资。它们在种子初创期一般是由当地政府,特别是政府引导基金进行扶持,之后会有股权投资公司进入支持。熬到成熟期后才会有一些债权基金投资,但投资量也并不大。因而需要扩大企业有效基础研发投入,加强企业研发实力,建立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多元化科技融资体系。

  创新主体与企业的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有关政策供给还有待完善,政务、科研、金融、中介、法律等基础服务支撑有待提升。跟发达国家横向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的立项与决策过程缺乏专业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化潜力评估。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风投机构、大企业和创新公司等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紧密相连、协同共生的制度仍需进一步探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大企业对整个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人才培养滞后化、人才竞争“内卷化”现象突出。滞后化的突出表现是:高等教育在和产业变革、科技革命相结合上力度不够,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为适应新发展格局仍需优化,在造就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及其后备人才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新兴产业专业学院建设滞后,亟须实施新兴产业人才倍增行动计划。“内卷化”的突出表现是:地区产业重合带来了产业和空间集群分工优势,但也带来了现实和潜在的人才竞争问题。各地相互独立的引才平台虽多,但引才政策大多只在力度和层次上做文章,缺乏切实的引才创新举措。简单靠攀比资助力度和生活条件来争夺更高层次人才,容易造成人才“流速快、留住难”等问题。

  国际复杂形势使得一体化部署的任务更加紧迫。受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影响,2023年,我国科技类产品进口下滑趋势明显。以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进口为例,根据各地海关最新公布的1-5月数据,上海分别同比下降9.7%、9.9%(按美元计价),江苏分别同比下降28.3%、24.7%(按美元计价)。此外,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人才流动受到限制、供应链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都加剧了一体部署的紧迫性。

  加快推动一体部署 促进多链紧密融合

  精准布局创新链,促进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围绕产业链重点难点与供应链安全的卡点堵点,精准布局创新链,加快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老问题。支持企业到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实验室和中试基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灵活采用政府搭建、民营兴建、企业自建、闲置改建等模式打造一批高能级的中试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实验技术的二次开发和中试熟化等研发设计外包服务及中试验证服务。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创新中介组织。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与创新链发展同频共振。利用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破解行业共性难题,通过大数据挖掘产业新潜力,推动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围绕科研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品创新链、交付创新链和小微创新链等部署产业链,促进要素互通、双链融合。同时,政府和企业、社会也要注重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营造创新生态,优化创新环境。企业的科技创新应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蝶变与聚合裂变。加快前瞻布局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将“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等环节串珠成链,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梗阻”。

  建设安全规范、极具催化效应的资金链,高效推动创新链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坚持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深度融合,发挥资金杠杆作用与“活水”催化效应,激发巨大创新活力。加大政府企业对产业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增强间接融资市场与科技产业的适配性,通过“政府跟投”等方式发挥市场力量。完善产业基金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发挥各级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产业科创基金作用,加大对中试环节的资金支持。推动股权投资发展,满足实体经济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推动数据高标准共享,利用数字化技术“画像”并分析企业科研价值,引导资金精准高效投入。

  加快高水平人才链建设步伐,为产业链创新链夯实人才基础。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博弈。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持续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人才培养上发力,扭转高等教育过于注重科研业绩而忽视人才培养的局面。系统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体系、制度与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促进人才培养范式的深刻改革。鼓励引导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向产业一线流动会聚,绘就“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产才融合发展”的美好画卷。前瞻性谋划“人才地图”,培养更多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和制造匠才,避免“一引了之”现象。地方应结合战略定位和发展所需,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复合型人才、生物医药高端型人才、“双碳”行业专业型人才等前瞻布局。同时,坚定不移推进高等教育开放交流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有效的办学治学理念,延揽全球最优秀人才,充分吸收和利用世界一流教育与创新资源,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人才、中国智慧,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作者:倪好、薛天航,分别系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驱动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CJY039〕”成果)

关键词: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