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化探索

2024-03-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超出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这一人类共同体发展演进脉络的描述,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需要深入研究。为此,迫切需要一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说,来整合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哪个国家发展出了民族共同体。按照西方的民族国家理论,要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么就是存在人类共同体,但它不符合民族共同体的要件,缺乏文化认同作为纽带,只能是一个“散装”的国家共同体,经常会因为各种偶然事件而产生分裂。由于对共同体认知方面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在人类共同体研究对象上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一大部分西方学者认为共同体的研究对象就是国家共同体。而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国的人类共同体主要体现为民族共同体,具体来讲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所以我们的认同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如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认同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完善规律的科学。

  二、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研读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以及恩格斯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都给唯物史观提供了具体的实例支撑。与此相关联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也可以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按照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论述,作为生产关系集中反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表明它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并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除此以外,生产方式又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密切,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关系密度会越来越大,表现为人类共同体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实现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发展,就一定会发展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阶段。当然,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就是对已经存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历史回顾与总结,并使之沿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路线继续发展。

  三、分支学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客观世界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完善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会产生如下分支学科:

  一是经济共同体学。它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影响的学科,主要研究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完善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及稳定运行提供经济学解释。

  二是政治共同体学。它是研究政治活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影响,研究上层建筑如何对经济基础实施反作用,进而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完善,研究在同一的政治共同体之下,中华各民族间如何凝聚成民族共同体,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文化共同体学。研究中华文化积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关系,特别是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类共同体观念的影响,研究中华文化如何通过日常的价值渗透,塑造中国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塑造该共同体作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四是社会共同体学。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影响,重点研究中国社会阶层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进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会产生何种影响;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西方有何不同,此种社会结构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哪些影响;研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如何变迁,又是如何一直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首要任务,并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国范式

  中国范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共同体能与其他民族和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这与西方排他性的民族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一种范式并不都是给人以理性思考,有时提供的一种范例能够更有效率也更易于效仿。比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过程中,蒙古族、满族都曾做过共同体的统治者,但元朝、清朝都没有引起很大的政局震荡,就是因为有范例可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共同体实力,就曾有过华夏民族集团邀请本不属于集团的楚国加入其中,并成为盟主的先例,特别是华夏集团并没有因楚国的加盟与入主就改变了共同体的性质。事实也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没有因为蒙古族、满族的统治就改变了性质,而是一直兴旺发达到了今天。所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范式的核心,就是包容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范例,并进行扬弃式的坚持。

  五、各国探索与中国经验

  人类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不可强求一元唯一。一旦落入追求发展模式唯一性的窠臼,世界将会因多元性不张而产生危机。实际上,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各自基于自身的文化基础进行过积极探索,希望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人类进入全球化进程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数次与全球化相匹配的全球治理探索。第一次探索是英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希望通过殖民地扩张,达到全球治理的一致性;第二次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他们吸取了英国殖民地全球治理失败的教训,放弃了占领殖民地的做法,改为价值观输出。希望通过“三零”政策达到其全球治理的目的,即零关税、零壁垒、零保护,实现各国贸易的门户洞开,把西方的全球治理模式推广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这种“三零”政策并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国情,导致世界矛盾重重,纷争不断。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也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

  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大课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我们不追求全球采用同一种治理模式,而是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全球范围进行再磨合、再博弈,最终实现博弈均衡,这样既可以避免矛盾与争端,又可以实现造福人类的目标。这种全球治理模式对各国的共同体认同和人类群体相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人类需要建立包容性的价值观。这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问题,我们要把诞生于中国的民族共同体认同介绍给世界,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

  为此,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尽快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并不断充实完善二级学科,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