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和平文化,携手向未来” ——第五届中日和平学者对话会在南京举行

2024-03-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3月2日至4日,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日本和平学会、察哈尔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日和平学者对话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促进和平文化,携手向未来”,通过主旨报告、圆桌讨论、实地参访等多种形式,来自中日两国20余所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近五十名学者、一线教师和青年学子,就中日和平研究前沿问题、和平教育课程建设与两国和平愿景展开了交流讨论。

  会议开幕式在3月2日上午举行,由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主持。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日本和平学会会长清水奈名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先后致辞。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柯银斌代表韩方明宣读致辞。韩方明对中日和平学者对话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期待对话会能够持续举办下去,成为东亚和平事业中的品牌会议。他特别提到了本次对话会对青少年和平教育的重视,认为开展和平教育,尤其是面向青少年开展和平教育,是中国和平学事业的重要任务。

  日本爱知大学教授加治宏基宣读了清水奈名子的书面致辞。清水奈名子认为,在世界各地发生各种形式的暴力、和平不断被破坏的情况下,为中日两国重视和平学与和平教育的研究者和教育者搭建交流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清水奈名子表示,日本政府曾经将国家利益置于人民生命之上,结果给中国等亚洲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希望通过反省这段历史,我们能够共同思考如何实现尊重人民生命和尊严的和平。

  张生在致辞中表示,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和平应该成为必须坚守的理念与原则,仍应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如何将和平、理性落实到两国交往的行动中。

  会议的主旨报告环节由日本和平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长、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副教授森本麻衣子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郑海燕共同主持。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伟作了主题为“中国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回顾与展望”的报告,胡伟认为,和平学与时代观密切相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学更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从国际关系理论与中日交往的历史脉络探讨了“中日关系改善的空间在哪里”的问题。朱锋认为,中日两国都要有责任和战略眼光,不能放任东亚成为全球权力争斗最严重的地区,必须要发挥社会和民间力量的积极作用,这是降低误解、提升信任的基础。

  加治宏基分析了和平旅游对日中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强调死亡、暴力与悲伤的黑色旅游应向和平旅游转型。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教授作为“9·11事件”的亲历者,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与者,呼吁超越对立,回归东亚文明价值,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维持东亚区域的永久和平。

  日本和平学会第21届会长、新潟国际情报大学教授佐佐木宽从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分析目前和平文化的退潮现象,认为“日中和平对话会”是促进和平文化的重要尝试。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陈红和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初中部教师、南京市鼓楼区历史研训员金波老师,用大量的影像资料介绍了在南京市开展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和平教育课程情况。

  日本和平学会第22届会长、立命馆大学教授君岛东彦报告题为“多轨外交时代——构建多元参与者关系为东亚和平做准备”。君岛东彦认为,企业、非政府组织、大学、媒体等行动者在多层次建立对外关系非常重要,中日学生和平对话会也是多轨外交的一种,通过这种关系建立,我们正在为东亚的和平准备。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陶赋雯运用记忆理论,考察二战城市的历史记忆,认为唯有将单个国家的二战记忆上升为世界共同记忆,从反省战争跨入实践和解,才能真正促进战争和解与世界和平。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副教授森本麻衣子关注抗日战争受害者战后赔偿诉讼的遗产问题,她提出诉讼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历史事实,还在于与历史修正主义者的抗争,因为如何对待历史,与我们的未来直接相关。

  刘成认为,创伤历史的记忆与修复需要超越原本的政治记忆,重视和平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建设和平是对创伤历史最好的记忆和修复。

  下午的和平教育工作坊环节由日本和平学会第25届会长、日本大阪女学院大学教授奥本京子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尚媛媛主持,十位来自中日两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和平教育工作者参与了对话。通过趣味活动,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和平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

  在中日青年对话的环节中,来自中日两国的12名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围坐在一起,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黄牧宇和日本和平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陆德婷的主持。

  会议闭幕式由加治宏基主持。佐佐木宽高度赞扬了此次会议,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与,也感谢会务组的精心筹备和默默奉献。刘成也对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希望中日和平对话会能够越办越好。

  3月3日,日本代表团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山陵、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新街口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参观考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