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好书·学者书单丨陈旭光:今年新读或重读过的值得推荐的书

2024-0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期学者书单: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 著)

《希腊的遗产》([英] Finley,M.L 芬利 主编)

《艺境》(宗白华 著)

《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

《走进人工智能》(吴飞 著)

 

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新年之际,在应邀写了“新年寄语”之后,又应邀要做一次荐书工作,同样是让我觉得荣幸和高兴的事情。“独乐乐”,当然不如“众乐乐”。有好书而共享,与“有朋自远方来”,“把酒话桑麻”,岂不快哉的感觉是一样的。

  况且,我那篇新年寄语的题目就是——《让我们在时代的“加速度”中“慢下来”》。而怎样才能在不断加速的、快节奏的、身不由己的时代慢下来,静下来呢?“唯有读书高”!我们“俯而读,仰而思”,从容不迫,闲庭信步,方得海阔天空,俯仰自如。

  我主要以这一年所读的书中觉得最有收获,最有价值的几本书与大家做一分享。

  第一本是《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林毓生先生以学术为志业,以知性追寻为生命意义的人格,其诚挚的学术品格贯穿其求学、治学之路。他从专治西方思想史转向中国文化研究,敦品励学,重知笃行,始终关注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提出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与愿景。

  “创造性转化”针对五四时期中国自由主义激进文化思潮的反思。恰如这本书标题所示,是林毓生先生最核心的思想。他先后在《殷海光先生一生奋斗的永恒意义》《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等文中进行阐释。他希望自由主义的文化立场有所调整转变:“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地转化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

  在影视艺术研究界,这一思想启发了电影学人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术精神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完成“现代转化”的命题。这与当下风起云涌的中国电影学派建设亦形成彼此呼应之势。

  我很早就读过这本书中的部分论文。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我写过《论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试论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等文章。

  这是一部对五四加速度式思想革命进行“慢下来”式反思的论文集。而正是有感于当下文化建设应该关注传统又不拘于传统,而应该实施创造性转化这样的时代召唤,也是因为最近思考《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电影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想象力消费”式文化传承问题,使我又一次阅读了这本书,而且心有戚戚焉。

 

  第二本是《希腊的遗产》([英] Finley,M.L 芬利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去年暑假,因为要去希腊雅典大学访问并举办《中国电影蓝皮书》《中国电视剧蓝皮书》在雅典大学中希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的首发活动,我希望在第二次访问这个文明古国时多一些知识,多一些感悟,就特意把这本书带在路上随行阅读。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希腊的政治、艺术、荷马史诗、戏剧、历史与传记、教育与修辞、科学与数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神话的方方面面,最后归纳了希腊传统对后来欧洲文明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

  当我驻足沉醉于希腊文化,尤其是第一次踏上西西里岛时,就被深深震撼了。博物馆里雕塑艺术的发达,众多形象的栩栩如生,人的表情的平和、优雅、不亢不卑,使我一方面感慨希腊海洋文明的富足,思想的自由奔放和艺术创造力的旺盛,正是这些因素哺育了古希腊艺术繁盛和文化的发达。希腊人体魄的强健,平等自由的身心健康,希腊社会独特超前的民主体制,希腊海洋商业文明带来的商业精神和巨大财富,无疑是希腊文明的基石。有些人怀疑希腊是“伪史”,那真的是一种臆想。真是一种“蚍蜉撼大树”。但我也感慨于希腊土地的贫瘠,希腊文明的衰落。如何让传统创造性转化?古希腊这块土地后来的居住者、后代们做得其实并不太好,科学技术、经济在欧洲都垫了底,政府曾经行将破产。这是发人深省的。这本书也加深了我对中国古代文明传承创新、文明互鉴文化发展的思考。

 

  第三本是《艺境》(宗白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这本书系我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研究生课堂上带着学生精读过多次的书。那门课就叫《美学与艺术学理论名著精读》。最近也是因为思考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要分析《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电影对传统的表现,所以我又一次阅读了此书。

  通读《艺境》,仿佛在字里行间显现出一个“拈花微笑”的哲人形象。这就是宗白华先生,他面对古今中外的美学宝藏和艺术画廊,如数家珍、从容道来,与我们一起散步、品评、赏鉴,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

  《艺境》的文章虽多为美学论文,但完全可以当优美的散文看。优美耐读,常读常新,或许语句上可能半文不白,个别地方也可能令人半懂不懂、稍有费解,但绝没有对西方理论的生吞活剥,也绝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快感,更不影响他的文章深度。宗白华的语言很多时候是一种独特的、诗性的、感悟性的文字。

  然而,宗白华先生却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一种文史互证、中西互证、古典与现代贯通、各个艺术类别互证的比较艺术学的学术方法或思想,他借西方美学艺术学之光,烛照出了中国艺术的深层奥秘。

  近年来,我一直试图在中国电影驳杂缤纷的表现中寻觅中国艺术精神之“现代影像转化”的踪迹,“小心求证”,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的丰富多元表现,论证辨析中国艺术精神在现代影像转化的独特性,寻找“想象力消费”的传统文化资源……凡此种种努力,仰慕先贤,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四本是《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这本不同版本的老书,在我读大学的20世纪80年代几乎像通俗读物、流行小说那样人手一册,风行一时。

  这次的重读缘由是在出差开会时,想选一本好读耐读的书,因为刚刚读过《艺境》,就想到了这本《美的历程》,顺手就带上了。旅途中酣畅淋漓地看了一遍。《美的历程》是名副其实的历程、浏览。高度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娓娓道来中,很多重要的美学史问题迎刃而解。

  实际上,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文化思潮的主流是反思“黄土地”文明,向往“蔚蓝色文明”,但书中对中国美学的如数家珍,让人在对五四时期文化态度的反思之后,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美的历程》虽然是对中国美学的提炼概览,但实际上有西方视野、西方方法。例如,书中在谈龙飞凤舞的原始艺术时提出的“审美积淀说”,作为贯穿《美的历程》的重要理论,显然源于西方,依据的可能是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也可能是再早一些的康德的某些形式美学主义思想。

  《美的历程》,既能让读者了解中国艺术的辉煌,把握中国艺术的精神,又通过一种崭新的现代视野使当代与历史、理论与对象、西方与中国贯通。当然,没有改革开放后涌入的西方文化、艺术、学术、美学的潮流,这样的对中国美学史的审视概括和提炼是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这在中国学术界是开风气之先,敢为人先的。而实际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吴冠中先生对“形式”“抽象”的呼吁和翻案,文学界“文学性”问题的提出,某种“语言意识觉醒”的“语言本体论”趋向,电影界的“电影语言现代化”,造型语言的上位和造型美学的崛起,都与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艺的理论依据的“有意味的形式”或“审美积淀说”的美学理念有相当的关联。

 

  第五本:《走进人工智能》(吴飞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当下,高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影视及新媒体影像艺术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自2022年11月美国OpenAI公司发布ChatGPT1以来,几乎成为街谈巷议的人工智能话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智时代。这一技术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工作、观念、思维、想象力等——一句话对我们整个人类文明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晚近OpenAI重组风波更平添了我们的社会伦理焦虑。

  了解人工智能,成为很多人的心理刚需。

  《走进人工智能》一书对于文科生、人文社科工作者全面细致了解人工智能的历史、原理、特质、个性与隐忧,无疑是一本很及时的书。全书厘清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法,梳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描绘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跨学科的各种科学之美。

  这本书好读,语言晓畅活泼。像我这样的文科老生都读得津津有味,有的地方虽还是半懂不懂。书里不仅有很多我可能半懂不懂但大体能懂的硬核知识,也常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科技故事。故事性、事件性的描述让这本普及型科技书变得亲切平和。书中对人工智能史前史的描述甚至从古希腊机器人偶,中国先秦偃师造人,诸葛亮木牛流马说起。

  我似乎明白了——人工智能根本上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而已,也是人脑神经智慧的一次延伸。当然,是全息式的延伸,而且延伸出去之后他自主学习,有可能成为真的“生命”。

  但是,我们要有信心——把人工智能关进我们人类文明的“笼子”里!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