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新视域下农村养老服务研究力作

——评《社会网络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创新》

2024-03-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社会现实,寻求可行方式应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之困,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西北大学聂建亮教授的新著《社会网络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是一部少有的突破传统供需分析视角,从社会网络出发,以社会网络对养老资源的聚纳以及社会网络提供养老服务的可能性为链接,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力作。该著使用在全国11个省份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科学地揭示了依托社会网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在逻辑。在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研究中逻辑清晰、论证丰富、切合实际,对拓展养老服务研究的理论视域,充实国内养老服务领域的定量研究,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细细研读。该著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观点如下。

  有力阐述了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必要性

  该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嬗变分为四个时期,阶段划分合理有据,政策叙述详略得当,为读者清晰擘画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变革脉络及其特征。介绍了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状况,包括五保供养制度下农村敬老院的发展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准确总结了农村养老服务当前发展面临敬老院普惠性差、市场化养老机构发展艰难、互助幸福院空壳化的困境,清楚定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仍处于兜底线和保基本的初级阶段。以上阐述都佐证了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供给需要创新来应对现有的问题,寻求更好的出路。

  科学分析了社会网络聚纳养老资源的能力

  该书特点在于所有研究过程均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探究依托社会网络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创新模式之前,科学分析了社会网络聚纳养老资源的能力。首先,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以及服务的可及性,进行了现状描述工作,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研究提供了基础导向。其次,选取了拜年网和支持网作为农村老人社会网络的测量工具,通过研究得到农村老人的社会网络具有网络规模小、网络异质性低、网络位差小、内网交往频率大于外网交往频率的特征,还得出了农村老人个体、家庭、社区、地区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的结论。最后,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的消减作用。

  切实厘清了社会网络与农村老人提供和接受养老服务供给的关系

  该书第七章至第九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村老人接受社会网络提供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社会网络影响农村老人向他人提供养老服务意愿的机制,厘清了依托社会网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在逻辑。该书将社会网络影响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意愿分为结构和关系强度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并指出信息获取和互惠状况是社会网络影响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意愿的主要机制。该部分内容中作者还创造性地为依托社会网络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视角,解释了村域社会资本在这种模式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除了常规的养老服务内容和提供主体会影响农村老人接受社会网络提供养老服务意愿之外,该书还将影响因素整理为个人、家庭、社区及地区因素四方面,并分别验证了其影响,这种方式有利于读者清晰地认识到如何通过改变现实环境来改变农村老人提供或接受养老服务的意愿。

  成功构建了依托社会网络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实现机制

  在以上研究分析基础上,该书从发生、维持、激励、保障、监督、反馈等方面入手,成功构建了依托社会网络创新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这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每部分机制作者都进行了具体的细分,讲清了具体实践路径,既有管理层面构造的介绍,又有运行原理的阐述,可以看出作者在机制构建部分的心思之严谨。该机制贴合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是可行之措,是具有操作性的。最后,作者还对推动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从顶层设计到村庄社会网络的培育,都能从政策建议中找到抓手。

  总之,当前关于养老服务的学术著作较多,但聂建亮教授的新著是少有的聚焦农村养老服务,采用社会网络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实践调研数据,将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力作。该书行文结合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突出社会网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构建了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这本书的出版会为学者们提供新的思考。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