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1期目录

2024-03-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1期目录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当代文艺发展·

  “第二个结合”引领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摘要:在文艺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南,以中国具体的文艺实际为基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具体的“结合”路径上,既要遵循守正创新的宏观路径,也要重视阐旧以辅新与陈新以生新的具体路径,还要援用“相通”内容、“相异”内容的“契合”实践。通过构建中国文艺与文化主体性,创建中国文艺新形态、新观念与新话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艺理论的发展,最终启益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理 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第二个结合”

  作者谷鹏飞,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27)。

  文化主体性及其文学表达

  摘要: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概念,中华文明能够历数千年而绵延不绝,得益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主体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重重危机,使人们对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遭遇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巩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理论涉及中华民族文化利益的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等诸多问题,其核心是一种新的传统文化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逐渐展开的过程中,一种新的文学观逐渐形成,文化主体性在当代文学创作与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也得到加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主体性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研究

  作者泓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威海264209)。

 

  ·作家聚焦·胡学文专辑·

  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生命思考——论《有生》的生命观及其精神指向

  摘要:对生命独特而深入的思考是《有生》最重要的思想贡献。作品通过主人公乔大梅的人生故事,赞颂了坚韧的生命力,并展现了多个人物的“欲望”人生,在与乔大梅所构成的鲜明对比中,传达出顺应自然的生命观。《有生》的生命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传统文化,也融汇着现代思想意识和现代艺术方法。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思想极富创造性,呈现出真正的中国文化个性特色。

  关键词:《有生》 生命观 多元传统文化

  作者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632)。

  时代的心灵及其形式——《有生》及当代长篇小说的叙述问题

  摘要:胡学文的长篇小说《有生》,具有鲜明的叙事学特征,从“半死者”叙述主体、“伞形”叙述结构、裂变性空间等角度,可以见出其叙述形式的创新之处。但在繁复的叙述形式中,也反映出21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在解构与建构、继承与批判、日常叙事与史诗诉求等方面的冲突。《有生》熔铸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民间叙述于一体的文化史诗探索,为新时代长篇小说书写提供了有益的范本。

  关键词:胡学文 《有生》 伞形叙述 长篇小说

  作者房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215123)。

  另一种史诗:《有生》的乡土经验、女性书写和抒情变奏

  摘要:胡学文的长篇小说《有生》以打造“百年中国的生命秘史”为目标,在“生”的总体视野下,深入历史与记忆的缝隙,探索乡土文明语境中的关于生命、生育与生活的困境和出路。从乡土经验、女性书写和抒情表达三个层面分析,可以看出小说与传统意义上宏大叙事的差异,在宋庄的生命经验中映射出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史与心灵史。

  关键词:《有生》 乡土经验 女性书写 抒情表达

  作者王文静,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050057)。

  路径与标识

  胡学文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从“音和”“乐和”到“邦和”——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的“和”与共同体理论

  摘要:“和”是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围绕“和”的各种阐发极富东方智慧。自先秦起,中国人就认识到宇宙万物是不同成分和因素以“天人合一”的方式存在的“和合”共同体,源自味及音的“和”可以升华为乐之“和”以及更高的邦之“和”。“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等阐述与积极的共同体思想有相通的理论意涵。

  关键词:和而不同 音和—乐和—邦和 共同体

  作者陶国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饮之太和:中国古代士人的“和”及其美学意蕴

  摘要:“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个理想目标。士人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主体,奉行的是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的人生方式。他们独善其身的方式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活的艺术化,二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二者都与“和”相关。天人合一是“和”的最高状态,也是中国美学的最终目标。“和”同样是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古希腊的“优美”就是和谐内心的审美显现,德国古典美学更是侧重于从完善人性的角度重视“和”,从这个意义上说,“和”是中西美学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关键词:和 士人 玄冥之境 私人天地 天人合一

  作者李昌舒,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文化互鉴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和谐”美学观建构

  摘要:“和谐”是中西方美学关键词之一,中国现代“和谐”美学观建构取得了突出成就,丰富并提升了和谐论美学的内涵和品质。中国现代美学家通过对中西和谐论资源的接受与转化,搭建起人生观—美感—艺术境界三位一体的现代和谐论美学框架,从个体心性和谐到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精神的和谐,为中国现代美学注入庄严优美、广大和谐等内涵,展现出比较、互鉴基础上融会中西以创新的和谐美学观建构之路,折射出中国现代美学彰显民族文化立场的意图及效果,体现了文化互鉴对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文化互鉴 和谐 中国现代美学

  作者汤凌云,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沙410081)。

 

  ·新媒介文艺·批评新探索·

  作为“数字人文2.0”的新媒介文艺批评

  摘要:新媒介文艺批评是从“数字人文2.0”切入的,当前的批评实践还不成熟。作为“数字人文2.0”的新媒介文艺批评应具备两个基本属性,即智能化与数字人文主义。智能化指向的批评方法,具体即在接纳文艺批评具有科学性前提下将各种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实践的批评方法。数字人文主义指向的是思想模式、价值观以及核心性评价标准,其基本内涵即在一个“转译”与“纯化”双重实践造就的“杂合体”世界中,将人置于万物平等、万物互通的数字化生态环境中,以开放多元共存主体观,思考和确定人的存在方式、追求人类的理想生活。

  关键词:新媒介文艺批评 数字人文2.0 智能化 数字人文主义

  作者单小曦,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王樱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讲师。(杭州311121)

  网络文学的数据性及数据批评

  摘要:网络文学处于全面数据化的网络空间,依赖0和1来表征,是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表达的综合复杂呈现,具有明确的数据属性。但近30年的网络文学批评却存在着数据缺失“综合症”现象,不仅导致批评无法面向网络文学的火热现实,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病。以数据为中心,在网络文学的底层安放“装置”,搭建批评的基座,建构数据批评新范式,并不是与印刷批评绝对割裂,而是在接续、更生的基础上,引入数据思维与视野,强调文学性与数据性兼顾、从定性走向定量与定性结合、从人走向人—机协同、从单一的学科批评走向跨学科的场域化、实证化批评。数据批评并不排斥传统网络文学批评的文化阐释,而是要以数据思维、模型为文化赋能。它不是功利性的数据崇拜,也不滑向计算主义或数据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析出数据的经验、逻辑;更不是片面的数据分析、技术分析,而是对数据保持充分警惕基础上的、体现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批评。

  关键词:网络文学 数据 计算 批评

  作者周冰,西南科技大学教授(绵阳621010)。

  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寻求平衡——以豆瓣文艺批评为中心

  摘要:豆瓣是一个重要的网生性文艺批评基地,也是一个容纳品味系统、表达系统和交流系统的网络文艺批评平台。相较于其他网络文艺批评平台或以新媒体方式直接上传的传统文艺批评内容,豆瓣文艺批评则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寻求平衡。它具有网络用户的自由、感性、活跃的网络批评特色,使大众可通过短评表达即兴感受;也有可达万字的长评机制,让传统文艺批评在豆瓣上也有较多受众。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的深度融合,固然需要两个批评群体相互理解并尊重各自批评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建立能够同时容纳大众性、娱乐性、互动性、商业性与专业性、严肃性、权威性的文艺批评平台,使二者在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艺批评 豆瓣 大众话语 专业话语 融合机制

  作者龙其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

 

  ·中外文论交流互鉴·

  中西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的差异,可以从小说的外在面貌和叙述者的视角选择两个方面来展开。小说的外在面貌包括小说命名和章节编排,叙述者选择的视角主要是全知视角和人物视角。就小说命名看,前者的命名带有较强的伦理说教色彩或补史意图,后者的命名则体现为中性概括或个性化的伦理倾向;就章节编排看,前者一般通过章回体对相关内容进行道德评判,后者往往就内容来随机进行章节编排,少有道德评判;就全知视角看,前者的史官式视角和说书型视角方便叙述者以传统伦理规范来引导叙事,后者的全知视角没有史官式或说书型的限制,方便叙述者表达自己的伦理立场;就人物视角看,与其密切相关的是伦理个性,前者的伦理个性最终折射出社会伦理规范,后者则呈现出伦理个性的不同面貌。

  关键词:叙述者 意图伦理 古典小说 西方小说

  作者江守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7)。

  从“比兴”到allegory——中西诗学对立模式的反思

  摘要:“比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寓托式的创作或诠释方式,可与西方的allegory(讽寓)对话。汉学家余宝琳等人提出:西方allegory的字面意义与寓托意义,分别联结具体世界与抽象世界,这源自西方的二元论世界观;而中国“比兴”的字面意义与寓托意义则指向自然的鸟兽草木与人事的历史政治,都属于具体的经验世界,这源自中国的一元论世界观。这种中西诗学对立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洞见,然而,它也有很大的盲视。“比兴”与allegory的主要特征造成了其根本局限,这种根本局限的超越,恰恰在于吸纳那些与其主要特征相反的因素,即“比兴”吸纳了普遍观念、allegory吸纳了具体历史。在“比兴”与allegory的比较中,不应该简单地将它们贴上具体历史与普遍观念的标签,锁进两个泾渭分明的领地。

  关键词:比兴 allegory 中西诗学 具体历史 普遍观念

  作者张万民,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香港999077)。

  新批评理论阐释中国古诗的困境与反思——以颜元叔《析春望》及其批评为中心

  摘要:颜元叔在运用新批评理论进行本土化实用批评中,借鉴布鲁克斯的悖论方法,对杜甫诗作《春望》中语言、意象和诗篇布局的矛盾结构及其复义关系进行深入的解读,挖掘诗歌文本的丰富内蕴,但也指出其文本结构上的“鼠尾”弊端。某种程度上说,新批评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阐释存在龃龉与矛盾,忽视了杜甫作为代表性诗人所依凭的儒家文化结构及其诗教传统,从而得出不当的结论。杜诗文本的有机整体性深受传统文化结构及其诗教的制约。在西方文论本土化批评实践中对中国诗人及其作品要有同情性态度,考虑文化诗学的面向,消除强制阐释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批评和研究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颜元叔 新批评 《析春望》 矛盾结构

  作者刘亚斌,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杭州310023)。

  美学的空间与空间的美学——列斐伏尔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旅程和旨归

  摘要:列斐伏尔的美学思想不同时期在中国呈现出显隐交替、主题流变的历史形态和跨域转合、异位转场等空间特征,其美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转道苏联进入中国,经历从“进步”到“修正主义”的定位剧变,未能获得理论生长空间。新时期以来,在现代/后现代、全球化/都市化的语境交错中,列斐伏尔的异化、日常生活等理论在中国被置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审美批判的边缘视野并产生异位;其空间思想则在“空间转向”之下介入文学文化研究而发生审美转场,也被不同程度地简化和误读。列斐伏尔美学思想的当代旨归,要回到他提出的在“空间表象”与“表征性空间”两者之间作为审美空间的“第三空间”,进而以更具本源特征和普遍意义的“空间感性学”关联其思想脉络,并在中国语境中激活其阐释效力和对话潜能。

  关键词:列斐伏尔 “第三空间” 空间感性学

  作者许栋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广州510420)。

  ·当代文学观察·“90后”城市文学书写·

  编者按:随着“90后”作家的成长和新作迭出,这一群体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本专题以“9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为视角,分析他们创作的发展阶段和独特经验,从内在精神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审视其创作中的得失,推进“90后”城市文学书写的整体研究。

  自我,或他者的面孔——“90后”小说的城市体认与情感叙述

  摘要:当代“90后”小说家的城市写作总是习惯从自我出发,通过个体经验的确证,以自我指认的方式投射一种社会寓言。在自我的极限之外,他们会展开一种他者的想象,并试图触摸城市边缘,让“隐匿的人群”得以呈现,写作的意义也更显宏大。正是在这种由自我向世界,乃至向边缘之地的辐射过程中,陌生人或他者的面孔开始渐次浮现,由此也展现出城市体认与情感叙述的独特意义和复杂性所在。

  关键词:城市文学 “90后” 情感 小说

  作者徐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城市经验与青年写作的叙事变革——“90后”文学论

  摘要: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经常被诟病为乡土经验意义上的城市想象,但这一评判已不适用于“9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90后”作家不管是出身乡村还是城市,普遍都以城市生活感受作为他们想象世界、思考现实的基础性经验。经验基础的转变,往往也意味着城市感觉的变化。考察“90后”作家的城市感觉和文学精神,尝试理解新一代作家张扬个性、放大自我式的城市书写所表现的独特魅力和局限,体会中国当代城市文学正在发生的叙事变革和文体探索。

  关键词:“90后” 城市经验 青年写作 叙事变革 自我

  作者唐诗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632)。

  感悟、话题、空间:“90后”城市文学20年论

  摘要:“90后”城市文学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张牧笛、顾文艳等通过作文大赛早早登录文坛的“90后”,在城市理性的统摄下,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技巧表达城市生活感悟;第二阶段,何天白、苏笑嫣等将城市文学的写作重点由感悟转向现实,努力挖掘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内有关注度的城市话题;第三阶段,王占黑、郑在欢等以大城市外来者的身份重新审视城市,通过寻找被遗忘的角落、城乡破壁、创新叙事技巧等方式,实现城市空间的建构。“90后”城市文学的主体性是突出的,但也蕴含着孤立和平面化的风险,如何在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文学表达中实现对城市的再次辨认、反思和超越,需要这些年轻作家继续探索并给出答案。

  关键词:“90后” 城市文学 城市空间

  作者金鑫,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天津300071)。

 

  ·学科概览·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进行理论创新——2023年文艺学动态

  马涛

  寻找文学变革中的确定性和可能性——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

  马征

  探索文艺美学的融合创新之路——2023年文艺美学观察

  陈凌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