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介文艺批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023-09-19 作者:凌逾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2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融媒介文艺批评不仅体现跨艺术性,也体现跨媒介性,更有互动性。融媒介文艺批评因应媒介科技巨变而生,其话语形态、美学价值、传播机制不同于传统文艺批评,体现出鲜明的媒介化思维,呈现出融媒介性。构建融媒介文艺批评需研究融媒介文艺创造之道、摈弃机械套用西方理论的做法,立足于中华文化、适应网媒载体注重“线上+线下”批评,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媒介文艺批评实践。

关键词:融媒介文艺批评;媒介化思维;融媒介性;在地化批评

作者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006)。

  人类从甲骨、竹片、羊皮等物媒发展到印刷报刊等纸媒,再到创造出网络、手机等网媒,如今更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革新推动社会巨变。如果说,印刷科技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网络科技则催生融媒介想象共同体的勃兴。笔者认为,就21世纪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主体转型等状况来说,我们可用融媒介文艺来描述当下的文艺发展状况。新技术如脑机接口、3D、XR等全息虚拟、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文艺跨界发展,从触电转向触网,数字媒介要素不断增强。读屏时代的注意力经济催生视听霸权,在此意义上世界成为图景和音景,融媒介成为改写文学艺术的利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目前,网络文学改编霸屏当代影视,新科幻未来想象蓬勃发展,超链接文艺、影音文艺、机绘数绘图像、数字互动文艺等渐次涌现,在文艺领域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媒介的多样化和数字化日渐影响文艺实践和意义生产。受此影响,融媒介文艺批评冲破语言中心论,走向文学、艺术、科技与媒介整合的多元统一论。百余年来文艺批评不断转型,从重作者到重读者、再到重网络新媒介。融媒介文艺批评挑战传统文艺美学边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论述方式。本文在阐释融媒介文艺批评的内涵、思维特质、话语形态等基础上,剖析其与传统文艺批评的异同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促进当下文艺批评的发展。 

  一、融媒介文艺批评的内涵 

  术语是概念浓缩的语言符号约定,标记艺术、科技、社会等领域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它是思想认识交流的工具,反映出人类运用理性思维思考世界的能力,也是学科研究的基础。就批评实践来说,学界已出现不少相关的新的批评术语,如多媒介、媒介间性、交叉媒介、混杂媒介、再媒介、跨媒介等。这些术语最初用于比较文学的跨艺术研究,平行对比文学、音乐、绘画等;随着后经典叙事学、广义符号学、媒介传播学拓展,从内部语言、语法、结构研究转向外部研究,纳入学科门类更广,更有跨界性。因此,进行批评时我们需要辨析各概念的学术谱系,纵横对比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弄清楚融媒介文艺批评的脉络谱系。

  笔者认为,融媒介文艺批评是在继承传统文艺批评的基础上,适应网络化、人工智能化的时代语境,以新的批评观念和方式方法分析评价具有跨艺术性、融媒介性、人机互动性的融媒介文艺作品,探究融媒介文艺创作现象和思潮流派,并在批评实践中总结和归纳适应融媒介文艺发展规律的新的美学特征和评价标准。它力图以批评促进新的媒介化艺术创造,重新认识文学、艺术、科技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开拓互渗互融、多维化合、多元整合的新美学。“融媒介”兼收并蓄,是比“跨媒介”等已有术语更精准、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既有“跨”之义,越过时间、空间或行业界限的跨界(trans-boundary),从一属性进入另一属性,主体不变而事物属性归类变化;也有“融”之义,如固体化为流体、调和流通、和谐永久。“跨”是前期行为,强调跨越的物理过程;“融”是系统工程,强调物理效应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融媒介现象古已有之,如张旭从剑舞中悟出草书灵感,体现出书法与武术的挪移转化,但这些跨界多偶尔为之。当今社会网络数码技术、媒介形式和载体都发生巨大变化,且高度综合,融媒介已成为时代大趋势。全国各地报业、广播、电视台正整合为融媒体中心,新旧媒介协同共治,经平台化、智能化发展为数据型智库媒体。融媒介文艺讲究多元互补、全盘整合、水乳交融,主客体变化复杂多元,有多种类型。(1)艺术媒介形式融合,图文、声画、影像、乐舞等互相吸取叙事灵感,如电影化小说。(2)媒介质料混合创造叙事内容形式。(3)媒介载体转换,文艺从一种媒介向另一种媒介改编,实现媒介形式的转译融合,如《一千零一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利·波特》《九歌》《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衍生出影视、画作、绘本、歌曲、舞剧、交响曲等系列作品。(4)以数字平台为基础,整合多种媒介手段完成事件叙述,集听、说、写、读、音、像、文于一身,新旧和同质异质媒介以横、纵、斜多向整合为融合媒介,如超链接文本、互动影视游戏、智能文艺等。融媒介文艺批评捕捉融媒介文艺动态并及时分析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融媒介文艺批评关注各门艺术的融通。各艺术之所以能融通,因为不仅都有叙事性、共情性,且存在“异质同构”可能,即在外部的存在形式、视知觉情感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对应关系,能跨越主体与客体、情感与外物的对立建立同构。当不同领域的“力”作用形成合力时,就能激起相应的审美经验。这方面的研究和评论早已有之。20世纪初,“文学+艺术”的跨艺术(inter-art)研究兴起于比较文学界,关键词为“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指两种以上艺术媒介形式之间的挪用移植、转换融通,超越自身形式特性,跳出本位寻找新力量,如地图小说等。黄鸣奋考证间性(intersexuality)源于生物学的雌雄同体性(hermaphrodism),后延伸为人文社科研究中所说的彼此互渗的联系。克劳斯认为,间性源于1812年柯律治的媒介物(intermedium)概念。1965年,希金斯将媒介间性引入艺术理论,强调在两种实体或媒介的缝隙之间传递信息,打破等级化纯媒介艺术观及不平等社会结构,创造先锋和前沿创意作品。维尔纳·沃尔夫指出,媒介间性广义上涵盖不同媒介间的任何关系,狭义则聚焦人类艺术作品中一种以上媒介参与的现象。混杂媒介(mixed-media)是从混合多种媒介质料角度落实“间性”理念。1912年毕加索使用纸张、布料、油漆和绳索造成伪3D效果,开创综合立体主义;20世纪40年代韦勒克论述文图乐的关系。华人学界有钱锺书、程抱一研究诗画互文;周宪等研究视觉文化、语图关系。“艺格敷词”(ekphrasis)为古希腊修辞学术语,指形象描述艺术。李健认为文艺与视觉艺术、语言与图像关系经历了互相唤醒、竞争、交互的三次转向。海尔克曼提出,媒介融合是技术中心论、媒介间性是文化中心论,利于分析媒介影响、虚拟转向、艺术融合、文化混杂现象。跨越艺术的边界,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之处,正蕴藏着融媒介文艺的巨大可能,而最考验艺术家和批评家的慧眼和智慧的就是找到融通点。

  第二,融媒介文艺批评强调“文艺+媒介网络”跨界研究。它兴起于新闻传播界,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强调从媒介技术角度分析文艺之变,各类术语多样。数码网络勃兴,催生“多媒介、跨界媒介、跨媒介”概念,区分点在于怎么使用媒介形式和媒介渠道。媒介分物质、符号和传播,一如艺术分质料、形式和载体。媒介质料是支持信息内容与形式的物质条件。媒介形式指信息表达手段,是实现叙事的工具介质,如文学语言、色彩线条、舞姿身段、影视声画等。媒介载体是信息发行平台与传播渠道,有报纸、杂志、书籍等平面媒体;电视、电影、广播等立体媒体;网站手机、虚拟社区、游戏控制台等网络媒体。多媒体(multimedia)指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在一个媒介渠道呈现一个故事(one story, many forms, one channel),如多媒体PPT、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能实现图、文、视、听并呈来讲述一个故事。多媒体作为电脑网络草创时期的基础概念,用于教育教学、广告宣传、文艺创意。跨界媒介(crossmedia)指同一故事通过多个媒介渠道呈现(one story, one form, many channels),一次创作多次呈现,即跨平台(cross-platform)切换,如纸媒转网媒,只增加图像或音频等,而故事内容不变。跨媒介(transmedia)指一个故事世界以不同媒介形式讲多个不同故事并置于多个媒介渠道(one storyworld, many stories, many forms, many channels)。1991年,玛莎·金德描述电视角色见于多个平台,使用“跨媒体互文性”概念。詹金斯提出“跨媒体叙事”概念,即以多媒体和交叉媒体协同叙事,不是原著平移到新媒介,而是同一角色或故事在不同媒介被重构得更立体,如《黑客帝国》的小说、漫画、影视、游戏版,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文化需求,接触越多媒介,体验越丰富,越期待更多接触。粉丝通过集体智慧和知识社区来侦探剧情、提前剧透、印证发现。跨媒介和跨界媒介都要使用多媒介,调用一切媒体渠道和工具来讲故事。

  第三,融媒介文艺批评需关注互动研究。交互或互动的理念历经演变:1830—1869年指事物间因果关系→1870—1929年指信息双向交换→1930—1969年指人机多重反馈式交互→1970—1999年指互动时尚如互动影视、游戏。21世纪后,用户互动创造更加重要,全球网络巨头企业尤其用心用力开发拓展。新式数码互动媒介(interactive media)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及大脑等全身心沉浸感受;或自曝虚构使受众激情疏离、出位跳离、后设思考;或引导受众对话、参与创作。如《黑镜:潘达斯奈基》有五种结局,每到关键点观众都可抉择,有多种故事可能性。互动创造更强调沉浸感,如《再媒介化:理解新媒体》 创设三个概念:(1)再媒介(remediation)指一媒介向他媒介转译转化、基因变异升级;(2)直感性使人注意到内容本身,媒介作为现实镜像;(3)超媒介性则让人注意到媒介存在。直感性与超媒介性虽矛盾,但也能融合,如游戏玩家一开始注意到自己在操纵设备,后来则纯然忘我。未来更高级的沉浸艺术或将没有按钮,虚实莫辨。近期,人工智能技术更注重开发从平台方转为创作方的平台,生成性智能脑甚至开始实验创作艺术。未来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沉浸式交互影视和电脑游戏、虚拟现实互动游戏(ARG),吸引玩家角色扮演、互动创作,运用集体智慧激发创意。未来用户沉浸于虚实难辨的世界,或像阿凡达般化身为游戏的一部分,参与互动接龙超链接创作,或人机合作化身为影视游戏创造者,等等。这一文艺发展趋势,需要融媒介文艺批评更关注数字时代文艺创作和体验的互动性特征,在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中深入阐释互动创造及其沉浸式的审美感受。

  笔者在长期研究中曾使用跨艺术、跨媒介叙事、跨界、融界、融媒介、智能文艺等概念,由此可见研究中术语使用的变化与难度。其实,从艺术学、美学、叙事学、符号学、传播学等角度研究融媒介文艺,其逻辑起点、理论阐释和建构都不一样。上述术语历经时间淘洗,从艺术比较→非艺术媒介平台→技术传播与艺术内容形式互动融合,各术语的学术谱系可以分为跨艺术时期、跨平台时期、融媒介时期。正是在术语的不断变化和更新过程中,融媒介文艺批评力图在各艺术门类与新式媒介、高端科技之间寻觅打通之道,融化边界,挖掘新文艺形态无限的创造潜能。

  二、体现媒介化的思维

  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媒介时代中,融媒介文艺批评要渗透媒介化的思维,强化“媒介投射”意识。站在发生学角度来看,融媒介文艺勃兴的原因在于数字文明兴起,大众注意力从书本转向图影,文艺要借媒介转型创造、焕发生机。媒介角度能提供重新发现世界的新思路,而媒介入侵导致文艺内容与形式均脱胎换骨。融媒介勃兴得益于数字媒介,信息二进制编码使得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均可借网络传输。波斯特认为:第一媒介时代如口语、印刷、影视是由文化精英主导的自上而下单向传播。第二媒介时代如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是以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为一体的双向型、去中心化交流。时至今日,第三媒介时代发展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XR=AR+VR+MR),从大众传播转为分众传播,传播者和物符号都有变化,接受者也从读者、观众、听众、受众升级为用户。

  融媒介文艺批评呼应数码媒介革新,将内外场与主次场对立转化为融界场。20世纪文艺批评建基于印刷媒介,21世纪则建基于网络数码媒介。今人讲故事不再只有文学的方式,而可以是新闻、影视、微博、微视频等;叙事方式不再是“农民式”的熟悉化,也不是“水手式”的陌生化,而是“团队式”的集成化。当今融合文化强调自身资源某一特性与其他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搭配应用,放大相互资源价值,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倍增其值。传统传媒公司多只控制一两个媒体渠道,而融合媒介公司更易实现团队合作报道。如《人民日报》打造“中央厨房”,以“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理念,通过报纸、网站、手机端、阅报屏等在全球同步发行图文、视频新闻,融合全球经济文化,内容横跨多样化媒体系统顺畅流动。这跟过去的文艺批评语境有天壤之别。哈贝马斯研究18世纪沙龙、咖啡馆、报刊剧场等媒介联结公共权力,媒介商业虽以目的性捕获受众,但人类交往理性更追求公利与私利的主体间性传播理念。布尔迪厄分析19世纪法国文学场和绘画场既受政治场、经济场影响,也有场域内部创作者、出版社与读者的博弈,各场域、资本、习性合力作用。艾布拉姆斯认为艺术有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四要素,但这是静态共时、作品中心论的内部式研究,相对忽视作品意义生成语境及传播接受机制。艺术借媒介进入社会表意实践的阐释环节,而把关人(gatekeeper)决定产品传播,可区分出信息源、媒体、受众渠道的把关。今天数字媒介成为无所不在的生态环境,人际社交不再因血缘或地理相近而集结。线上社交因兴趣相近等因素而集合。文艺、文理、文化等领域跨界风行,创造出量化历史、法律工程师、智能社科等新领域,跨学科、跨专业成为新文化特性。融媒介文艺批评要在这全新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实践。

  融媒介文艺批评要在文学内部研究基础上,更多吸纳后经典叙事学、广义符号学、传播学、新媒介学等理论。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将文学看作独立封闭的体系。美国经典叙事学研究怎样讲故事,细读分析文本各要素功能、叙述时间与人称、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因新媒介异军突起,叙事方式由一变多,绘画、音乐、建筑、网络都能成为叙事主体,传统叙事学阐释捉襟见肘,于是转向后经典叙事学,向符号学、媒介学、现象学等取经,实现学科交叉最大效益,不仅剖析文学、图像、声音、影像、舞蹈、音乐等艺术媒介符号融合,而且分析文本外部新技术催生的媒介融合。如麦克卢汉、波德里亚、德里达、德勒兹等建构媒介中枢、拟像再现、块茎网、游牧性等理论;费伦、赫尔曼、米勒、兰瑟、卢特等研究“文学+X”“N合一”“叙事学+N”理论,申丹致力于推动经典和后经典叙事学的译介和传播,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叙事理论推向世界;皮尔斯、罗兰·巴特、艾柯、塔拉斯蒂等关于符号学的研究跨越生、化、物、电、文等领域。玛丽·瑞安、詹金斯等则探究超链接、粉丝经济、虚拟沉浸、可能世界。这些已有的研究为融媒介文艺批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融媒介性成为批评的关键点。它不仅指媒介形式与信息符号内容的融合,单一门类艺术史转为有融媒介性的艺术史研究,而且指媒介系统的层次性与转换性,一媒介与他媒介可互换重构,单媒与多媒、虚拟与实际世界的关系也更多元,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多重性。融媒介性不仅体现为纸质或网络文本之间的互文性,更体现为数据库文艺、数据库影视和数据库电子游戏的巨联网结,在此基础上围绕某个题材整合多媒介完成叙事,打造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媒介盛宴。融媒介性是在有序与无序的混沌中、在直觉与理性的临界中、在可说与不可说的间隙中,寻找语言系统与非语言系统和谐合作的弹性可能路径,不断实验图文声色、电光影画多元整合方法,探究音频视频、互动数字媒介联盟措施,使得网页、图片、影视、应用程序等形成网结体。融媒介既是再媒介,也是多媒介,滚动成跨媒介雪球,兼具产业和文化属性,活用高科技媒介,使得新艺术场域从在线转为在场,人机互动、共情共鸣,智能虚拟化身甚至代替人类在场,弘扬各媒介的联觉互动协作,多种虚实符号多重交织。对于这种连续扩张的统一故事网络,融媒介文艺批评要研究叙事和语意互动的意义总和,才能了解全貌。

  融媒介性需考虑文艺融通、感官调动、表达系统及媒介内外、多寡与虚实等关系问题。比如,开辟“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ity)研究视角,即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多种感觉并以文字、画面、音响等符号资源为媒介,合作构建意义。如施洛特指出跨媒介性的四种模式:(1)综合:将不同媒介融合成超级媒介;(2)形式/超媒介:存在非某种媒介专属而在不同媒介都可找到的形式结构;(3)转换:一媒介表征通过另一媒介来实现;(4)本体论:跨媒介性是本体论的必要条件,先于纯粹特定的媒介而存在。韩惠媛等提出跨媒体叙事九要素:各文本独立、作品不闭合、无中心、认同媒介特性与反媒介决定论、融合但不同化、以提问为出发点、以使用者偶发性叙事为主、注重文化价值、为使用者提供全面体验。在这些论述基础上,融媒介文艺批评剖析文艺内容风格和新式媒介载体、高新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市场、创造者与消费者传播等因素的互动作用,并从细读近读(close reading)发展为远读(distant reading)。如莫莱蒂指出要依托大数据、数字抽象、定量分析来创新文学研究,以数据、表格、视觉化等各种模型来处理未读问题。2016年,布鲁恩提出融媒介性的三步模型研究法:先找文本存在的媒介并分类列表;再将列表建构为有意义的媒介关系脉络;然后解释媒介存在及其关系背后可能的原因,常与文本外部讨论相关。这些都是很有操作性的融媒介文艺研究方法。

  三、建构融媒介文艺批评话语

  当前推进融媒介文艺批评发展,需建构自主性的批评理论和批评话语,不断提升批评质量。批评者先要把握融媒介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势,即利用影视媒体和数字网络创造更高维、更强沉浸感的多元作品,更注重整合,呈现内容智库化、传播智能化特点。如IP融界新产业多以文化创新为目的,由团队合作经营,重铸新崛起的文艺佳作,接二连三地进行转换、变形、再生,催生出小说、电影、电视剧、综艺、游戏等周边产品,形成文化娱乐产业链条,从一个IP发展成另一个IP体系,好招牌促成品牌衍生产品集群,聚变出更大的影响力。新时代文化IP要进行跨国运作、跨圈层运营和发行销售,开发同一题材衍生系列产品,促进一条龙产业;号准文化需求脉搏,盘活显性与隐性、雅与俗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汲取世界文艺滋养的基础上,我们将以包容的文化姿态创生中国的融媒介文艺。丰富的融媒介文艺实践创生了融媒介文艺批评的多重面向,尤其是以技术为中心、正在发展中的数字文艺催动文学与艺术等的批评变革,又反向指导并推动了纷繁复杂的媒介融合实践。建构融媒介文艺批评话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研究融媒介文艺创造之道,思考和解决融媒介文艺批评面临的诸多难题。如怎样从各门艺术关系走向多元融合研究,如何平衡艺术统一性与多样性、差异性与共通性;怎样有机糅合各种艺术符号以表达在场与不在场、空白与留白、意内与意外、虚实真假与精确度等难点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讨论。第一,就文学的融媒介之道而言,一是使用文本内部融合法,文体文风混搭交织、古今文本互涉改写;二是使用文本外部借用法,以文学为主叙事,吸纳其他艺术灵感互借互鉴;三是使用通感整合法,打通各种感觉官能,不分界限。第二,就文艺的融媒介之道而言,一是文图乐舞影视等艺术在叙事时间、空间、人称和意旨等方面互启互鉴;二是空间叙事在游牧地图、味觉地理、建筑小说、缝制体及触觉符号跨界创意中自如展开;三是文学与展演艺术在叙事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跨界整合。第三,就文艺的高科技跨界之道而言,赛博E时代文学叙事穿梭于实然、应然、或然三重世界中,开创赛博空间叙事、新符码叙事;元宇宙文艺或将拓展新可能。一是跨越人类与后人类边界,创作主体和人物可为人类或赛博格、智能人等,“文学是人学”的内涵不断拓展;二是跨越时间边界,时间可编辑并催生出循环、反线性、古今穿越、虫洞时间、多宇宙时间等类型;三是融合空间边界,虚实成为耦合世界,有多重分身裂变。四是创作者与粉丝互动,玩家既是受众客体也是创作主体,人人参与传播创作互动,进行分众化再创造;五是融通媒介技术的边界:打通文学、影视、游戏、报网平台,无数虚拟媒介叠加,嵌套成超媒介、全息世界。融媒介文艺批评既要避免忽略艺术性、审美性,又要关注高科技渗透的叙事策略和形式技法,深入评论融媒介文艺作品的内容意旨、社会作用、传播效果、创意效应等议题。

  其次,很多学者在探究中西思维方式、科技发展、文化观念等差异基础上努力建构体系性的、明晰的中国融媒介文艺批评。众多学者认识到,我们需要反思西方文论霸权,破解传统文论封闭模式,摆脱“失语症”的困境,并积极尝试创建新的理论。如杨义、傅修延、胡亚敏、赵炎秋等在中国叙事学研究方面,发现中国叙事时间重整体性和历史性,长于预叙、圆叙事、意象叙事、听觉叙事、缀段结构、评点文论等。赵毅衡、隋岩等在中国符号哲学研究方面,重新研究艺术的境界说、气韵动势、冗余噪音、阐释漩涡、准不可能世界、不协调转向等。周宪、黄发有、严锋、蒋述卓、喻国明、李凤亮、曾军、单小曦、曾一果、龙迪勇、周计武、王敦、程林等在新媒介艺术理论研究方面,深入研究跨媒体诗学、听觉叙事学、空间叙事学、互文性等理论。黄鸣奋研究电脑艺术学、超文本诗学、数码戏剧学、数码艺术理论等。跨媒介叙事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在江西南昌举办,傅修延主编论文集涉及跨媒介叙事与中国叙事传统、互文性叙事、影视叙事等议题。赵毅衡《广义叙述学》展示跨媒介叙事研究的宏阔理论,区分记录类、记录演示类、演示类、类演示类、意动类等叙事媒介,如小说记录类以陈述为主;电影演示类以疑问为主。丰硕成果各有精彩阐释,彰显出在地化研究的切实努力。

  再次,理论建构要立足中华文化。中国融媒介文艺批评在自身文化土壤上逐渐加快在地化进程。一方面挖掘民间美学,改造传统批评,如张世君以建筑法研究“礼经”、《红楼梦》、明清评点批评;龙迪勇将空间维度引入叙事研究等。另一方面注重批评实践,对新时代融媒介文艺现象做出阐释回应,思考当下成功出圈的国风式舞蹈、音乐、综艺、小说、网络文学、影视剧等,分析它们成功的秘诀。当前涌现出大批再造活化优秀传统文化之佳作,造就融媒体时代的国风热潮。这些深具古风古韵的国潮艺术融通古今,巧妙激活远古神话、古典诗词、敦煌艺术、色彩美学、中医、美食、曲艺、刺绣等优秀文化符号,如故宫文创成为时尚产品。舞蹈则活化并传颂名画、名文、名香、书法、建筑等,如《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沙湾往事》《莞香》等,《水月》开拓“太极气舞”中华化舞蹈语言。国风文艺在绘画中追求摄影感、电波感、旋律感;在音乐中寻找历史感、油彩感、水墨感,用新舞台讲述老故事、旧记忆,直抵观众内心深处。融媒介文艺批评致力于挖掘新文艺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如有研究者认为葛亮家族小说《北鸢》见出新古韵,紧扣纸鸢符号铺展叙事结构、情感隐喻及哲理寓意;葛亮的《燕食记》讲述四代大厨的师承故事,借饮食业剖析当下的跨国流转、全球移民、百业跨界风潮,写透华夏饮馔文化的薪传精神,又升华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有些批评阐释小说与电影的对倒叙事创意蕴含的中国起兴、耦合粘连等深层传统文化,而对倒不是对比,是太极式阴阳相生;画家与作家合作,图文交战又融合,传达难以言传的潜意识思绪;作家型舞者开拓文拍与舞拍的共振叙事。这些融媒介文艺创造融合中西、自成一体的创意,给融媒介文艺批评提供新的启示。当今融媒介文艺及批评要更注重中国特色和国际性传播,谋求创作国字号、国际范佳作,如能在全球巡演成千上万场次的融媒介文艺作品,从而逐步走向世界,在全球化时代展现全球视野,寄寓人类责任。

  最后,适应网媒载体注重“线上+线下”批评。数字媒介使文学的生产消费、传播评价等发生很大改变,融媒介文艺批评也要面对学院专家术语与网民吐槽行话并存、数据质性批评与感性批评互补、批评主体更加多元的局面,以自身实践融通线上线下批评,从而努力创构出一种兼具学理性和灵活性、专业化和大众化的批评形态。如欧阳友权研究网络文学批评等,陈定家《一屏万卷:网络文学理论与媒介文化批评》、邵燕君《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周志雄《直面网络文学现场》、严锋《跨媒体的诗学》等探讨产业背景下文学生产的超文学性与跨文体写作新趋势。当然,手机霸屏让人上瘾不离须臾,e网情深,感性让位于理性、忽视过程而强调结果是否导致人类思维能力退化,如何避免扼杀受众想象力?数字无损无限的复制取代有损有限的机械复制,复制是否摧毁文艺的价值?网络社区发达,直播、弹幕带来在场感,网民不再关心眼前的人、事、景,是否导致“附近”的消失?如何让沉溺在虚拟世界的人类返回人间?如何正确改塑泛娱乐化的文化生态与网络环境?这些问题亟待融媒介文艺批评展开深入研究。

  总之,从“古代文论”到“现代文论”再到“融媒介文论”,这既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融媒介创新需要。融媒介文艺批评的优势在于打开文艺批评和研究的新思路。一是创新融媒介叙事与符号理论。虽然各门艺术有符号体系、时空关系、思想表达、本体本质等差异,但跨界达人深有“数商”,经由语言、色彩、声音、影画等符号丰富剧情内容,做极限突破,研究这些融媒介创意,能提炼出新的符号和叙事理论,凸显出数字时代的多元价值。二是高科技媒介平台助力创意开发和批评创新。融媒介文艺批评要借助大数据考察如何融合媒介达到续更吸粉的目标,聚合不同媒体平台的粉丝,吸引潜在或摇摆受众,既面向一体化大众,也面向具体化分众,从大众传播到精准传播,个性推送满足个性需求,创新且实用。三是用户互动再造,改变作者中心论,融媒介文艺批评理论要分析由UGC(用户生产内容)主导的故事世界,如何激发受众消费和创作欲望,“文化盗猎者”怎样活用更多二次创作的公共空间,自由解码编码,再生新符号,增添新元素;探究人工智能、后人类、元宇宙技术等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哪些融媒介文化创意、带来哪些潜在的威胁。未来,“融媒介学”亟须研究融媒介文艺批评带来哪些文艺观、哲学观、美学观的变化,继续深入探究融媒介文艺批评的本体论、来源论、方法论、交叉比较、学术史等相关问题,融媒介性研究则需要拓展混沌理论、临界理论、间隙理论等话语体系。

  原文责任编辑:马征

  (本文注释内容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