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文论新话语

——“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9届年会综述

2023-02-27 作者:宋聪聪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第4期

摘  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回答当代文艺提出的新问题,解释文艺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探索中国文论的新表达,2022年7月8—10日,“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 19 届年会在杭州召开。

关键词:年会综述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回答当代文艺提出的新问题,解释文艺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探索中国文论的新表达,2022年7月8—10日,“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 19 届年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近300位学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建设”“中国传统文论的创造性转化”“西方文艺理论资源的现实运用与实践”“新媒介、AI、后人类、物转向、元宇宙与文论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又热烈的交流。

  一、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建设

  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的文艺实践和文论传统相结合,构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引导中国文艺的发展,是本次会议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江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当下国内阐释学研究仍以西方阐释学主要是德国现代阐释学为主导,为改变这种状况,学者们应当从中国传统阐释学思想和经验出发,落脚于当代文化实践,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阐释学。他强调,阐释一定是公共的,阐释必然诞生于公共空间,加入公共空间的人以共同关注的主题为核心自觉建构起公共关系,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公共空间的存在。阐释最重要的公共根据是知识的可靠性,出于对知识的信赖和期待人们才进行阐释和交流,并在阐释和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政文教授提出,阐释学要将文学理解为动词,即具有构成功能又指向未来的过程性存在,为文学提供发现、赋予、解释特殊意义的策略,对现实世界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谭好哲教授认为,从“民族形式”论、“批判继承”论到“转化创新”论,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相结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宋伟教授倡导从“范式革命”的视域出发,重申马克思哲学“革命性转变”的真正内涵,他认为,这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理论范式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方喜研究员提出,把当代新技术要素及其塑造的新文艺形态等纳入基础理论研究框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跨学科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丁国旗研究员阐发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文艺“如何为”的问题、学习工农兵的问题、重视“专门家”的作用等问题对于当下文艺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范玉刚教授指出,“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及其文艺功能的发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问题性,从深层次上决定着《讲话》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刘永明研究员指出,《讲话》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论断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它的发生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西南大学文学院寇鹏程教授梳理了新中国“人民文学”中心地位的确立过程,他认为,人民文学的内涵有:第一是人民喜闻乐见;第二是以人民为表现对象;第三是礼赞人民;第四是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学。

  与会学者们特别强调,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一定要注重本土话语的建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深圳大学高建平教授认为,我们要建立中国的文学理论,实现理论的原创性,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拿来”到“创新”的过程,要从文学批评实践出发,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而向着建立理论体系努力。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教授提出,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论发展的根本动能在本土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我们要研究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学科建设的真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原社长和总编辑、《上海思想界》主编许明教授认为,学者们应当向钱中文等老一辈学者学习,关注真正的中国问题,争取在中国文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一小步。辽宁大学文学院高楠教授提出,文学理论中国范式具有关联整体性地思考对象、脉络整体性地梳理对象、中和整体性地协调对象以及变化整体性地生成对象的中国特征,并且有一套中国范式的调整机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邢建昌教授介绍了前辈学者陈传才文艺理论思想的独特贡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王小平研究员认为,胡经之为20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建构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炎秋教授探寻了中国文学理论的现实主义底色,他认为,这一底色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浓厚的浪漫色彩;二是强烈的政治性;三是理论的先导性。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问题经常涉及价值取向的对立,对此,扬州大学文学院姚文放教授认为,应当采取“执两用中,适度偏重”的思想方法。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泓峻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在三种显性话语资源之外,还有三种潜在话语资源:胡风的文艺思想、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以及中国传统观念。在“理论之后”,“文学理论”已然陷入某种困境:究竟能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来言说文学成了一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春青教授就这一困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利民教授则指出,近代以来中国接受进化观念的过程先后经过了侧重生物进化、社会进化的阶段之后,出现了一个“向内转”的倾向。

  二、中国传统文论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传统文论是当前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资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志荣教授指出,在阐释中国古代文论思想资源时,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体现“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统一。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张晶教授认为,从学理性的角度自觉地建构命题的本体与功能并且描述命题发展的经典化道路,是当前中国美学研究向前推动的重要途径。武汉大学王怀义教授对《周易·系辞》中“象”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挖掘,认为“象”的“摹仿”之义形成了中国艺术史上独特的摹仿与再现传统,从而与西方的摹仿说形成比照。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李健教授运用现代阐释学理论解析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命题“言不尽意”,认为其阐释学价值表现在,它在历史发展中建构了意义,推动了理解的深化,推动了知识的生成。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燕世超教授将古代传统与现代审美理论相结合,认为中国思想传统的核心是以本心为基础的“存心”“养心”“修心”“明心”,而所谓美是有形式的意味,是心心相遇而生的意味整体。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邓绍秋教授从四个层次发掘了禅宗图像观的美育意蕴,并认为这种发掘有利于突破图像异化的局限并开启诗意的图像世界。

  围绕传统文论的经典问题,此次会议涌现出大量创新性研究成果。苏州大学文学院刘锋杰教授指出,朱熹的“文从道中流出”与刘勰的“原道”观都强调道是文的源头,但二者之间却存在根本区别。黑龙江大学韩伟教授梳理了明代礼乐变革与通俗文艺的关系脉络,认为这种关系促使明代形成了“礼乐—通俗文艺”“礼乐—心学—通俗文艺”的互补结构。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何光顺教授从时空结构和物色渲染的角度对谢灵运诗歌展开了分析,指出谢灵运山水诗写作标志着晋末宋初的文学趣味、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的重大转变。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郝永教授从心灵、性情和才性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心雕龙》的“性灵说”。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吴中胜教授则对百年来“龙学”兴盛的学理逻辑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认为单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文心雕龙》,忽视了其涵盖面更广且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章学特质,对后者的研究应该得到学界的重视。

  三、西方文艺理论资源的现实运用与实践

  立足中国本土经验,运用和改造西方文论是当下中国文论话语构建的重要一环。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指出,深刻影响中国文论的欧陆文论并非直接进入中国,而是在美国经过了文本化/学科化、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多重转换变异,才产生了全球影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周启超教授从学科建制、学术机构、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对当代俄罗斯比较文学学科体制与学术机制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比较文学在今日俄罗斯已然复兴。上海交通大学韩振江教授对毛泽东的《讲话》文艺思想与朗西埃的左翼文论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尽管二者在政治和审美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但就其关联性来看,朗西埃的左翼文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当代回响。“崇高”是西方文论中的经典概念,上海大学文学院刘旭光教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它至少呈现出六重内涵。厦门大学中文系代迅教授提出,国内学界对于康德黑格尔美学阐释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康德黑格尔美学与西方古典美学的关系,甚少关注其现代维度,他详细论述了康德黑格尔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之间的多重联系。

  也有不少学者聚焦于现代西方文艺理论问题。文学写作的不及物性是西方现代文论中的重要观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苏宏斌教授在对它的学理依据进行梳理后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他将古典文论中的“意象”概念与西方符号理论相结合,有力反驳了这种观点。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杨向荣教授认为,木心的《从前慢》中的“慢速生活”和“慢速美学”观念为对抗竞速文化下的新异化提供了新的美学反思路径。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条分缕析地阐释了福柯对于《宫娥》这一作品的解读以及后世对这一解读的解读。西南大学文学院张冰教授认为,丹托对纯真之眼的强调,是对历史之眼以及这一主张背后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是对人的观看活动之客观基础的强调。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张瑜教授探讨了“文学异世界”理论的普遍存在、研究状况和对当代中国文论的意义。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刘圣鹏教授认为,跨文化阐释及其文化批判理论转向推动中国理论进入世界体系,也促进了知识学从本文化阐释向跨文化阐释的转型。

  四、新媒介、AI、后人类、物转向、元宇宙与文论创新

  数十位学者关注到“元宇宙”等最新话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金元浦教授指出,“元宇宙”是一个中国式的再创新概念,中国人从西方引进这个概念之后,运用高新技术创意设计制作出创新型产品和应用,为各个传统行业赋能。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单小曦教授将“元宇宙”与新媒介文艺联系起来,认为“元宇宙文艺”是继新媒介艺术(狭义)、超文本文艺、网络大众文艺、自媒体文艺短视频、人工智能文艺后的新一代数字新媒介文艺形态。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教授指出,对“元宇宙”的讨论需要将艺术想象和技术实现这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文化影响,当前热议的“元宇宙”呈现出艺术想象很丰满与技术实现很骨感的反差。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彭松乔教授认为,“元宇宙”的到来必将带来人类审美方式革命性的变化。

  技术变革深刻影响着当今的文艺理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王宁教授提出,运用大数据进行的文本“远读”方法对于中国人文学术研究具有范式作用,但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还是需要细读,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黎杨全教授提出,在社交媒体时代需摆脱作品中心主义,建构“大文艺”观,中国传统的“说话”概念可有效涵盖“大文艺”观“作品”与“活动”的二重性。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朱军教授探讨了算法时代的文学与情感,指出现象学对“诗性之思”的求索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意娜研究员认为,新时代语音—口传文艺,在视觉—音频传输中彰显了强大能量,突破了书面文学的独霸局面。这种后现代式颠覆让我们返回前现代的口语传统,再认识口头诗学。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达米安·托马塞利(Damien Tomaselli)构建了一个时空连续体,将传统叙事学变为一种视觉叙述,使得意义直接走向观众,观众也参与意义的生成。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傅守祥教授指出,当前文艺生产出现过度娱乐化、商业化、资本化倾向,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长线思维下的精细养护和文明积淀。

  网络文学是另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南大学文学院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线上与线下“二元结构”构成了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整体格局,两大批评空间的互动与融通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必然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定家研究员认为,在技术迷思与市场竞争语境下,网络文学应思考如何应对“袚魔与返魅”的考验,探寻繁荣有序的发展之路。巴黎西岱大学徐爽教授从想象时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以及中国穿越小说的治愈性和破坏性力量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类小说的文学特征。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许苗苗研究员指出,在“网文”诞生过程中,资本以读者需求为名忽略并压制其他无利可图的文体,但网民生动个性化的使用和演绎为突破数据控制、实现权力突围提供了可能。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韩模永教授提出,网络文学包括“类型文”和“新文类”两幅面孔,前者是当前国内网文研究的主流,后者常常被忽略。而事实上“新文类”种类繁多、形态独特,在文本内在性质和读者审美体验上发生了重要嬗变。

  本次年会着眼于当下中国文艺实践,从中国古典文论和国际前沿理论中吸纳智慧,围绕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文艺理论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取得了丰富成果,必将推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话语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杨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