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情感危机——读东西《回响》

2021-12-09 作者:张莉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

摘  要:小说家再次潜入我们时代的深海、进入我们生活的内部,书写我们情感深处的刀光剑影。

关键词:东西;《回响》;冉咚咚;侦破推理;情感危机

  

  摘要:东西是深具先锋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写作者,他总是试图穿越时代的表象而进入人们的心灵内部去书写,其长篇新作《回响》引人深思。小说以侦破推理的形式,借由冉咚咚的情感际遇,书写了我们时代生活的另一面、“不完美受害人”身上的暗黑力量以及当代人的情感生活、情感逻辑。也许,《回响》并没有告诉我们何为真正的爱和真正的情感,但是,它却深刻地写出了我们在爱面前的犹疑、纠结、软弱、不安,切实写出了当下时代人内心的情感危机。

  关键词:东西 《回响》 冉咚咚 侦破推理 情感危机

  作者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东西是一位深具先锋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写作者,他总是渴望穿越时代的表象而进入我们的心灵内部去书写。从《没有语言的生活》《耳光响亮》《后悔录》到《篡改的命》都是如此。2021年他出版的长篇小说《回响》依旧不负期待。这是一部有阅读快感又引人深思的作品,关注都市人的情感生活,却非我们通常读到的“鸡飞狗跳”的生活——小说家再次潜入我们时代的深海、进入我们生活的内部,书写我们情感深处的刀光剑影。

  一、以推理方式写日常生活

  《回响》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以侦破案件为线索,年轻女性夏冰清被杀了,那么,到底是谁杀了她。顺着这条线推进,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女性的人生波折,刚踏入社会便被强暴、被迫介入他人的婚姻、渴望获得婚姻而不得,最后被欺骗、谋害,人生陷入不幸的结局。故事的另一条线则围绕办案女警冉咚咚,事实上,她是小说的女主角。小说追踪“大坑案”的同时,聚焦冉咚咚的情感及婚姻。这位女性看起来克制、严肃、行事果断,但内心对情感有着极度的依赖,正是由一位女警察的经历出发,小说触及了我们时代人的情感际遇。

  与一般的都市小说不同,《回响》使用推理办案的方法观照我们的日常,阅读过程中读者时时会有意外的快感——我们原本以为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够惊险了,但没想到接下来还有一个反转、再有一个反转。小说家抽丝剥茧,使我们得以窥见日常生活的另一面:原来人与人的关系如此层层叠叠、山重水复,原来人的内心还有这样更深更暗的一面。与侦破推理相契合,小说的叙述声音冷静而清醒,作家缜密处理每个人物关系,不拖泥带水,也不煽情。

  侦破推理的方式与冷静的叙述时时带给读者震惊感。比如夏冰清父母得知女儿被害时的表现。办案人员询问是否知道夏冰清在哪里时,父母说女儿在北京,她很乖,每周都会给他们寄东西。但事实是,夏冰清一直在本市生活。第二次再去问询时,父母才告诉办案人员,女儿并不在北京,也不是他们所描述的那样,而为何这样欺骗,只是因为他们想隐藏一个真相、他们不愿意面对那个真相。当然,小说结尾处,读者又看到了另一重真相,那是父母听到了女儿临死之前调侃式的录音,他们慢慢接受了事实:“她的死亡不再是单纯的死亡,而是掺和了她的人生态度。他们不再痛哭,只是啜泣,好像啜泣才配得上她幽默的人生观。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他们并不了解她,而之前他们却自信地认为他们是最了解她的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表象和它的内面,正如日常生活中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人表面上有一套“说辞”,但夜深人静时,内心还有另外一套“说辞”。今天的大部分写作者,往往止步于书写现实的表象、人的表象,而《回响》则试图面对世界的另一面、心灵的另一面。

  在此书的后记里,东西也坦承过他的写作理想,即渴望对心灵世界的探寻:“我们虚构如此多的情节和细节,不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认知’吗?世界上每天都有奇事发生,和奇事比起来,作家们不仅写得不够快,而且还写得不够稀奇。因此,奇事于我已无太多吸引力,而对心灵的探寻却依然让我着迷。”恐怕正是对探寻心灵世界的着迷,作家最终选择用推理办案的方式观照我们的生活,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熟悉的一切,层层推倒、层层揭秘,探寻人内心世界的涟漪、波折、风暴、反转,引领读者辨认此在的生活、此时的情感以及我们的情感逻辑。这让人再次想到“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关系问题,“写什么”是重要的,但“怎么写”也尤为重要,事实上,“怎么写”和“写什么”密不可分,在作家考虑“怎么写”的时候,其实也代表了作家对“写什么”的理解。

  二、来自“不完美受害人”的暗黑力量

  《回响》使用了女性视角与女性声音,聚焦于女性情感和女性际遇。小说书写了一种女性力量,比如女性的敏感、缜密、强大,但作家对于女性并非纯粹的赞美和歌颂,而是深具同情和理解的多维度呈现。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将之视为“神”,认为女性一定无所不能、十全十美,对女性真正的尊重,是要把她当做真正的人来写。《回响》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虽然它也书写女性的软弱、反抗,但更书写了一种来自弱者身上的“暗黑力量”,一种情感关系里隐在的反转。

  《回响》里有两位女性,都是通常所说的“不完美受害人”。一位是夏冰清。小说写了夏冰清与徐山川的点滴交往,从中可以看到一个青年女性如何一点点陷入生活的巨大泥坑里。交往之初,夏冰清是一位优秀的面试者,但是,作为面试人,徐山川给了她极大的蔑视。夏冰清被刷掉了,这令人难堪,于是她向徐山川讨个公道。而殊不知这是个圈套,是某种“PUA”关系的开始。夏冰清和徐山川见面后,他强暴了她,并给予她承诺,于是两人开始了婚外情。从一开始不甘,到后来心甘情愿,再到后来渴望获得真正的认可和接纳……隐性的“强暴关系”一直存在于她和徐山川的关系里,当一切破灭后,夏冰清开始了她的反抗,她想杀掉他,——从和他人密谋开始,这位女性成为了“暗黑力量”。当然,最终夏冰清并没有真正杀掉他,反而是他教唆他人将她置于死地。

  徐山川与夏冰清的关系始于男性对女性的轻视与禁锢。自始至终,夏冰清也未能从最初被强暴的场景里走出来。“这里好黑呀,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小说中多次出现这一场景,年轻女孩的呼唤令人心痛,但最终没有人能帮助她走出去,来救她的正是那位刚刚强暴她的人,于是,她只能慢慢接受。夏冰清的际遇让人唏嘘,某种意义上,这位女性身上,有我们时代大多数“不完美受害人”的影子,在男女关系中,她单纯、轻信,慢慢患上“斯德哥尔摩症”,意识到问题后渴望自救,最终她要不惜一切反抗,但也只是走入死胡同。夏冰清们不是纯洁无瑕的也并非完美。但是,并不能因为她们的软弱和不完美而否定她们本身的受害者身份,《回响》写出了如夏冰清一般的女性们的走投无路、可悲可怜,同时,也传达了对这一人物的深切同情。

  另一位“不完美受害人”是沈小迎,徐山川的妻子。这位家庭主妇看起来如此贤惠,丈夫如何花天酒地她都无动于衷,只是想维护好家庭。表面上看,这是风平浪静、岁月静好的一家,但是,小说最后终于揭出真相,温良的妻子有她强悍的另一面:

  “这位你认识吗?”冉咚咚掏出一张肌肉男的照片,摆在沈小迎面前 。

    沈小迎一瞥:“认识,我的健身教练。”

  “徐山川知道你跟教练的那些事吗?比如你去他的住处,比如你们开房。”

  “我跟徐山川有过约定,私生活互不干涉。”

  “那么这个秘密呢,徐山川知不知道?”冉咚咚掏出沈小迎女儿的照片,摆到教练照片的旁边,“女儿的血型与徐山川的不匹配,据我们了解,你在进产房前就找医生把女儿的出生卡提前填好了。如果徐山川知道女儿不是他亲生的,他还会跟你互不干涉吗?”

  沈小迎低头不语,仿佛在回忆往事。其实她一直在暗暗报复徐山川,只是表面上像个“佛系”,装得什么都不在乎。

  小说中最大反转力量正是来自沈小迎,她在徐山川的车里放了窃听器。在冉咚咚的追问之下,她从手提包里掏出U盘,那里有徐山川和他侄子的对话。而正是因为这一证据,审讯室里的徐山川不得不认罪,“他恨得咬牙切齿,说早知沈小迎监听我,出卖我,那我做掉的就是她而不是夏冰清。我想过跟她离婚,娶夏冰清为妻,但看在孩子的分上我没有离,我当初怎么会爱上这么一个狠人?”

  《回响》中,夏冰清和沈小迎是被徐山川欺骗和玩弄的对象,是情感关系里的受害者,但同时,这两位女性也没有束手就擒。看起来她们柔和而逆来顺受,但内在一直在反抗,处于劣势的女性在某个时刻迸发能量时,那能量是摧毁性的。小说家没有美化、也没有用道德过滤器去要求她们,他遵守的是生活的伦理和逻辑——受害者有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施害者罪恶的理解。要求受害者洁白无瑕是一种苛责;将不完美受害人视为一个普通人,作为普通人,她有可能软弱,也有可能暗黑,这才是一位作家对写作对象的理解、包容和平等以待。

  三、对亲密情感关系的不信任

  《回响》的主人公是女警察冉咚咚,这是一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工作上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她渴望掌控一切,对许多事情都像侦破案件,处理情感也是如此。但是,在办案方面无坚不摧的女警察,却遇到了情感的深水区。

  尤其是在她的婚姻里。身为大学知名教授的丈夫慕达夫,深爱冉咚咚,后者也一直信任丈夫。但是,在宾馆里办案时,她无意间发现了丈夫的开房记录,都是在某个月20号。于是,她开始像审问犯人一样审问他。他的理由在她看起来很牵强,她不信,即使别人签字证明那天他们去打牌,她依然不信。裂隙一点点扩大。

  冉咚咚像对待案件一样对待家里的蛛丝马迹,像追踪犯人一样追踪丈夫的行踪。小说中,她多次追问慕达夫“你爱我吗”,即使得到确定和肯定的答案,依然半信半疑。最终她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于是选择和丈夫离婚。但是,内心又极不希望丈夫真的像她想的那样,矛盾与纠结中,她进退两难。即使是办理离婚手续时,她依然在徘徊。

  其实,我一直希望你坚持,从提出离婚的那一刻起。我希望你不要在协议上签字,可你不仅签了,签的时候还甩了一个飞笔,好像挺潇洒,好像彻底解脱了。别人离婚要么一哭二闹三上吊,可你一招都没用,生怕一用就像买股票被套牢似的。无论是生活或者工作你一直都在使用逆反心理,但唯独在跟我离婚这件事情上你不逆反。我知道你并不在乎我们的婚姻,虽然你口口声声说不想离,但潜意识却在搭顺风车,就坡下驴,既能顺利把婚离了又不用背负道德责任,既能假装痛苦地摆脱旧爱又能暗暗高兴地投奔新欢。好一个慕达夫,原来你一直在跟我将计就计。

  丈夫是专一的,丈夫是深爱她的,但是,执迷与不信任却在冉咚咚的婚姻里占了极大比重,近乎病态与偏执——《回响》写的是情感,也写的是当下时代人理解爱情的方式。在这部小说里,陷在情感漩涡里的人都被“不信”与“怀疑”控制,怀疑他不爱自己,怀疑丈夫出轨、怀疑妻子出轨,所以,一定要追查到底。

  有个场景意味深长。沈小迎开车载着冉咚咚,她们几乎同时看到双方丈夫曾出入过的大酒店,沈小迎注意到冉咚咚脸上的表情,马上做出了对冉咚咚婚姻状况的判断。这是属于我们时代人的微表情,当微妙的信号在两个人之间达成某种默契和心照不宣时,那正意味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传染病在蔓延——原来你我都是爱的怀疑者、匮乏者,原来我们内心都有对完整心灵世界的渴望,那是对那种稳定的、踏实的情感的渴望。某种意义上,冉咚咚在办别人案的时候也在办自己的案,案件犹如镜子,她在解别人的情感之惑时也在解自己的谜团,她在观照他人情感时其实也在观照自己。就此而言,《回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推理只是它进入我们时代的入口,它所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的情感关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冉咚咚身上,《回响》饶有意味地写了我们时代情感力量关系的某种反转,这种情感关系已不能单纯地由男强女弱、女强男弱来解读了,在今天的情感关系里面,谁爱得多、谁付出得多、谁更在意爱、谁就是输者和弱者。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卷入这样的情感漩涡里。看起来冉咚咚是强者,但其实她一直是依赖情感关系的人,是对亲密情感关系产生习惯性怀疑的人。

  当然,最终读者也发现,就连冉咚咚自己也并不是可信的,她也欺骗她的丈夫、欺骗精神科大夫。在质疑丈夫的过程中她不得不发现,自己一面要求丈夫证明他爱她,同时她心里也爱着刑警队里年轻的邵天伟,她意识到,当她怀疑丈夫出轨时,其实她心里也已经有了别人。她甚至也享受被新的爱人亲吻的美妙:

  她已经好久没体会到这种战栗了,时而把自己忘情地交给他,时而又害怕把自己彻底地交给他,忘情时是那么愉悦和幸福,犹豫时是那么紧张和害怕,她从来没经历过既紧张又害怕的吻……他说嫁给我吧。她嗯嗯地应着,说你爱我吗?他说爱。她说我要的是爱我一辈子。他说我一辈子爱你。……

  冉咚咚相信爱情、享受爱情,但那并不是人格平等的爱,也不是基于信任之上的爱,因为极度渴望掌控爱情,对于爱情有一种执迷、有一种极端的占有欲。当她不断追问丈夫或邵天伟是否爱自己时,也恰恰表明了她对亲密关系的不安。对爱情的极度依恋、对情感的绝对掌控、对恋爱对象的绝对控制真的是一种强大,是真的爱吗?这让人困惑生疑。

  什么是真正的爱,爱的强大指的是什么,强势的人就是强大的人吗?执着地要求对方爱自己的人便是真正懂得爱吗?某种意义上,不断追问爱不爱的人,正是情感关系里面有不安全感的人,越渴望成为掌控者其实越是虚弱者。事实上,在今天的社交媒体里,关于爱的执迷、爱的确认以及对爱人的怀疑的讨论比比皆是,这让人想到,我们时代成千上万人像冉咚咚一样,在情感里缺少安全感、对于情感与人性极度依赖又极度怀疑,她身上带有我们时代情感的症候,她是“内卷”到我们时代爱情话语中的典型女性。

  因此,小说的题目“回响”也更深有意味,那是我们时代情感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一次回响,是现实世界在我们心灵世界的回响,也是他人情感处境在自我身上的回响。——在爱情关系里,我们如何自证爱?今天,什么是真正的爱?如果一个人要通过他人的爱确认自我,他/她是不是强大、自由而独立的人? 作为作家,东西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遇到的伦理困境。

  《回响》的宣传语是“像侦破案件一样侦破爱情”,但这不过是一个有趣的宣传语罢了。谁能像破案一样破解爱的谜题?作为优秀警察的冉咚咚不能,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不能。事实上,小说中作者借慕达夫表达了质疑:“别以为你破了几个案件就能勘破人性,就能归类概括总结人类的所有感情,这可能吗?你接触到的犯人不过是有限的几个心理病态标本,他们怎么能代表全人类?感情远比案件复杂,就像心灵远比天空宽广。”

  是的,“感情远比案件复杂,就像心灵远比天空宽广”。而写出感情的复杂、心灵的宽广又何其难。好在,作家已进入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深水区。也许《回响》没有告诉我们何为真正的爱和真正的情感,但是,它深刻地写出了我们在爱面前的犹疑、纠结、软弱、不安,它在某个部分切实写出了我们时代人内心的情感危机,那是平时我们不愿承认也不愿面对的部分。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陈凌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