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作为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

——一种基于预测加工的情绪理解

2023-05-22 作者:于爽

摘  要:对比当前的几种情绪理论及其优劣,可以通过对预测加工理论中实现预测误差(PE)最小化的知觉推理和行动推理两种方式的考察,引介一种情绪的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观(IEAIE),将预测加工原则引入对情绪的理解。这种观点将情绪视作调节情感效价的特殊策略,认为主体通过作为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的情绪来调节内感受知觉(效价),从而维持内稳态平衡。这种观点整合了其他理论的解释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情绪;内感受;行动推理;预测加工;感觉运动偶然事件

作者于爽,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杭州310018)。

  

  情绪作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赋予我们的生活重要意义。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情绪体验的人如何理解他人的意图并做出恰当的行为。许多哲学家都曾致力于研究与情绪相关的哲学问题,譬如:情绪是什么?有哪些构成要素?情绪的功能是什么?如何赋予我们周围的事物以意义?等等。

  可以将现有的关于情绪理解的基本理论划分为情绪的知觉理论、认知理论和行动理论,它们分别对情绪的现象特征、意向特征和驱动特征具有解释力,但在同时解释这三种特征时存在困难。通过引入一种基于预测加工原则的情绪理解方案,在一个统一的解释原则下刻画情绪的以上特征,力图规避其他理论的解释困境。简单来说,这种理解的方案不像知觉理论那样将情绪看作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而是认为情绪在于调节这种知觉(效价)。如何调节呢?大脑中存储了关于“感觉运动偶然事件”(Sensorimotor Contingencies)的知识(情绪概念)的情绪模型,通过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来最小化预测误差,以调节内感受知觉(效价),维持了主体的内稳态平衡。

  一 、情绪理论种种

  情绪这个词通常情况下用来指称一种包含狭义的“情绪本身”在内的更广泛的情感现象。所以,我们先要区分出“一般情感”和“情绪本身”。

  “一般情感”是指一种表征了各种主观的感受状态的心理结构。当主体不断经历生理和身体上的变化,中央神经系统监测到这些变化时,会产生两种状态:一方面身体上产生疲劳、激动、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感觉;另一方面心理上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觉,并伴随某种程度的激活或抑制。这种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感觉,就是情感的心理状态典型地表现出的所谓“效价”(valence)结构,即积极或消极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许多研究者认为,效价是情感的本质,是情感中最重要的定义结构,“效价问题……也许是从认知和其他相关领域中划分出情感的最重要的标准”。这里的“效价”是描述性而非规范性的概念,不具有认知或伦理上的意义。一般情感包括情绪本身、心情、内驱力等,它们都具有这种“效价”结构。

  “情绪本身”与心情相比更加短暂,并且具有特定的表征对象和内容,即“核心关系主题”(Core Relational Themes,CRT)。心情则更持久,不指向特定的外在物体或事件,处于一种相对的“自由浮动”状态。内驱力也不表征外在事件,而是指向与基本生理需求相关联的内在状态。而情绪与内驱力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一种改变外在环境的行动倾向,正如饥饿感总是伴随着一种想要吃点什么东西来消除饥饿状态的冲动,愤怒感也总伴有一种想要做点什么事情来消除愤怒状态的冲动。

  本文所讨论的“情绪”是指“情绪本身”,是一种暂时性的具有效价结构的情感状态,它表征“核心关系主题”(CRT),并伴随着行动或行动倾向。因而,除暂时性之外,可以概括出情绪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即现象特征(效价)、意向特征和驱动特征(行动)。

  这里再区分一下情绪事件和情绪状态。情绪事件是当下的、短暂的情绪,情绪状态则是持续地经历某些情绪的倾向。本文所讨论的“情绪”聚焦于“情绪事件的产生”,可粗略地划分为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ies)、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ies)、行动理论(action theories)以及混合理论。这种划分的方式与传统上将心智结构分为三种不同的功能系统相一致,即知觉(输入系统)、认知(中央系统)和行动(输出系统)。下面对这几种情绪理论做简要的概述,并说明它们的解释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情绪的知觉理论:解释现象特征

  人们往往倾向于将情绪看作一种感受(feeling),具有现象特征。直觉告诉我们,当我们恐惧,就是以某种方式感受到了这种恐惧。情绪的感受理论(the feeling theory)认为,情绪就是我们有意识地经验到了身体以某种方式产生的变化,例如出汗、心率变化、体温变化、血液涌到身体的某些部位等。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而非情绪导致了那些身体变化,譬如是哭泣令我们感到了悲伤,而非悲伤令我们哭泣。假设现象意识中只存在知觉经验,不存在其他超越感知觉表征的现象特质,情绪的感受理论就是情绪的知觉理论。因而,基于前意识和潜意识知觉研究,知觉可以是无意识的,情绪也就与其他知觉模式一样,可以是无意识的。

  但这种理论不能说明情绪的意向特征,它不能解释情绪如何表征核心关系主题(CRT):对身体的知觉是如何与危险、丧失、羞辱冒犯等相关的呢?基于Dretske的自然主义的内容理论,Prinz提出情绪是通过标记(registering)那种与CRT具有因果共变关系的生理状态来表征CRT。这就需要每种特定的生理变化模式对应某种“基本情绪”,例如,悲伤是源于主体在外部环境中失去了一些通过外感受知觉获知的有价值的东西,并触发了一些通过内感受知觉获知的生理变化。然而研究表明,并不存在与特定的所谓“基本情绪”严格对应的特定的生理变化模式,也不存在CRT与生理变化模式之间的系统的因果规律。另外,知觉理论也不能解释情绪的驱动性:知觉具有从心灵到世界的适应方向,告知我们世界中发生的事件,但它不具有从世界到心灵的适应方向,无法告知我们如何调整在世界中的位置。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解释意向特征

  情绪是指向外在事件的,具有意向特征。当某人认为某些外在事件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其中总是涉及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和判断,不同的思考和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例如,下雨会让计划出游的人感到烦恼,却会让久旱地区的人感到高兴。因而有研究者认为,认知对于情绪而言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将情绪等同于认知,这就是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种典型的认知理论就是情绪的判断观,将情绪等同于信念或判断,认为情绪就是对它所包含的CRT的判断。例如,愤怒的产生是由于主体判断出存在有辱其人格的冒犯,恐惧的产生是由于主体判断出他所面临的形势很危险。这种观点说明了情绪的意向特征,但不能说明其现象特征和驱动特征。信念和欲望(B&D)的认知主义观点认为,情绪是由特定的信念和欲望等认知状态构成,可以通过具有抽象内容的心理状态概念来刻画。由于信念可以解释其意向特征,欲望是具有驱动性的,可以解释驱动特征,但依然无法解释现象特征。评估理论(apraisal theories)作为一种混合理论,认为当某种评价性推理或判断触发某种情感状态或生理变化、感受时,就会产生情绪。这种理论认为评估引起情绪,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情绪的构成部分。因而它像知觉理论一样不能说明情绪本身的意向特征和驱动特征。

  (三)情绪的行动理论:解释驱动特征

  当人们经验到情绪时,总要做点什么,具有驱动特征。例如,人们愤怒了会打人,害怕了会逃跑,开心了会微笑,感受到对伴侣的爱会牵起对方的手或给他一个拥抱或亲吻。当然有时人们也会因此做得更少或什么都不做,人们感到愤怒或恐惧时,也许只是待在那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或者逃避公共场合而非积极地行动。有时人们也会产生对行动的想象,例如想象邀请朋友共进午餐分享自己的喜悦等。这种情绪与行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一些研究者将行动作为情绪的主要方面,认为情绪就是某种行动(或不行动)的方式或倾向,这就是情绪的行动理论。

  早期的情绪的行动理论,倾向于认为每种情绪类型都对应一组特定的行为集。例如,Dewey认为情绪本质上是以一种情境敏感的方式准备行动,而不是以某种方式感受。Ryle和Skinner都认为情绪是在某些情况下以与某种情绪类型相关的方式采取行动的可能性。Darwin认为不同的情绪类型包含独特的表达行为,情绪类型是通过表达行为来区分的。然而经验证据表明,不同的行为会涉及相同类型的情绪,相同类型的行为也会涉及不同类型的情绪。

  Frijda提出行动倾向理论,认为情绪是某种行动倾向,也就是以某种优先的方式采取行动的可能。这种行动倾向与主体想要完成的目标状态相关,而不是准备做出某种特定的行动。最终的行动是基于情境而不是基于情绪类型做出的反应。行动倾向理论避免了早期情绪的行动理论的问题,但难以解释情绪的意向特征:恐惧作为一种行动倾向,是如何与危险相关联的呢?行动倾向具有从世界到心灵的适应方向,情绪是如何与核心关系主题(CRT)相关,具有从心灵到世界的适应方向的呢?

  Scarantino提出了一种情绪的动机理论(The Motivational Theory of Emotion, MTE),认为 “情绪是为了实现与核心关系主题相关的关系目标,具有信息和动机功能的行动(或不行动)倾向或反射。”因而情绪具有被CRT所触发的功能,同时具有实现行动倾向目标的动机功能。例如,恐惧是为了在危险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的安全目标,同时具有信息和动机功能的一种优先回避的倾向或反射,因而恐惧是关于危险的。MTE解释了情绪的意向特征,但没能更清楚地说明其现象特征及其为何具有驱动特征。

  综上,知觉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情绪的身体感觉的现象特征,认知理论的优势在于解释情绪的意向特征,行动理论能够解释情绪的驱动特征。另外,还有一些混合理论试图同时解释几种特征。Araya认为,一个好的情绪理论并不是仅仅列出情绪相关现象的所有方面,然后展示它们如何相关联,而是应该遴选出情绪产生的最小基本组分。鉴于此,他试图用预测加工作为统一原则来整合现有各种情绪理论的解释资源。

  二 、基于内感受知觉推理的情绪理解

  (一)预测加工(Predictive Processing)

  预测加工(p)理论承诺对各种各样看上去相互独立的心智现象(从知觉到行动)给出统一的描述。鉴于其简单性、统一性和解释力,p正在成为认知科学中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方式,有望成为对心智和大脑功能理解的总体范式。

  传统观念认为,知觉是自下而上的驱动过程,感觉信号或特征也是自下而上累积,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连贯的知觉。而在p框架中,这种传统的知觉加工的路径被颠倒了过来,知觉的形成是大脑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更高层级的模型,即“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s)来预测较低层级输入的感觉信号,并对预测的感觉信号与实际接收到的感觉信号之间的差异,即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s,PE)进行最小化处理。p认为,大脑所做的所有工作就是对PE的最小化。

  为了最小化PE,系统需要确定PE的可靠性,就需要推断输入信号的精度(precision)。精度就是通过情境敏感的方式来确定信号的哪些方面被忽略或被放大:当输入信号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它们更多地被忽略,而当输入信号被认为是可靠的,就得到更大程度的放大。PE可以作为重要的反馈信号来改进模型的预测信度(accuracy)。例如,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读一本书,相关的文字信息编码的输入就被赋予更大的权重,PE就为学习过程提供了反馈信息,直接影响了假设和选择的过程。当输入被认为不可靠时,自上而下的假设就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重,例如你隐隐约约地听到的也许是一首歌或一次谈话,这时的听觉PE就被赋予较低的精度,听觉就几乎完全由存储的预期所驱动,错觉或幻觉时常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因而,大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小化精度加权(precision-weighted)的预测误差PE。同时,大脑根据精度加权的PE对模型或假设做出选择和修正。也可以说,大脑中的生成模型通过经验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对世界的结构形成规律性的概括,如果这些概括是有效的,就能相对成功地预测输入的感觉信号,从而使PE最小化。

  (二)内感受的知觉推理与情绪和效价

  p理论最初是用来说明和重新概念化知觉过程的,能更好地解释诸如视知觉、双眼竞争、幻觉和妄想等作为知觉的心理现象。Seth和Hohwy第一次尝试将p原则扩展到解释情绪,认为p能够为情绪的知觉理论做出更好的辩护。他们认为情绪作为一种内感受知觉,正如视知觉是通过视知觉推理而产生一样,像愤怒、恐惧、喜悦这样的情绪是通过内感受的知觉推理产生,这就是情绪的内感受推理观(The Interoceptive Inference View of Emotion, IIE)。同时,Seth和Hohwy认为内感受推理方法不仅能够说明情绪本身,也能够说明一般情感。由于构成情感本质的“效价”本身就是知觉现象,是知觉的内感受表征,因而效价也是通过内感受的知觉推理来最小化内感受PE而产生的,这就是效价的内感受推理理论(The Interoceptive Inference Theory of Valence, ITV)。因而,IIE认为,内感受推理可以用于解释情绪本身。ITV认为,内感受推理可以解释一般情感的效价状态。

  根据IIE,情绪是内感受知觉状态,由内感受推理产生,这就需要假设生理变化与情绪内感受之间存在因果规律。正如我们在讨论情绪的知觉理论时指出的,并不存在与特定情绪对应的生理规律,因而大脑无法知晓对某种特定情绪而言,要预测何种内感受信息,IIE的解释就存在问题。然而,由于效价是由内感受知觉构成的,通过内感受知觉推理产生,因而ITV可以很好地解释情感效价。事实上,情绪的确可以根据内感受PE最小化的方式来理解,但它不是通过知觉推理而是通过行动推理而产生的,由知觉推理产生的是作为内感受知觉的情感效价。

  (三)内感受的知觉推理与行动推理

  如前所述,知觉到身体上的生理变化只是情绪的一部分,情绪还具有产生行动的力量。知觉和行动都是情绪的核心方面,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在p框架中,大脑的唯一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使内感受的预测误差(PE)最小化,可以通过知觉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因而,内感受PE最小化也存在知觉推理和行动推理两种策略,行动推理又分为内在行动推理和外在行动推理。

  内感受的知觉推理就是大脑产生并不断更新自上而下的模型和假设,通过最小化内感受PE形成一种内感受知觉,告知主体的内稳态状况。当假设的知觉内容与传入的内感受信号相符,一种内感受知觉经验就产生了,这可以解释具有效价的感觉状态,即情绪的现象特征。

  当然,要实现PE最小化,除了通过改变模型和假设来符合输入的内感受信号,还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的内感受信号来符合模型和假设。内感受的行动推理就是通过行动来改变输入的内感受信号,来获得符合预测的感官数据。由此,内感受的主要任务就不是形成一种知觉,而是通过内感受的行动推理改变内在世界以适应更高层级的预测,实现对内感受PE的最小化,维持内稳态平衡。其中,内感受的内在行动推理就是改变内在的生理输入以符合内感受预测,保持内稳态平衡,这会用到自主反射等生理策略,例如在口渴的情况下分泌加压素等。当内感受的知觉状况无法仅通过触发内在生理资源来调节内稳态失衡时,例如不能自己生产水来补充水分,主体就要在外在环境中采取行动以调节内稳态失衡。也就是说,当主体不能仅通过内感受的内在行动最小化内感受PE时,内感受的外在行动就激活了,例如去找水喝,通过改变外在环境来改变构成效价的内感受知觉。从这个意义上说,内感受本身就是具有行动导向的知觉系统。

  三、情绪作为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

  如上所述,内感受的知觉推理只能说明情绪的现象特征,也就是效价状态。Araya认为,如果基于预测加工原则来理解情绪,那么情绪并非内感受知觉,而是通过采样和调整外在环境对已经形成的内感受知觉加以改变的策略。这种内感受知觉(即情感效价)由内感受的知觉推理产生,而情绪则由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产生,通过使用特定的行动导向的存储知识(即对“感觉运动偶然事件”的表征)来调节情感效价的特定策略,以此来调节内稳态状况,维持内稳态平衡。笔者把Araya的这种解释方案称为情绪的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观(The Interoceptive External Active Inference View of Emotion,IEAIE),包含以下重要部分。

  (一)精度信度与效价

  根据ITV,效价由内感受知觉构成,通过内感受知觉推理产生。内感受知觉的特征依据不同的情境得到不同的关注,在内感受的知觉推理过程中,根据情境的不同,不同感官属性有些被放大,有些被忽略。因而,对PE的精度评估依赖于情境,ITV通过诉诸情境依赖的精度加权变化,解释了我们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的丰富变化。另外,ITV还通过情境依赖的多模态的精度加权变化,解释了情绪体验所伴随的现象学上的多模态经验的统一性。精度决定了感觉输入的整体多模态流的哪些方面被忽略,哪些方面被放大,身体经验因此呈现出各种变化。如果产生知觉假设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表征世界的因果结构,将更多的PE最小化,模型就会呈现出更高的信度。Hohwy认为,精度和信度在决定哪些内容在现象上变得有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当知觉状态呈现出相当高的精度和信度时,就开始变得有意识,具有了现象特征。

  (二)情绪模型与情绪概念

  情绪模型可以看作构成主体的生成模型的不同“组块”,存储了与特定情绪相关的“感觉运动偶然事件”的知识,即当采取某些行动时内感受信号将会如何变化的知识,也就是情绪概念。当某事件触发了更高层级的内感受PE时,大脑通过激活存储在情绪模型中的相关的情绪概念来将PE最小化。

  在p框架中,概念编码了“感觉运动偶然事件”,明确说明了与该类别相关的动作。例如,“狗”这个概念包含以适当的方式与狗积极互动的知识:如果一个人与一只狗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互动,会预期产生哪些不断变化的感觉状态。情绪概念也是如此,是对皮质层内更高层级得到编码的“感觉运动偶然事件”的表征。当主体具有某种情绪时,会持续追踪与不同情绪类型相关的外在条件。例如,愤怒通常包含有辱人格的冒犯。这时,人们往往会做一些事情试图消除这种冒犯的来源,例如提高声调、用暴力威胁他人等。这种对愤怒状况下持续产生的感觉运动状态进行了编码的知识,就构成了愤怒概念。情绪概念由这些自上而下编码的知识构成,以引导适应性行为。也就是说,主体知道在愤怒的情况下采取某种行动时,内感受知觉会以哪种方式变化,从而最小化高层级的内感受PE,保持其内稳态的平衡。

  (三)行动预期的分层级实现

  p框架提出的结构本质上是分层的,较低层级编码的是快速运行的规律,捕获的是经验易变的不稳定特征,诸如微眼跳之类的快速变化的动作;较高层级编码的是慢速运行的更复杂的规律,捕获的是经验的相对稳定的方面,包括手臂运动或行走等慢速变化的动作,更抽象的更慢速的行动包括等待夜幕降临、攻读博士学位等。较高层级的行动预期约束并调节较低层级的内感受预测。如果主体有进食的较高层级的预期,会根据情境通过直接伸手抓住食物或走到冰箱前或骑自行车到超市购买等较低层级的内感受预测来实现。较低层级的预期可以进一步根据情境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伸手抓住食物的预期可以根据情境(例如初始位置、室温、新陈代谢等)通过对肩膀和手腕的微运动的不同预测来调节实现。其中,较高层级编码的行动预期似乎更“有意”,较低层级编码的行动预期似乎更“自动”。

  同样,每一种情绪模型或情绪概念也是以不同的时间尺度和抽象层级,编码和存储与行动预期相关的“感觉运动偶然事件”,来最小化高层级的内感受PE。例如,愤怒的预期或目标是消除有辱人格的冒犯的来源,以情境敏感的方式通过较低层级的内感受预测进行攻击、打电话、开玩笑、叹息等来实现,较低层级的预期如进行攻击,可以通过跑向冒犯者或大声辱骂等更低层级的内感受预测来实现。总之,相同的高层级行动预期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较低层级的预测来实现。

  根据以上这种对情绪的理解方案(IEAIE),情绪通过分层级的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产生,通过抽样并修改外在环境,以改变通过内在知觉推理已经形成的内感受知觉(效价)。因此,情绪是调节情感效价的特定策略,同时调节内稳态状况。当高层级的内感受预测误差PE通过情绪模型所存储的关于情绪E的“感觉运动偶然事件”的知识而得到最小化时,情绪E就会产生并调节情感效价和内稳态状况。

  结语

  Araya所提出的这种p框架下的情绪理解方案,试图遴选出情绪产生的最小基本组分,用一个统一的原则来整合现有各种情绪理论的解释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知觉、认知和行动的区分,也解释了以下典型的情绪特征。

  第一,情绪具有现象特征,但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效价作为情绪的组分,是对生理变化的内感受知觉,通过内感受知觉推理产生,告知主体当前的生理状况。基于不同的情境,知觉状态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精度,当知觉假设的模型表现出更高的信度时,也能更好地表征世界的因果结构,使更多的PE被最小化。当知觉状态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和信度,就会被意识到。如果信度和精度都相对较低,知觉状态可以是无意识的。因而,情绪的效价作为内感受知觉,就像其他的知觉表征一样,可以是无意识的。

  第二,情绪具有意向特征,表征核心关系主题(CRT)。情绪能够表征核心关系主题CRT,具有从心灵到世界的适应方向,是因为情绪由情绪模型和情绪概念构成,从而把世界表征为一定的特征,并持续追踪情绪发生的外在条件。

  第三,情绪具有驱动特征,以调节效价。将情绪看作由主体感知到的内稳态状况所驱动的内感受的外在行动,目的是调节效价,这就解释了情绪的驱动特征。如果我们基于此来理解“行动倾向理论”,就是说大脑皮质层结构的较高层级编码了一些行动预期,但不编码特定的行动,具体的行动是由情境来驱动的。这种观点还解释了“情绪的动机理论”(MTE)没能解释清楚的两个方面:情绪具有驱动性是因为其基于内感受而引发行动以维持主体的内稳态平衡以生存;情绪是处理效价的方式,某些情绪具有积极或消极的效价,是因为其包含的身体表征告知主体正在接近(或偏离)内稳态平衡。

  接下来,笔者以一个日常情境为例来说明这种情绪理解的完整过程。譬如,我走在大街上,突然旁边蹿出一条狗,这时我感到一阵紧张或者惊吓。这种紧张是基于大脑中的生成模型所产生的预测信息与感官的输入信息相匹配而形成了关于狗的知觉,同时基于大脑中的生成模型所存储的有关于狗的出现会带给我可能的危险和伤害,现实中见到一条狗与我并不期待或者并不曾预测见到一条狗之间产生了误差,此时我的身体产生了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呈现出一种偏离了内稳态的失衡状态。正是以上这种基于模型的预测通过内感受的知觉推理过程,使我知觉到了一种具有消极效价的紧张或害怕情绪。这种情绪受到知觉状态的精度和信度的影响,也许会被我意识到,也许不会,但是这种情绪的出现,的确会令我产生接下来的各种可能的行为反应:我也许会惊叫一声,也许会拔腿就跑,也许会屏息静气小心翼翼,也许会蹲下寻找一颗小石子,也许会寻求路人的帮助,也许只是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等。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基于脑中的模型,狗对于我而言是可爱的、令人感到温暖的喜悦的动物,那么狗的出现,也许就令我产生了具有积极效价的惊喜情绪,而此时的我可能会略带欣喜地蹲下身子抚摸它,或者与它追逐、游戏等。无论以上哪一种境况,所有这些可能的行为都是通过内感受的分层级的预测过程实现的,这些行为的产生都是基于我大脑中的情绪模型所存储的所谓“感觉运动偶然事件”的知识,这些知识表征了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带给我怎样的内感受知觉(效价)的变化,从而驱动相关行动,使得这种突如其来的情绪感受通过行动过程达到新的内稳态平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基于p原则的情绪理解(IEAIE)能够很好地理解情绪的现象特征、意向特征、驱动特征,也能较完整地呈现情绪的不同面向和维度,因而把情绪理解为通过特定形式的行动导向的存储知识来调节效价的特定策略,是一种非常有解释力的方案。当然,基于上文的分析,我们同样能够看到,这个理论迄今也还是处于对情绪的一种框架性解释的初步尝试阶段,同时受到篇幅及本文作者理解和表述的限制,对于这个理论的更深入的理解和完善过程仍有许多细节性的工作有待继续展开,包括对更多日常案例的理解,对更多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实验过程的设计,以及对可能的诸多批评做出辩护,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也是极其有价值的。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王志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