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4期目录

2023-02-13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4期

摘  要:《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4期目录

关键词:目录

  世界文化变迁中的礼乐文明

  编者前言:世界文化变迁中的礼乐文明

  舒建军 吴飞

  理论探讨:理解礼乐文明

  以“公私”注“恩义”——中西比较视野下对“差序格局”的再反思

  作者:许瀚艺,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讲师。研究兴趣为人类学、菲律宾研究。在《东南亚研究》《哲学研究》《读书》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Email: xuhanyi@bfsu.edu.cn

  内容提要:“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以西方为比照、在西方社会科学框架下对中国社会格局做出的界说。通过重读《差序格局》及相关儒家文献,本文指出,中国人社会行动的根本并非“己”,而是原发性关系;认识到中国语境下“关系”的理路及其实在性,才能理解以家庭关系为中心的“差序”是顺次且必然推出的。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中国人不仅能区分西方的“公私”,而且以之为其行动伦理基础——“恩义”——的注脚。最后,本文尝试辨析中西方学术传统背后哲学根基的差异,通过比较“存在论”和“性命论”两个传统,指出以“差序格局”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科学概念在对中国社会做出界说的同时也遮蔽了中国思想传统理解自身社会现实的可能。

  礼的卡里斯玛——韦伯论中国的平衡与静态

  作者:李明真,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礼学、汉唐礼制史。Email: mingzhen99@pku.edu.cn

  王诗瑜,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韦伯研究、宗教社会学。Email:2201110933@pku.edu.cn

  内容提要:对于中国未能自发地产生现代资本主义这一问题,韦伯在文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回答。中国独具创造的科举官僚制,平衡了恣意的家产制君主支配欲求与地方望族的垄断欲求,代之以非世袭但享有社会特权地位的和平主义官僚阶层。士阶层与具有高度此世性、实践理性之官僚阶层的合体,决定性地将卡里斯玛日常化的方向塑造为以礼为具体呈现的现世秩序的神圣化,以礼与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又反过来为士阶层的支配地位赋予了观念上的合法性依据。这一平衡、自洽的思想与支配结构是中国文明长期保持稳定与静态的原因,也窒息了极富潜力的新因素的发展。

  天人之际的思想谱系和历史脉络——先秦诸子思想论纲

  作者:雷天籁,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春秋学、礼学、中国哲学史。Email:ltlboya@126.com

  内容提要:此文尝试利用天人关系这一核心议题,在思想和历史两个层面建立理解先秦诸子的整体视野。此文的第一部分总结并反思了近代以来的诸子学研究,认为“周文疲敝”说尚未真正指出诸子的核心关切,而“哲学突破”说曲解了中国思想自身的问题意识和义理。随后,此文认为早期中国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天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表现为变幻莫测的天意或不确定性带来的失序,由此呈现了儒、道、法、墨诸家如何回应这一问题,分别描述了诸家的特征和差别,并初步建立先秦诸子思想的谱系。最后,本文从晚周到汉初的历史和政治秩序的角度切入,呈现了这一谱系在该时期的形态变化。

  礼与生死:鬼神与礼乐

  “鬼神之为德”——一个性命论的视角

  作者: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有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礼学、经学、宗教人类学等,著有《浮生取义》《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等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Email:wufeister@pku.edu.cn

  内容提要:本文是从性命论哲学角度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中“鬼神”概念的一个尝试。首先,论文梳理了民国以来关于鬼神的六种说法,认为鬼的本义应来自对死亡的理解。在性命论哲学传统中,死亡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因而对鬼的态度,代表了死亡在生命中的位置。在中国宗教与礼制传统中,鬼神二字经常连言,从《礼记·祭法》中对鬼的界定可知,有时候鬼神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与人世之阳相比,鬼神皆属阴,都有变化不测的特点。神代表着阴阳变易之不测,鬼代表着诡谲怪畏之变。由于对鬼神的理解都来自对生命本身的理解,所以鬼神是否客观存在,就不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儒家礼学传统中,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通过对鬼神的态度来展现对性命展开的态度,才是鬼神之为德的礼学意义与宗教功能。

  先秦儒家死亡观念探析——以《士丧礼》为中心

  作者:陈绪波,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经学文献学、经学史、礼学、春秋学。著有《仪礼宫室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校注有《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证》(廖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Email:cqucxb@126.com

  内容提要:魂、魄观念是先秦儒家对于生死的最基本认识。人死亡之后,神魂离开体魄,就进入了死亡状态。在《士丧礼》中儒家的“事死如事生”便是围绕着对死者神魂与体魄的侍奉进行的。然生死终有别,即便是“事死如事生”,也不可能完全做到真的生死一致。人死之后,体魄归葬于土,神魂则由亲人迎回,在庙中以时祭祀。至此,死者的体魄、神魂都有了归处。

  宿命与善恶——生死簿问题中的命运观

  作者:张照,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礼学、经学、宗教人类学,Email:zhangzhao14@pku.edu.cn

  内容提要:生死簿是古代幽冥故事中常见的设定,在民间传说和文人墨客的共同塑造下,围绕其发展出的故事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也体现了古人对命运的多重理解。一方面,生死簿对人的寿命具有强规定性,另一方面,更改生死簿的情节又屡见不鲜。根本上,这一矛盾是由命运可改与注定的不同面向导致的,生死簿的复杂性正是宿命论巨大张力的写照。

  礼与入世:经典礼学问题

  论世卿礼议之争端——以何休、郑玄与《五经异义》为中心

  作者:高瑞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礼学、春秋学等经学研究。Email:gaoruijie2009@163.com

  内容提要:针对“世卿”礼议之争,公羊家主张“讥世卿”,认为卿大夫任重,当选贤任重,爵位不得继承,不过面对东周以降世卿之现实情况,何休又将选贤与世位结合起来,使“世位”亦浸渍尊贤色彩;《左氏》说、许慎等亦认可“讥世卿”之说,并进一步细化为“世禄不世位”,即卿大夫子孙仅可袭其禄采,不可袭其爵位,郑玄亦同其说,不过又强调有变例,即若有大功德,亦得世卿,以体现尊贤之意。相较而言,许慎、郑玄诸儒当认为周礼本为世禄制,而以世卿为变例;而何休则以“世卿”为周制,“世禄”当为孔子新制,且又变“世位”为“附庸”,如此尊尊与贤贤并重,亦体现孔子改制之义。由此亦体现出东汉时今古文经学之争背后蕴含着对于治统赓续的深刻理解。

  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

  作者:顾超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宗教改革时期与现代早期西方政教关系思想、中西宗教文化比较。Email:gucy007@126.com

  内容提要:冠礼,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与人文化的入世仪式,在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先秦儒家对冠礼礼义的阐述,揭示冠礼“成人”之意涵。冠礼以礼服之尊重等为冠者加尊,标志着青年进入行礼而尽人道的新阶段,意谓要求冠者履行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的人伦责任,进而完成治理宗族、国家,维系礼乐秩序的政治责任,体现了社会责任与个体成全在共同体生活中的统一。

  礼之变迁:人类学考察

  从“平水土”到“石生人” ——禹启神话中的人伦与天伦

  作者:赵丙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历史社会学。著有《心有旁骛:历史人类学五论》,译著《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等多部。Email: bxzhao@hotmail.com

  内容提要:禹、启作为开启“三代”的圣王,其相关神话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本文主要考察从战国时代的鲧、禹“平水土”神话定型后,在两汉时代发生的转变。在西汉时期,禹、启出生神话逐渐兴起,主要有坼母背生、感石而生、生于“石X”三种类型。迨至东汉时期,天下之中观念的再度流行,国家郊祀制度的变革,以及士人的历史—神话叙事传统,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宇宙论,以土、石、山、岳的连续体为象征体系,构成了“石生人”神话的背景。在梳理禹启神话演变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两汉政治—宗教史的事实如何奠定《启母石》神话的叙事结构:涂山氏返回禹、启的祖先圣地崇高山生子,以牺牲夫妇、母子之伦为代价,成就了禹、启的父子之伦,从而呈现了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内在关联与冲突。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这个最终版本也与两汉及此后时代的皇权继承史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曲折呼应。

  神安兹宅——示能性理论视角下闽南某拆迁乡镇重建祖厝的案例研究

  作者:洪哲泓,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礼学,尤其关注身体经验参与宗教生活的意义生产并受到塑造的过程,目前正在开展一项有关本土基督教教会信仰生活的田野工作。Email:Philosophiahzh@pku.edu.cn

  内容提要:随着城市化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祖先的祭祀活动在其物质形态、功能与意义生产上的存续都面临挑战。本文基于宗教学物质性转向的视野,引入示能性理论考察闽南一个拆迁乡镇重建祭祀空间的实践。狮峰镇乡民在集体拆迁安置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乡村生活到城镇生活的剧烈转换,家庭中的祭祀活动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与物质空间示能性的变化密切相关,传统住宅与现代住宅以不同的空间示能性参与了不同形态祭祀活动的生成。鼓浪村乡民重建祖厝的个案表明,行动者受空间示能性限制、引导的同时,仍能自主性对示能性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基于更大范围空间的示能性展开,并以其为限度。同时,新示能性的显现以特定的文化为背景。当空间示能性的调整不能完全满足传统祭祀活动向现代空间的嵌入时,新的象征与诠释就被调用充当中介。在现代住宅空间内调整示能性重建祖厝的过程,也是列斐伏尔意义上“抽象的空间”出现裂隙、“差异性的空间”显现的过程,这有助于我们反思近些年来集体拆迁安置中标准化实践对于物质空间与伦理生活维系内在联系的忽视。

  圆桌论坛:生命观与表象世界

  长野荣俊,日本福井县文书馆职员;香川雅信,日本兵库县立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小松和彦,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名誉教授;安井真奈美,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木场贵俊,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疫病与妖怪——新冠病毒与海彦

  长野荣俊 周雅译

  日本的妖怪研究的历程

  香川雅信 葛栩婷译

  关于构建全新妖怪文化理论意义的思考

  小松和彦 秘秋桐译

  被妖怪盯上的身体——朝向身体观、疾病观的比较研究

  安井真奈美 宋丹丹译

  作为知识合集的怪异——妖怪文化研究

  木场贵俊 李江龙译

  访谈

  在实践中寻找“活”的经典——对话法国汉学家施舟人

  作者:孙妙凝,现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文化史,在《古典文学知识》《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多篇文章。Email: mnsun27@live.c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