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欧洲环境:历史的视角

2022-09-06 作者:克里斯托弗·毛赫 译者:徐露、陈嘉梓、李星皓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2年第2期

摘  要:与东欧、西欧是一种政治划分不同,南欧、中欧和北欧是环境史意义上的欧洲地域分野。地理、气候、人口密度等是环境史的重要因素。古代到近现代,南欧、中欧和北欧的环境史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重要课题,主要与自然资源的不同和人类工农业活动的差异等有关。以慕尼黑和巴伐利亚为例,笔者讨论了环境要素特别是水对于地区环境史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解读;欧洲;环境;历史;视角

作者:克里斯托弗·毛赫(Christof Mauch),1990年获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起任慕尼黑大学教授,2009年至今任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主任、美国文化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曾任欧洲环境史学会(ESEH)主席。他近期已出版的著作有:Slow Hope: Rethinking Ecologies of Crisis and Fear (2019); Urwald der Bayern (Bavaria’s Primeval Forest)(2020); Paradise Blues: In Search of American Nature (2021).

      

  引言  

  与东欧、西欧是一种政治划分不同,南欧、中欧和北欧是环境史意义上的欧洲地域分野。本文将按照上述划分,介绍古代到近现代的欧洲环境史,梳理欧洲环境史的代表性事件和重要课题。最后一部分,将关注慕尼黑和巴伐利亚的环境史,分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对于当地发展的重要性。 

  欧洲环境史概况  

  欧洲环境的基本特征 

  欧洲面积比非洲和亚洲小得多。有人认为,欧洲太小了,只能算是一个依附于亚洲的半岛。实际上,在远古时期,如今隔开欧亚的海域都是连通的,而人们现在所知的各大洲那时都处于同一块大陆。山脉和河流是欧洲最典型的地形特征,通常也是国家间的自然边界。例如,比利牛斯山脉是法国和西班牙的边界。海洋也是国家间的自然边界,英国、冰岛等岛国就是例证。意大利等大陆国家则以地中海作为南部边界。 

  欧洲各地在气候上有着显著的不同。第一是温度,北欧很冷,南欧很热,中欧则是夏热冬冷。第二是日照时数,地中海地区日照充足,一年有超过2500小时的日照。中欧地区年日照时长少一些,介于1600—2000个小时。苏格兰、冰岛和北欧地区的日照时长就更少了。第三是降水,西班牙南部的阿尔梅里亚(Almeria)每年只有26天有降雨,中欧的慕尼黑有129天,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则多达199天。 

  欧洲的人口密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地中海西部沿海地带以及西欧各国的首都是人口聚集地,如西班牙马德里、法国巴黎、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几条人口带上(图1)。“蓝香蕉地带”(Blue Banana),自意大利北部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英格兰,约有1.1亿人口。“金香蕉地带”(Golden Banana),在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地区,约有1500万人口。  

  自然特征差异造成南北欧人文景观迥然不同。举几个例子:冰岛的房子没有烟囱,因为那里普遍使用地热能;北欧人保持着穿戴羊皮游行的维京人传统习俗;而南欧气候温暖,草地茂盛,承袭了很多意大利的传统习俗。  

  南欧环境史 

  南欧气候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日照充足,满足了橄榄树的光照需求,所以地中海沿岸是橄榄树的乐园。而在德国、法国和英国,橄榄树非常少。地中海地区第二种重要作物是葡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西部等地中海沿岸地区都大量种植葡萄,葡萄酒成为南欧重要物产。第三种重要作物是小麦,当然小麦不仅仅只在南欧种植,在北欧和中欧也很常见。作物影响了饮食,地中海式饮食包括橄榄、葡萄酒、土豆和意大利面。 

  用于引水的罗马式水渠(如加德桥,Pont du Gard)是适应地中海地区有限降水条件的典型景观。因为缺水,法国和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区域有很多罗马式水渠。2000多年前,罗马帝国的水渠保障了城市用水。水渠的建设也改变了自然景观,森林遭到砍伐,林地用于放牧,这些活动造成了水土流失。 

  总结一下南欧的景观特征:阳光充足;主要作物是橄榄和葡萄;饮食以谷物、蔬菜和水果为主;水资源较为匮乏;地势比较陡峭;工业较少。 

  南欧的地质演变历程如下:最开始亚、非、欧三大洲都处在一块大陆,此后亚欧板块向南挤压、非洲板块向北挤压并持续至今,导致该地区地质结构很不稳定,海啸、地震、火山爆发频繁发生。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Izmit)大地震摧毁了很多建筑,诱发许多次生灾害。火山在地中海地区也很常见,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就是个例子。曾几何时,意大利与突尼斯、土耳其的亚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陆路相通的,公元前1万年的大洪水淹没了这些通道,地中海从此连成一片。人们相信,这次洪水就是宗教神话故事诺亚方舟中的大洪水。这次洪水后,黑海和地中海才连成一体。 

  南欧的环境史有着不同的阶段。米诺斯文明(公元前 2700—前1600年)兴盛时,克里特岛是欧洲世界的中心。那里有雄伟的宫殿、浴场、精美的陶罐和漂亮的壁画,其中一些存留至今。但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米诺斯文明突然终结了,它的消失可能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有关。克里特文明结束后,地中海进入了希腊时代。希腊人驾驶船舶在地中海建立起海洋帝国,他们不深入内陆,只在沿海地区开展贸易。希腊人之后是罗马时代,罗马将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凭借船只,罗马人可以畅游整个地中海,这也是罗马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希腊罗马文明改变了地中海地区的景观。该地区曾经郁郁葱葱,连古代诗人都不禁赞叹它的美。但照明、供暖、烹饪、制陶、冶金、造船及修筑宫殿等源源不断的需求,使得成片的森林遭到砍伐。伴随着景观的改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希腊以白银作为货币,但生产白银需要大量木材,一万吨木材只能生产一吨白银。不仅如此,银矿中的铅还会引发空气污染。另一个环境问题与罗马人开采用于雕刻和建筑材料的大理石有关。例如,大约公元100年左右,罗马人开采了著名的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 

  在中世纪的欧洲历史中,地中海仍然占据中心地位,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威尼斯。通过地中海,威尼斯商人向西北可达英格兰,向东可以获取东方的香料,如印度的胡椒、中国的姜。香料贸易线路贯穿欧洲大陆,使威尼斯和地中海世界变得富有。如果说古典时代地中海最昂贵的是冰,那么中世纪地中海最昂贵的则是盐和香料。得益于香料贸易的繁荣,14世纪时威尼斯已有14万居民,当时建造的雄伟建筑群屹立至今。 

  到16世纪新航路开辟时代,美洲的烟草、红薯、土豆、番茄等作物传入欧洲,欧洲的作物、牲畜和疾病也传播到了新大陆,这就是所谓的“哥伦布大交换”。与此同时发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大帝国的扩张。大西洋上的一些小岛为帝国扩张提供了便利,葡属马德拉群岛就是例证。“马德拉”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木材。1425年之前,马德拉群岛无人定居。后因需要木材,葡萄牙人来到岛上伐木,将砍伐的树木运回葡萄牙用作建材。葡萄牙人意识到当地的热带气候适宜耕作,于是在马德拉群岛上种植蔗糖,还酿造香甜的葡萄酒。该群岛只是葡萄牙在大西洋上的领地的一部分,葡萄牙人占据了大西洋上的许多岛屿。他们还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岸开展殖民活动,即便不深入内陆,也足以发财致富。紧随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英国将地中海地区作为帝国扩张的一个方向,控制了直布罗陀(1704)、马耳他(1814)及塞浦路斯等地,这些地方成了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和橄榄、葡萄酒等异国作物的产地。 

  农业革命的速度是南北欧的另一个重大区别。与欧洲北部相比,欧洲南部的农业革命进展缓慢。1925年时,仍有大约50%的意大利人从事农业劳作,而同时期的德国只有25%。如今的意大利还有20%的人口从事农业,这一数字在德国只剩下5%。欧洲南部农业革命的缓慢,与当地多山的地形和气候有关。 

  南欧也面临着一些环境挑战:长期种植葡萄导致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如果不进行保护,葡萄园最终都将消失。农业也需要塑料大棚的支撑,南欧至今仍是欧洲主要的农业基地,塑料大棚是南欧的一大典型景观。西班牙的阿尔梅里亚(Almeria)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温室大棚,占地26000公顷。它现在是欧洲最热的地区,年平均降水天数只有26天。这里如同塑料的海洋,种植着面向欧洲市场的蔬果。果蔬种植业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南欧农业利用非洲移民劳工作为劳动力,但他们的生活环境很恶劣。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环境问题。极端天气的增多,也困扰着南欧地区。侵袭沿海地区的飓风、自撒哈拉沙漠穿过西班牙一路深入欧洲腹地的尘暴(图2)等问题,在以前是没有的。荒漠化问题在南欧也很突出,其中西班牙、西西里岛,还有希腊,情形最为严峻。相比北欧与中欧,南欧未来面临的荒漠化挑战将越来越严峻。 

  显然,地中海地区的环境条件是南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自上古直至近代早期,近海的地理位置和温和的气候都对南欧十分有利。在此之后,森林滥伐、水土流失、群山陡峭和夏季炎热干燥都成了问题。进入工业化时代,固守农业的发展策略使地中海原有的优势转为劣势。工业发展的差异造成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例如意大利南部不如意大利北部的工业区发达。今天的南欧仍是欧洲的蔬果种植基地,同时深受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困扰。  

  欧洲北部、中部地区环境史 

  水资源情况的差异,使得南欧与北、中欧面临的挑战并不相同。南欧水资源匮乏,而北欧、中欧水灾频发,面临季节性洪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水在南北欧的用途也不同。在南欧的希腊,80%的水用于农业。而在法国,那里有丰富的水资源,75%的水用于冷却核电站反应堆。中欧的水资源则多用于水力发电,像在多山的奥地利,人们修建了很多水坝,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人们用水磨产生能量,水力发电如今是奥地利的重要电力来源。可见,阿尔卑斯山两侧的中欧和南欧对水资源的利用是完全不同的,北欧、中欧常常利用水能发电,而南欧由于没有足够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用水成了首要任务。 

  中欧与北欧的环境史可以追溯到末次冰期(距今约11500—11700年)。那时冰雪覆盖了一切,英国、挪威、瑞典、丹麦、波罗的海沿岸、芬兰、俄罗斯北部及阿尔卑斯山都是冰川。冰期结束后,冰川融化形成的优质表层土适合农业耕作,从南欧向北迁徙的移民逐渐增多,并在中欧和北欧定居下来。古典时代,罗马人虽然不能穿越太平洋和亚洲大陆,但能在欧洲自由地迁徙。今天的德国和英国还能见到罗马人留下的罗马界墙,类似于中国的长城。在英国,罗马界墙被称为“Limes”,这个词在拉丁语中表示边界。罗马人有时以河流或山脉作为边界,有时也用界墙充当边界,并利用界墙征税。尽管中欧地区拥有优质的表层土,但该地区的农业起步于大约1000年前,比地中海地区晚了很多。到1500年,中欧约有一半的林地消失,耕地面积增长了50%。机械犁的发明,是耕地面积增长的重要原因。随后的两大可怕灾难改变了欧洲环境,它们对中欧和北欧的影响远甚于南欧。第一个灾难是黑死病,给北欧和南欧都带来了巨大冲击,30年内欧洲死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500万。第二个灾难是小冰河期(大约1400—1850年)的到来,影响了整个北半球。在中世纪,地中海地区、中欧及北欧曾有过一个气候较为温暖的时期,人们感到气候变得越来越适宜。进入小冰河期,气温急剧下降,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北方的格陵兰岛。格陵兰岛上的地表水都结成了冰,维京人无法获取饮用水,也无法通过海运从丹麦获得粮食,由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饥荒。一些人选择离开格陵兰岛前往丹麦或斯堪的纳维亚,留下的人很少幸免于难。不仅是格陵兰岛,在那个极端寒冷的时代,英国泰晤士河的冰层又硬又厚,以至于人们可以在泰晤士河上散步甚至跳舞。 

  小冰河期过后,欧洲人口再次激增(图3)。到1750年左右,恢复到了灾难前的水平。人口再次增长的原因有很多,首要的是美洲土豆的引入与种植。土豆取代了小麦,前者每英亩产量比后者足足高出3倍。1701年播种机的发明与应用,还有三叶草用于施肥,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从东欧进口的谷物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这得益于东欧土壤肥沃、交通条件改善与运输工具的进步。欧洲人也通过大规模开垦耕地满足食物需求,例如荷兰的填海造陆、北欧的森林砍伐。公元1000年后,中欧地区许多林地消失了,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减少。中世纪的土地是小且分散的,农民拥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还可以利用公地。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英国领主开始了圈地运动,大肆圈占小农的土地,种植卷心菜、土豆等作物或用于放牧。圈地运动使贫富分化日益明显,最终形成了一幅贵族乡绅打猎、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图景。 

  近代早期的欧洲能够变得富裕,无疑得益于对外扩张。例如,欧洲殖民者攫取美洲种植的棉花、烟草,役使运到美洲的黑奴,从美洲获取金银,在美洲砍伐森林,等等。欧洲以外的地区帮助欧洲积累了巨额财富。1500—1800年欧洲从南美开采的白银,用今天的货币计算,价值达到世界年生产总值(GDP)的两倍以上。另一方面,煤炭取代了木材,成为支撑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革命能在英国起步的条件之一,就是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矿。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的木材储备只能用一年,煤的发现和挖掘地下煤矿技术的掌握扭转了这一局面。对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劳工的压榨,也让英国工业革命走向高潮。19世纪,煤、天然气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促进了欧洲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英国的发展。英国能够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头羊,煤炭是关键因素。意大利的煤矿比英国少得多,更依赖木材、畜力和人力。欧洲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农业革命。英国人口在1800年前后开始急速增长,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幅进步,每单位农田可以生产更多粮食。农业革命的发展重心在北欧和中欧,而不是在南欧。随着技术的进步,英国的人均产量也一路高涨。对英国来说,运河开拓的意义也相当重大,它方便了煤炭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英国煤炭运输成本低于欧洲大陆。英国的交通系统四通八达,船只可以到达各地。在铁路出现之前,煤炭主要靠船运。船行驶在运河里,将煤炭运输到整个欧洲大陆,成本也更为低廉。 

  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笔下,泰晤士河污染严重,城市里老鼠肆虐,烟雾缭绕。在19世纪的小说中,工厂的烟囱是财富的象征,是受人们欢迎的事物。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人们意识到城市污染不是他们想要的,于是搬到乡下居住,并在那里萌生了新的荒野观。在英国乡村,19世纪富人修建的城堡和庄园随处可见。 

  20世纪以来的欧洲,则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以莱茵河为例,人们为了提高航运效率、防洪等目的而改造了这条河流,但洪水反而愈演愈烈,经常淹没周边的田地。当代欧洲环境史的关键词是“大加速”(Acceleration),从1950年开始,世界人口、用水量、纸张使用量、机动车辆数量、水坝数量等要素都开始加速增长。约翰·麦克尼尔(J.R. McNeill)等许多人提到的“大加速”,似乎正在毁灭人类居住的星球。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建立在剥削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基础之上,而发达地区产生的垃圾也会转移到落后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欧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另一个与“大加速”相关的问题是物种灭绝。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地球上的物种减少得越来越快。生物多样性减少不仅是欧洲的问题,更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 

  环境问题使欧洲人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1.2万人死亡,英国《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 of 1956)因而诞生,伦敦的空气得到了有效改善。时至今日,开车进入伦敦市中心仍需要付费,这实际上是一种激进的环保意识。如今,德国是环保主义者的集中聚居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日(Earth Day)、反核抗议(Antinuclear Protest)等环保活动风起云涌。很多德国人反对使用核能。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发生之后,德国更是停止了核能使用。德国的年轻人环保意识特别强烈,提出了“这一刻,为气候投票”的口号,25岁以下的选民倾向于支持绿党。如今的绿党是德国第二大党,绿色行动主义(Green Activism)在德国受到广泛欢迎。 

  聚焦慕尼黑环境史  

  慕尼黑地处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是仅次于柏林、汉堡的德国第三大城市。巴伐利亚南靠阿尔卑斯山脉,雪山众多,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这里的河流与湖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冰河期,它们由冰川侵蚀堆积而成,湖泊的水则来自雨水与地下水。还有一些用于泄洪的人工湖。湖泊附近有罗马时代修建的古罗马大道,其景观留存至今。直到19世纪,阿尔卑斯山区都很落后,这里不适合种植小麦、橄榄,只能畜养奶牛。19世纪以后,一些富人被当地优美的景观吸引,来到这里建起了游泳池和滑雪场,阿尔卑斯山区也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冰川作用塑造了巴伐利亚山、河、湖众多的地理特征。另外,冰川作用产生的砾石可以铺设道路。巴伐利亚的河道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用于运输宝贵的盐。盐有“中世纪的黄金”之称,可以用来保存像鱼这样的易腐食物。阿尔卑斯山区有丰富的盐矿,这些盐可以通过伊萨尔河等水路运往欧洲各地。当地城市从食盐贸易中获取税收和利润,从而变得富有。 

  慕尼黑始建于中世纪,兴起于伊萨尔河河畔。实际上,中欧城市大都沿河而建。伊萨尔河对慕尼黑来说意义非凡,用于运输阿尔卑斯山的木材。要不是阿尔卑斯山的木材,慕尼黑也不会存在。木炭也是当时的一大能源,可用于取暖。慕尼黑的河运非常发达,煤炭岛(Coal Island)曾是19世纪70年代欧洲最大的驳船港,每年有1.2万艘驳船停靠。伊萨尔河时常泛滥,导致桥梁损毁。为了驯服这条河,人们修建了混凝土路堤,用石桥取代木桥。当地还建设运河,建造水车利用水能。  

  慕尼黑人对水的利用,也值得关注。19世纪慕尼黑的饮用水源主要来自一条叫艾斯巴赫河的运河,但人们也向这条运河排放污水,导致水质不佳。1874年发生的斑疹伤寒,导致慕尼黑400人丧生,人们意识到需要去其他地方获取饮用水,并建立一个更好的供水系统。死亡的400人中,有一位是巴伐利亚王国的公主,在巴伐利亚王室的支持下,慕尼黑的供水系统得以建立。这里的自来水厂是世界上仍在运营的最古老的自来水厂。水源地的农民也被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出现了生态农业的雏形。得益于慕尼黑优良的水质,这里生产的优质啤酒也闻名遐迩。当然,慕尼黑啤酒文化得以兴盛,也与其他环境要素密切相关。这里的啤酒生产区栽种了栗树,大片的栗树叶能避雨遮阳。冰川时期形成的砾石地貌,则有利于慕尼黑酒窖的修建,阿尔卑斯山的冰也可以用来冷却酒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开始厌恶人工改造的伊萨尔河,他们希望河流恢复自然面貌。一个为期11年、动用2000台挖掘机的项目就此展开。这是一个大型的自然景观恢复项目,人们深挖土地,铺设混凝土道路。这当然是一种“人造自然主义”(manufactured naturalism),不过看上去很像自然的原貌。另一个人造景观是慕尼黑奥运会主体育场背后的山丘,一座由二战后城市废墟堆积而成的人工堆积山,如今那里是举行环保示威活动的地方。 

  慕尼黑的“绿色城市”(Green City)政策也值得一提。这里有着非常成熟的太阳能发电和废弃物利用体系。在慕尼黑城外,市政府还出资修建了绿化带,用来种植蔬菜。该市也是自行车文化盛行的地方,每年都有自行车时尚展在此举办。最后,慕尼黑还有一些可移植的树木供市民利用,人们可以带着它们去没有树木的地方,把绿色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原文责任编辑:梁光严 张南茜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陈静)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