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

2024-03-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美学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

关键词:

  惠此中国·未来

  人赋予时间的开放状态——“别样的时间”策展后记

  摘要:在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实践中,时间的结构彰显出一个隐藏的面向:未来。然而,对于“未来”向度的探索,西方思想大多转向了进步主义的线性时间观。在这样单向的时间观中,人类反而丢失了时间,成了单向度的存在者。时间似乎走进了“未来”的悖谬中:一方面,让人对未来的解决方案更加饥渴,表现之一是代际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另一方面,在我们切身的体验中,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时态的偏移,不同的时态重叠交错起来。只有回归到当代性本身的理解之中,时间才能够重拾“未来”向度。“当代”本身并无所指,它是一种主语缺席的状态,等待主语赋予它所指的人或事。因此,“当代”属于人类赋予时间的敞开状态,开启了“别样的时间”。“别样的时间”是对当代进行充盈的过程,重启那些随时会被观念体制所覆盖的经验,重新确定自己的实践理由,“现时”便不致成为一个封闭的空间。

  关键词:未来 别样的时间 当代性

  作者舒可文,当代艺术评论家(北京100102)。

 

  专题:刑侦剧与治安文化

  血溶于水:回眸香港江湖影视剧的流变

  摘要:影视剧《狂飙》通过大量挪用和索引香港影视剧中“江湖片”的类型元素,呈现出浓厚的时代韵味,潜移默化地钩沉着观众对许多过往流行文化的怀旧情愫。此剧的热播不仅反映着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审美潮流,也折射出香港影视剧所带动的华语文化全球化的经验流变。以《狂飙》为线索,梳理香港“江湖片”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风貌,再度感受和把握香港电影的审美特质,从而追溯港片形塑当代东亚乃至世界文化版图的轨迹。

  关键词:当代大众文化 香港江湖影视剧 审美经验 华语文化全球化

  作者张小迪,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91)。

 

  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治安”谱系:从《便衣警察》到《暗黑者》

  摘要:治安是现代西方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城邦管理实践,并在现代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建立后从规范上层社会的“礼貌”中分化出来。现代西方治安观念进入中国社会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独特变化,并转化为社会主义治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治理体系所面对的全新挑战,激发了当代中国电视剧对“治安”问题的全新关注,并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经典悬疑剧和警匪剧的“治安剧”形式。

  关键词:治安 礼貌 社会主义文化 安全感

  作者姚云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上海200241)。

 

  公共权力与江湖恩怨之间——论反腐剧对香港刑侦剧的整合

  摘要:2023年初,热播电视剧《狂飙》的题材是“扫黑除恶”“打伞破网”,这使它具备了刑侦剧和反腐剧的双重特性。当前人们对于这种类型电视剧的要求是既不能不真实,又不能太真实。不真实则不足以反映党中央整治腐败势力的决心,不足以引发群众共鸣;太真实则可能启发犯罪分子。为了解决这个两难困境,《狂飙》延续了过去反腐剧的写实风格,但在具体故事和人物塑造上偏重香港刑侦剧的特点。这是《狂飙》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同时也使它包含了港剧的缺陷。

  关键词:刑侦剧 反腐剧 纪实性 公权力 江湖恩怨

  作者傅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近年国产刑侦剧的新特点及其启示

  摘要:近年来的刑侦剧在表现英雄主义题材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内涵和新视角,如心灵世界的英雄主义、专门领域的英雄主义、极端状态的英雄主义、错位身份的英雄主义。与之相关,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新特点,如烟火气的弥散、文艺范的加持、“社会派”的借鉴、辩论性的引入、历史感的呈现。就创作的理念和方针来讲,刑侦剧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始终坚持扎根于现实生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守正创新。

  关键词:刑侦剧 英雄主义 人民警察 新时代

  作者邢哲夫,中共惠州市委党校文化建设教研部教师(惠州516008)。

 

  科技·人工智能

  从主客对立到解放主体——智能时代艺术生产的主体性阐释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生产领域中的运用,打破了人与技术的陌生化关系,有助于从主体性层面反思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及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从哲学的认知范式来看,摒弃主体统治客体的 “主客对立” 认知范式,使传统的认知主体概念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主体。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使艺术生产的主客体认知样态进一步发生变化。作为解放主体的经验存在无论发生何等样态变化,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内部的否定性主体力量仍不会消失,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的主体解放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人工智能 艺术生产 马克思主义 主体解放

  作者范海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201620);高宣扬,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

 

  礼·女性

  梁漱溟生命哲学中的女性安顿

  摘要:近代以来,受西方女性解放观念的影响,东方千年来藏匿不显的女性世界开始为思想家们所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在传统社会三纲秩序崩溃后,人们重新构建生活不可忽略的根本问题之一。与当时激进的男女平等观点不同,梁漱溟认为不可忽视男女固有的差别。梁漱溟对女性世界的理解是基于他整个生命哲学之上的,他通过对“精神创造”与“生命创造”相互依存的阐释及论证婚礼(婚姻)制度何以不会消亡,实现对女性的凸显及安顿。

  关键词:精神创造生命创造婚礼女性

  作者李昕,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苏州215009)。

 

  音乐

  宋元之际吴澄、袁桷与古琴文化之交涉

  摘要:在古琴史上,关于第一个流派——浙派的流衍细节,直到晚宋元初的儒学家吴澄、袁桷方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为古琴发展与古琴文化保留了可贵的信史。但二人于儒学的态度上不一,吴澄重视发挥理学精神,故于古琴音乐上强调教化功效;袁桷质疑理学所生之流弊,遂走上强调实事求是之文献与史学,因此纠正了许多古琴传闻。通过二人的诗文集,可探究其识琴、弹琴、藏琴、以琴会友,呈现“弦歌不辍”的儒学生活,进而考察其与古琴信史传承之关联。

  关键词:吴澄 袁桷 三操 浙派 弦歌不辍

  作者刘振维,朝阳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台中413310)。

 

  雕塑

  罗丹与现代雕塑的物—身体转向

  摘要:强调对身体的认知是现代雕塑区别于古典雕塑的核心特征。现代雕塑关切的重点是与观众的互动、对身体的表现与作品的介入性。进入现代之后,雕塑发生了物—身体转向,人的身体以及人对身体的经验是现代雕塑的核心主题。这种转向的源头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罗丹不仅改变了古典雕塑的观看方式,还将雕塑的关切点定向到身体之上,他开创了雕塑作品与周围物质世界关系的先河,使雕塑成为与人相类似的主体。

  关键词:罗丹 现代雕塑 物—身体转向

  作者郑涛,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杭州310058)。

 

  理论·境

  感通与诗境——试论巴巴拉斯的现象学美学

  摘要:当代法国现象学家雷诺·巴巴拉斯在其2016年发表的著作《感通的形而上学》中,通过对于感通(sentiment)概念的深入阐发,建构了一种新的现象学美学。这一审美理论建基于他的生命现象学之上。巴巴拉斯认为,原初的生命经验乃是生命在世界之中,归属于世界,但又有别于世界之中的其他存在者。主体在世界之中生成,但在主体的日常经验中与世界发生区分、隔离,从而处于一种流放状态。通过感通,人得以克服和超越这种流放状态,返回到世界之中,与世界融合为一。

  关键词:感通 生命现象学 现象学美 学诗

  作者邓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240)。

 

  情境建构:日常生活美学与新都市主义批判

  摘要: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居伊·德波主导的字母主义国际和情境主义国际的先锋艺术实践,往往被简单地混同于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先锋派艺术。其实,情境主义国际发起的情境建构、心理地理学、漂移等先锋艺术理念和实践,不仅是为了在艺术创作中让生活成为诗意的栖居,更是直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现代城市改造和平庸化的生活方式的美学批判:它旨在反抗功能主义的现代城市规划对个体欲望的压抑,突破同质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德波的情境建构活动与新都市主义批判代表了20世纪法国左翼先锋艺术实践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德波 情境建构 心理地理学 漂移 新都市主义批判

  作者刘冰菁,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京210023)。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