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

2023-04-03 作者:《美学研究》 来源:《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

摘  要:《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

关键词:《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

  惠此中国·美术 

  生命与情感的安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董希文艺术创造的现实体认与精神意涵 

  摘要:董希文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美术创造中相当早地深刻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内在社会现实感受的艺术家。以新中国成立初期董希文的重要创作,特别是以《开国大典》为核心,在追溯40年代后半期画家的艺术、精神特征及其内在张力的基础上,探究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获得的具突破意义的精神成长与艺术进展,辨析他关于那时革命、社会的独特体认视角及其可贵价值,揭示其画作所植根的有关新的社会关系与“人民”面貌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思考这些现实体认与艺术表达、“民族形式”探求间的深刻关联,对于回望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在艰辛探索进程中所遭遇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积累的经验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艺术探索  社会感受  现实感受  “人民共和”  

  作者莫艾,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48)。 

  理论 

  论阿多诺的美学成就 

  摘要:在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之后,阿多诺美学是最有建树的审美理论之一。与传统文艺美学不同,阿多诺不再把艺术当作“美的唯一范本”和“美学的唯一立足点”。由此,他最重要的美学成就有如下三个方面:对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深刻批判;对艺术的社会本性的重新发现;对艺术中的创作美学问题的卓越创见。通过这三项工作,阿多诺有力地推动了美学的根本转向。 

  关键词:阿多诺  美学  文艺美学 

  作者张盾,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长春130015)。 

  爱与梦想——梅洛-庞蒂的司汤达研究 

  摘要:梅洛-庞蒂的司汤达研究在其文学语言领域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这种研究突破了精神分析式的解释模式,后者诉诸司汤达其人的矛盾性格来解释其创作,将幻想当作一个人现实的病态表现来看待。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幻想自身的意义形成正面的解释,更因此不能揭示出文学自身的特质。对梅洛-庞蒂而言,与梅兰妮的爱情构成了司汤达人生中的困境,而以筑造梦想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则使司汤达走出困境,实现了其“自我角色”的最大程度的自由。梦想代表了司汤达独特的文学态度,同时也是其生活的态度。正是通过对梦想这一重要维度的分析,梅洛-庞蒂揭示出文学的意义就从这种虚构而又真实的富于张力的表现中呈现出来,并以沉默的方式联通人们,具体而深刻地展示出主体间的存在关系,为哲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模型与表达方式。  

  关键词:爱的绝境  梦想  自我的角色  小小的真实 

  作者宁晓萌,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北京100871)。 

  对话·象 

  Image/象 

  摘要:在《误解词典》创刊号中所有值得讨论的关键词里,“象”可能是最为重要且最难处理的概念之一。西方图像哲学的原始场景来源于柏拉图的洞喻,并且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思维一样,西方关于图像的认知也贯穿于整个思想史中。正是通过对图像和拟像的沉思,关于实在的描述才得以诞生。梳理西方思想史可以得知,有些图像被赋予了更大的语义能量,也即“聚点图像”。这类“聚点图像”复杂的层次体系,实际上承载和展示了一种特定文明的世界图景。 

  关键词:象 洞喻 相似性 聚点图像 

  作者阿兰·乐比雄,法国人类学家、欧洲跨文化研究院院长。 

  象:一个独特的汉语基本词 

  摘要:“象”是一个具有根基性地位的汉语基本词,其所揭示的汉语思维结构是理解汉语世界的必要环节。从“象”的词源上来看,“象”似乎是一个模仿、模拟的过程,是去象征、类比自然和世间的变化,因此“拟象”是为了体现“道”。“象”在汉语世界中所处的居间地位以及“言·象·意”的三元结构,使传统汉语世界中的概念似乎不如西方哲学概念那么精确,不如西方哲学那么富有逻辑,但却发展出庄子式“寓言、重言、卮言”的言说方式。 

  关键词:象  周易  道  汉语哲学 

  作者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礼乐 

  凤凰神话与中国古代音律起源的三重叙事 

  摘要:凤凰神话在中国乐教传统与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思想意义。在凤凰与中国古代音律起源的关系问题上,从“凤”和“风”的原始关联出发,可以看到凤凰神话与中国古代音律诞生的三种互相关联的不同语境与叙事层次。在神话叙事中,凤凰赋予音律以沟通天地的神力;在政治叙事中,凤凰赋予音律以权力秩序的权威;在哲学叙事中,音律以其获得的神圣性与权威性承担起构建整个宇宙秩序的使命。 

  关键词:音律  凤凰  神话  礼乐  秩序 

  作者贾祯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技艺 

  试论“具身化”的技艺美学 

  摘要:当代美学的建构不仅要回望鲍姆嘉通所说的“感性学”层面,更要从知识形态跃至实践领域,实现美学的“知行合一”。传统形式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主要从艺术品的接受端考察审美问题,建构以“器”为中心的认识论与消费型美学;建基于身体训练实践的技艺美学则是从艺术的制作即发生端思考问题,建构以“技”为中心的功用论与实践型美学。技艺美学以西方的实用主义美学、身体美学及中国儒学的知行观、庄子的技道观等为理论基础,以中西方的技艺文化传统为方法论依据,致力于在日益丰富的日常生活技艺中获得原初、鲜活的审美体验,弥合“知”“行”之间的裂隙,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体悟的有效融通,为开拓更为真切、整全的美学境界创造条件。 

  关键词:身体  技艺美学  知行合一 

  作者詹冬华,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南昌330022)。 

  诗·风雅 

  对“物”妥协:苏轼居儋时期的一个诗学动向 

  摘要:超然物外一直是苏轼诗文的魅力标签。晚年被贬儋州之后,苏轼却在诗文中展现出对“物”妥协的一面,从而产生新的诗学动向。在气候、物产极为奇特的海南,他开始重新思考“物”的意义。与大多数咏物诗文的伦理主义倾向不同,苏轼居儋时期的咏物诗文充满功利主义精神,即平淡地描写“物”自身的功用,以及自己发现、创造、利用它们的过程。他放弃了认识论方面的多变性,甚至否定认识论本身的必要性,于是其诗文中的理趣和讽刺几乎消失了。居儋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思想传统是《易》学,知识传统是道教和中医学,而陶渊明则是其诗学偶像。北归之后,上述诗学动向立即终结。重视苏轼居儋时期精神与创作的特殊性,既有助于全面认识苏轼,也有助于思考古代思想世界中“物”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苏轼  儋州  物  妥协  诗学 

  作者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5)。 

  会谈·科幻 

  人性·非人性·超人性——科幻电影的美学追问 

  摘要: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广受欢迎引发了诸多反响,该年也被称作“中国科幻元年”。围绕这个时期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的总体氛围,针对科幻电影及其审美文化背景的讨论,既可以上升到对人性自然及其政治哲学观照的理解,也可以扩展到对中西方传统和现代经验的多维透视,更能引申出对复杂未来“超人性”图景的理论审视和审美想象。科幻电影作为“思想图示”的“中国美学”意义也随之生成。 

  关键词:人性  科幻  人工智能  技术 

  整理人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北京10087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晶)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