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59项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北端是钟鼓楼,南端是永定门,全长7.8公里,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组合体,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梁思成曾赞誉道:“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浓缩历史 映照当代
《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有着清晰的定义和明确的标准,将其分为文物、建筑群、遗址三大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以及“中”“和”的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符合世界遗产标准4。同时,委员会也认可了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表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显著的社会凝聚力以及现代保护与利用措施的综合效应。这条轴线贯穿北京老城南北,从中央王宫到市场,再到政治场所,展现了古代都城的理想布局。因此,将申报题目定为“理想都城秩序”既是对北京中轴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所体现的卓越成就的认可。
北京古都学会会长王岗认为,元大都城是完全按照《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建造的,此后的明、清进一步发展完善,整个都城中最重要的功能逐渐与中轴线紧密相连。无论是皇权的行使还是政府权力的体现,抑或祭祀、坛庙设置等国家礼仪与权力的象征,都体现在中轴线上。
王岗提出,礼仪和秩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主题,北京中轴线借助“对称”这一实体图像呈现出了“平衡美”这一哲学象征,无论是“左文右武”还是“左祖右社”的设计,都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秩序的强烈追求,从而勾勒出中华文明对构建国家秩序的理想蓝图。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从形而上的哲学理念逐渐长出血肉、形成实体,再经由建筑这一物质表达延续至今,见证着传统与当代的交融。“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个物质遗产,更是一个活态的文化记忆载体。”吕舟说,北京中轴线各个时代的历史遗存展现了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发展,从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到形成于明朝的天坛核心祭祀建筑,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修建的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中轴线在今天依然影响着当代北京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中轴线不仅决定了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和社会秩序,也成为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遗产对当代的意义。
活化利用 传承发展
自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随着“国家指导、市委统筹、央地协同、部门配合、属地落实”工作格局的不断完善,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气势恢宏、舒展壮美的北京中轴线整体呈现在世人面前,历久弥新。
回顾12年的申遗历程,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表示,北京市坚持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并制定实施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目前,48项重点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随着北京中轴线的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其历史格局、历史风貌也逐步复原,生动再现。中轴线周围的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得到改善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与方向,褚建好提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既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标志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老城整体保护进入新阶段。未来,北京市政府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的理念,立足大保护、推进大治理,深入推进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工作,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切实带动老城整体保护。
保护好中轴线,就是保护好一种历史见证。如何在保护中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再造?王岗认为,中轴线是“活着的历史”,是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有力证明。保护传承北京中轴线,要把握好“守正创新”两个面向。守正,就是要注重对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宣传;创新,则是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与生活需求中实现其活化利用。
“保护和发展城市中轴线,并将其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体现了中国的‘门户’形象和21世纪的新风貌。”吕舟表示,北京中轴线就是一篇展现中华文明历史与文化的壮美故事,它既连接了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也展现了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不仅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还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延续性。
世界遗产是受国际法保护的人类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吕舟看来,通过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价值阐释,讲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和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仅是我们认识自己文化价值和力量、促进人民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更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的有效途径。
本报记者 刘越 陈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