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掌舵这艘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船,乘风破浪,激流勇进,以不可阻挡的决心和气魄,朝着40多年前预设的航向坚定前行,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对中国发展奇迹的赞叹溢于言表。他表示,中国模式不仅给许多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成功范例,同时也应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学者反思和观照自身发展理念和未来发展道路的镜鉴。
走和平、绿色发展之路
阿斯卡里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特征,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完全有别于以往历史上不少国家通过侵略战争或经济剥削来掠夺发展所需的财富和土地的旧思维、旧模式”,阿斯卡里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分析道,10余年来,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大家庭,已开展了数以千计的合作项目。其中,东部非洲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第一座跨海大桥、尼日利亚第一个铁路货车组装厂等项目,都极大促进了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可见,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
作为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发展的西方学者,阿斯卡里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而是充满困难和曲折。例如,中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曾一度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中国共产党具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魄力”。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在阿斯卡里看来,既要“绿色”又要“发展”,表达了中国在新时代的环保决心。
正如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发表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所述,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拥有蓝天、清水和青山的目标不再是口号,而是通过不牺牲人民美好生活一步步实现的现实。近年来,中国对于环保事业的大力投入有目共睹,阿斯卡里认为,中国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应当被世界看到。
坚持不懈走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之所以能够建设出全球高效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供应链,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对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全力培养。阿斯卡里表示,以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为例,可以从中窥见中国模式的独特魅力。
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这一令人惊叹的成果是中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典型案例。”阿斯卡里对比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铁建设历程后指出,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是2008年8月正式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当时仅有160公里。就在同年,全球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投入数万亿的巨额资金,用于拯救濒临破产的金融和银行系统,却疏于发展实体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中国则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教育和城市化建设。“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让双方在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越来越大。”阿斯卡里表示。
在此基础上,阿斯卡里还特别表示,中国高铁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不懈走自主创新之路。2008年,中国科技部与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创建了一个由高校、科研机构和工业界协同合作的“生态系统”。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研究,这项联合行动计划汇集了6家大型企业、25所大学、11个科研机构、51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一支由68名院士、500名教授和超过10000名工程师、技术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这种合作使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消化和创新全球先进技术,打造出成功的自主产品。基于此,中国成功开发出与铁路相关的各种设备和工程技术,形成独立自主的科技基础。
阿斯卡里认为,中国的高铁建设对其他国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中国企业成为铁路系统、列车组、隧道和桥梁设计建设等方面的世界领先者,这些铁路系统相关组件在全球都很受欢迎。同时,通过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向全球分享了在高铁建设领域的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国家富强。阿斯卡里说,“这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是世界各国应该学习和了解的成功密码”。
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中国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阿斯卡里认为,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概念,即“发展走廊”。发展走廊一般是指宽100—150公里的带状区域,通常沿基础设施主干道(传统上是河流)而设,并在沿途建设新的工业、农业和现代城市中心。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长江全长6300公里,长江经济带串联起从沿海到内陆的11个省市,并与“一带一路”交汇。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中国4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中国GDP的40%以上,对中国内陆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长江经济带的内陆地区,有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国际知名的工业中心,它们的周边地区同样发展迅速,生产力稳步提高,中国高度发达的铁路系统在这些区域崛起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工业中心是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中国的供应链又与全球供应链相接,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在长江流域的沿海地区,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动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广泛覆盖政策协调、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同开发、合理的功能划分和公共服务共享的领域,让该区域在新时代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现代化建设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方面领先全国。
阿斯卡里认为,正如古代文明沿着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河兴起和繁荣一样,长江经济带注定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交汇处。在此背景下,中国正在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绿色增长和生态文明的典范。其中,每一步规划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目的是通过高水平的工业技术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为绿色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阿斯卡里看来,中国努力缩小因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促进国内各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让全国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中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此举旨在平衡和缩小中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能源和交通领域。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得到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也随之加速,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与邻国的经贸关系也更为紧密。阿斯卡里特别提到中国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的另一个重大举措——2019年启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该通道增强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和欧洲合作的地理优势。由此,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在此过程中,中国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和1900公里的兰新高铁构成了西部大开发宏伟壮观的风景。
“今年,我在新疆各地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新疆的迅猛发展让我感到惊讶和钦佩。”阿斯卡里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示,新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中国持续不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他举例称,2012—2022年的十年间,新疆地区新建公路6.22万公里,该地区的公路总长度达到21.73万公里,其中两条公路更是横穿了塔克拉玛干沙漠。2022年6月,和田至若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形成,这是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长度超过了2700公里。该环线连接了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库尔勒等主要城市,大大增强了该地区的连通性,为南疆、北疆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完工的兰新高铁将新疆通过甘肃省与内陆连接起来,该线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从西安向西延伸。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许多方面都影响深远。一方面,它提高了中国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消除了贫困,缩小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它利用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了新的工业区和生产区,为中国整体发展作出贡献。“如今新疆已经成为一个安全、和平和繁荣的地区。”阿斯卡里说。
实现了定力和弹性的完美结合
从更深层次来看,阿斯卡里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根本上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很清楚必须坚持什么、应该改变什么”。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纠缠于“姓资姓社”的问题,而是采取了更为务实的发展实践。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以是否有益于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评价标准。
阿斯卡里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是因为并未直接“复制”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基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充分发挥自身长处与制度优势,积极学习全球先进技术,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国从数千年的朝代更迭中一路走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而中国共产党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因此深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必须采取适应本国国情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理念。
在阿斯卡里看来,中国的发展既始终具有清晰的愿景和长远的规划,又能够保持卓越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这是中国模式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他表示,定力和弹性的完美结合,让中国不但能够抓住时代机遇,融入全球化潮流,承接产业链和技术链转移的红利,而且在诸如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变局中展现出灵活自主的应对能力。“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全球环境,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不仅坚持通过更加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来促进自身发展,还在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我相信中国的发展必将惠及世界各国民众。”阿斯卡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