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

2025-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讯  (记者张译心)1月4日,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2024年“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学术年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哲学、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展开探讨。

  科技创新需要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表示,前沿科技将会对教育、生活、业界和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前所未有的智能革命正在发生,希望学术界能够加强关注。针对如何加快将北京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议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建军认为,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和各类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面向未来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采用系统化的技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和科技伦理治理。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樊阳程提出,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辩证关系,新质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撑,而生态文明建设给新质生产力提供价值引导和目标方向。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生态文明强国建设,应以绿色科技创新塑造竞争优势,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升级,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与生态保护水平。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全喜认为,应重视理论基础,并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在实践层面,建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驱动环境污染的精准防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会议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蔡毅强(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