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的2023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动态报告会在京举行。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笑洁、所长卜宪群出席会议并讲话。
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14个研究室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就2023年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宋辽西夏金史、元史、明史、清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化史、古代社会史、古代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古代通史等古代史分支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以及重要理论观点与方法、热点焦点问题、代表性学者及著作、学科发展总体评价等作了全面介绍。郭沫若纪念馆介绍了2023年郭沫若研究的发展状况。
2023年,全国史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守正创新、奋力开拓,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等重大实证与理论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这些进展的最新成果,在15位报告人的汇报中得到了非常具体的展示。
2023年,先秦史学科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等重大理论问题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三星堆与商周文明等重要问题考证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秦汉史研究总体上延续过去十年的趋势,研究多以出土文献尤其是简牍资料为中心。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史料的发现与发掘仍是本年度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对旧有史料进行深度发掘成为学科发展面临的难题。隋唐五代十国史研究,对新出史料的运用,逐渐摆脱了以出土文献补证传世史料的单一思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新出史料的文体、物质形态等方面,深入分析不同性质史料背后的政治、文化语境。礼制史、宗教史、社会史等过去的边缘领域,继续呈现活跃态势。2023年宋辽西夏金史学科研究、政治史研究继续升温,尤其是以皇帝为对象,如太祖、徽宗、高宗朝,均有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制度史和信息渠道依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2023年元史学科新见材料受到关注,包括宋元明纸背文书、方志、族谱等。典藏史料的电子化与资源流通的普遍化,极大扩展了元史研究的文献视野,“跨断代、跨学科、跨国别”研究意识的普遍增强也给元史研究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气息。2023年的明史研究,总体上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不同专题、不同规模的学术会议呈全面开花状态;二是成果数量大致与上年度相当,制度史研究的成果尤为突出,明史研究大体处于平稳、有序向前发展的阶段。清史学科方面,中央、地方、基层治理仍是2023年清代政治史研究重心。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提出,准确认识并把握清代国家“大一统”特征研究,成为清代政治史、边疆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的热点。
2023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多学科的介入、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丰富多彩,学术路径与研究方法的反思带来学术旨趣的转向和研究领域的拓展。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方面,最新进展主要聚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出土文献的利用、儒家经学思想、宋明理学中的朱子学研究四个热点。古代社会史方面,区域社会、家族、社会生活史依然是研究热点,民间文献和地方档案仍有很多新史料值得深挖。古代中外关系史学科方面,传统陆海丝绸之路史研究持续活跃,内陆欧亚史研究方面也有较多成果,新出考古材料和文献批量问世,在展示古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微观景象方面继续努力耕耘。古代文化史方面,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演进、政治文化史、生活文化史、区域文化史、文明交流互鉴史是本年度研究的热点所在。学者们围绕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路径等问题作了深入思考。通史研究呈现繁荣景象,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产生了大量重要文章。古代通史研究室为推动中国古代史“三大体系”建设,追寻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与写作的会通传统,进一步打破学科藩篱与局限,开展跨学科对话与多学科融合发展,发掘、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相较于2022年,2023年郭沫若研究总体上呈现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获得高层次项目资助的课题基本持平,学术传播方式与手段有所增多,郭沫若研究的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邬文玲、朱昌荣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刘中玉、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孙靖国、科研处处长陈时龙分别主持25日、26日报告会。中国古代史年度学科动态报告会制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重要学术品牌之一,是系统反映中国古代史研究进展、全面掌握学科年度发展状况、研判学科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重要举措,迄今已举办十三届。
(郭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