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

2024-06-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一、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表现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发展与完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实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这些技术和工具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基础。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更有动力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效率和竞争力。例如,企业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运营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客户偏好、产品反馈等信息,从而优化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和服务体验。其次,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数字化技术和工具,还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将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升级和创新,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化运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销售、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商业模式,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再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体现在智能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方面。例如,企业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智能化和灵活化。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采用数字化营销工具和平台,开展精准营销、社交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实现多渠道、多维度的客户服务和沟通。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还体现在企业人才培养和组织变革方面。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数字化组织和文化,推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出口贸易的提质增效
  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助力数字化转型企业出口贸易。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表现形式,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进口1296亿元。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跨境电商平台为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可以直接面向全球市场销售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可以迅速进入海外市场,接触到更广泛的国际客户群体,从而拓展出口市场;其次,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便利的跨境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门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便捷的服务,更加轻松地开展跨境出口业务,减少了传统出口贸易所需的繁琐流程和成本;同时,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完善的供应链服务和合作伙伴网络,企业可以借助这些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智能化和灵活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跨境电商平台还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和市场信息,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制定更加精准的出口策略。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趋势,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后,由于跨境电商平台注重用户体验和客户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客户服务工具和服务保障,如在线客服、售后服务等。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国内制造业应当顺势而为,牢牢把握跨境电商这一贸易增长新势力,带动出口贸易的增长。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经济韧性,有效应对“贸易摩擦”。企业的贸易成本高低对企业是否出口有重要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降低国际贸易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增长。随着企业数字技术的发展,其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市场供需匹配进一步优化,企业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并且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寻找到贸易伙伴,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并且,由于学习效应的存在,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能学习到国外先进信息技术,从而有利于本企业数字技术的完善,进一步减少贸易成本。同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信息化密度高的厂商更倾向于出口,并且在出口厂商中高信息化密度的厂商出口更多,获得利润更高,具有更好的出口绩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推动了贸易需求;且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进一步优化加之技术设备的使用,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并且在国外贸易市场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国际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进入到国际贸易中,推动制造业国际贸易中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扩展,促进其出口贸易发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企业出口成本的降低,还使得企业在面对贸易摩擦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产品定位和市场布局,通过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渠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当某一市场出现贸易摩擦或经济波动时,企业可以快速调整出口方向,减少受到的影响,并且数字化转型使企业能够建立更加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并应对各种风险因素。在贸易摩擦和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护企业利益和稳定经营。
  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其出口质量的提升,推动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数字化技术设施不断迭代升级,我国外贸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同时不断提质升级,新动能持续激发。在制造业方面,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等为特点的外贸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生产环节中的错误和浪费,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数字化水平较高企业能够实现产品从生产到出售全过程、高精准度的质量监控和管理。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工具,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出口标准和客户要求。并且数字技术的提升带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激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研发投入以及加强技术人才培养等,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这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助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出口贸易的实现路径
  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贸易的强大推动力,加快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数字化转型总体上能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比较优势。因此,企业应当把握数字化机遇,适当调整企业战略方向,提高生产经营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挖掘数字技术的价值,努力培养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企业中各部门应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应用、新知识,建立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人才储备。其次,做好企业内部数字化发展现状诊断。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历程,运营管理、生产交付、品牌营销、产品研发信息化能力,数据治理情况,人才、资金投入配套情况等多方面评估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梳理出表象问题、痛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剖析。最后,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的整体战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阶段性具体目标,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蓝图,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的推进效率,确保规划按期按目标执行。
  政府应当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环境。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的“阵痛期”,因此,政府可出台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对于正处在数字化转型“阵痛期”的企业以一定的政策扶持,缓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上升的成本,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率。鼓励外贸企业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传统的生产技术、组织流程和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出口质量和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不断向“制造强国”转变。同时,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制定,保护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专利技术,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对减少国际贸易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作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企业可与跨国客户建立合作,通过学习其数字化转型战略来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揭示了全球新兴技术发展、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和更智能的洞察方以及政府改革浪潮等新形势下各国利用ICT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新蓝图和新动向,其制定的相关战略总体上能够代表和体现当今全球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因此,中国出口企业可借助与国际公司合作的机会,对其数字化转型经验予以充分学习,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加以应用,发挥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促进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早日实现。
  (作者系中华女子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管理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