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要“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同时指出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以数字技术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赋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其中,数字农业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农业的概念最早在1997年提出,是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此后近30年间,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认可。数字农业核心在于以先进数字技术为依托,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赋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效益效率。数字农业具有数据融通、资源共享、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特征。数字农业能够优化农业生产决策、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升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成为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当前,全球农业正经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优先完成现代农业转型的国家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要优势,发展数字农业对提高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我国通讯、互联网、数据统计平台等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田园风光旅游、农业信息服务、农村生活体验等数字农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数字化治理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气象预警、农作物重大病害防控、畜牧业重大疫病监测防治、公共服务治理、农业信息管理等农业治理依托数字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数字技术助力绿色农业发展,通过秸秆焚烧等农业污染的数字管控、水空气状态的数字化监测、农业环境治理的数字化方案等,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化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较国外发达地区,在数据利用、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助力我国农业“弯道超车”,仍需要从农业技术创新、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建设、新模式新业态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我国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以技术创新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字农业的装备、监管、运营、教育等均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业种植养殖信息统筹、新型生产养殖模式创新、动植物监测、农业装备技术迭代升级、智能控制等数字农业发展均需要建立在足够的数字技术创新基础上。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催生新智能装备、新模式、新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管理精细化、要素配置精准化、技术服务信息化,为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是大力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农业远程监控、远程诊断、智能信息采集,有效助力数字农业作业的智能化与高端化发展,提升农业作业、监管效率。二是大力推动基于数字技术的农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发展,对农业资源集聚、种植、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开展数据综合分析与改进,有效提升农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三是推广普及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农业教育、农业技术辅导的传播,加快新的种植模式、养殖方法、农业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推广。四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现有农业装备相结合,形成智能植保、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养殖等新型数字化农用智能装备,推动农业高效作业。
二、建设系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打造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监管服务等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加快农业数字化进程。一是打造数字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农业技术的供需匹配、协同创新、创新资源共享,为农业数字技术创新统筹创新人才、研发设备、创新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二是打造数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数字农业科技成果创新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产业化落地的全方位服务,促进以农业市场需求、落地需求场景为核心开展数字农业核心技术研发并促进其最终产业化落地。三是打造数字农业人才培养平台,培养数字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技术研发人才、数字化人才、技术产品推广人才、技术应用人才等各类型人才,同时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农业技能、新型技术等方面的相关应用培训,进一步提升现有数字农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尤其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培训引进力度。四是打造数字农业信息化平台,统筹各类农业数据,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统筹优化农业生产,预测农业天气、灾害、风险等信息并及时在平台上发布预警,推动政策信息、市场动态等信息在平台上进行实时更新,使农业生产者始终掌握“第一手资料”。五是打造数字农业信息监管平台,依托物联网、遥感技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推进对农业生产的实时监管、数据追溯,并通过统筹分析监管数据对农业生产开展自动化管理及精准决策,提高农业监管效率。
三、推广应用农业数字化新模式,以新模式促进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数字化新模式重构农业的生产、销售、运输等模式,并通过打造新应用场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大幅提升。一是学习、复制、推广杭州市临安区、重庆市渝北区、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的新模式,如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管理等,以新模式提升整体效益,通过智能推荐、乡村农产品电商平台、VR全景展示等方式对农产品开展数字化推广。二是推动种养殖业配置传感器、自动化设备、数据分析平台等数字化装备,推进传统农业模式向智能监测、数据预警、设备智能、风险可控、精准决策的现代化农业模式转型,根据市场需求反馈调节产品产量。三是推进农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农业文旅产业体系,培育出具有消费潜力的数字农业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四是挖掘或打造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在管理、监控、产品追溯、决策、设备生产等农业场景应用数字技术,持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在数字农业新场景构筑新模式,以新模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长期不足的难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关键。一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基础,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需构建相对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要依托数字技术打破信用信息壁垒,数字筛选并执行严格的奖惩机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二是依托数字化技术,根据各地农村实际金融需求,创新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并利用直播等线上资源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宣传。三是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卫星网络、光纤网络、电子商务服务站、数据中心等,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广打下扎实的根基。
【本文系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TJYJ21-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