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对国家治理的研究不能缺少伦理维度。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谈国家治理伦理探寻的理论背景问题,主要是回答为什么要从伦理的视角来研究国家治理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方学者对国家治理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政治性、科学性(法制性)、伦理性的研究路径。早期的政治性凸显的是国家治理的统治性,治理的手段为权力与政治统治,治理模式是统治型国家治理。关注的是国家起源、国家权力运行、国家组织结构、国家职能、国家法律,主要是研究国家的政治统治问题;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至70年代的科学性凸显的是国家治理管制性,治理的手段是规制和法治,治理模式为管制型国家治理,国家治理注重对效率的追求。实践中从罗斯福的新政至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了长达40年之久的政府管制治理;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伦理性凸显的是国家治理过程中道德的合理性,治理的手段是与法治互补的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关注的是社会公平,治理模式为合作型国家治理。合作型国家治理构成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三维结构关系,并以伦理关系为核心内容以确保国家治理目标指向公共利益的维护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对国家治理的伦理研究,超越了事实层面,回归到了价值层面,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对国家治理的研究不能缺少伦理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