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21年11月5日,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城市高品质生活——第二届城市治理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论坛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论坛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2021年11月5日,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城市高品质生活——第二届城市治理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全面开启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届论坛以“共同富裕视域下的城市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其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怎样通过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挥分配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在主旨演讲单元,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李友梅教授提出,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在提高生活品质与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面向高品质生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机制,推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智库首席专家李琪教授表示,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与任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环境是高品质生活应有之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立军教授介绍了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等8个方面的创新性突破性重大举措。
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潘文轩研究员主持主题发言单元。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提出,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要从就业、收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通过疫情防控、一江一河、无烟城市三个案例阐述了城市健康治理的重要性,表示健康治理应纳入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处长胡亮介绍了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认为通过公园城市建设将使上海的天更蓝、水更清、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和谐。
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梁彪表示,上海近年来将智慧物业作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开展积极探索,而物业智慧建设需要数据的共享与融合。
改善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潘文轩主持圆桌论坛单元。嘉宾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表示,旅游文化消费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文化旅游产业在提高生活品质与促进精神富裕方面大有可为。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办主任袁祥庆表示,城市更新对居民生活品质有重要影响。《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中需要关注绿色低碳、文化传承、特色化需求、利益分配平衡四个要点。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志云提出,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慈善组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慈善,其中的关键突破点是洞悉社会公众尤其是中产阶层参与社会公益的需求。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臧得顺表示,追求高品质生活并非城市居民专利,而是城乡居民共同的追求和梦想,要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础性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富裕目标。
探索创造更高品质生活的路径
本届高峰论坛还进行了《创造城市高品质生活》新书预发布仪式。该书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发展研究院课题组的最近研究成果,是国内首部系统性论述高品质生活并深入开展实证评估的著作。
本书作者之一潘文轩表示,该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科学阐释高品质生活的理论内涵、构建后小康时代高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和展现上海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状特点、探索创造更高品质生活的路径和措施,其研究价值集中体现在指引功能、评价功能、倒逼功能、建言功能四方面。
本书第一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发展研究院于健宁从健康绿色、和谐安宁、智慧共享、多彩奋进四个维度介绍了评估结果。她表示,目前上海生活品质在若干三级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最好水平,近九成的二级指标国内领先,上海生活品质正处于从国内领先向世界最好水平迈进的发展阶段。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研究员在论坛总结发言中表示,本届论坛选题好、形式好、专家好、内容好、效果好,成果发布和圆桌论坛是突出亮点。一天的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开拓了视野;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高品质生活与共同富裕研究的空间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