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1月16日电 (记者查建国 陈炼)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月12日在沪发布《社会企业蓝皮书: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No.1)》,旨在引导中国社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蓝皮书认为,中国社会企业具有多元法人性质,企业营收普遍存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中国社会企业未来将向法治化、专业化、职业化三个方向发展,只有通过法治化、专业化、职业化等途径,构建起发展支持网络,平衡社会企业的商业和公益属性,才能更好发挥治理效能。社会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努力,也需要社会企业强大自身,做好战略规划,形成核心竞争力。
蓝皮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表示,社会企业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是推动我国第三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和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平台,是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新组织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历程,展望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前景,对转变政府职能、借鉴商业运作模式、提高社区慈善效率、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