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论之八】“六个必须坚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10-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就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一个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脱离了人民群众,失去了最根本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处处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使中国改天换地的根本力量。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当下疫情防控的艰苦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联防联控,构筑了坚不可摧的防控体系,成为战胜疫情的基础性力量。也正是因为坚守“人民至上”这一崇高理念,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冲破重重险阻,取得了新时代十年的辉煌成就。民心所向体现着社会发展的主流,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奋斗历史。

 

坚持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卓越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党的百年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是我们党历史自信的理论支撑,也是我们党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纵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指引下,敢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勇于实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我们党自信自立的底气表现,也是我们党坚持自信自立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它源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理解和肯定,源于我们党对自身“能”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共产党自信自立的旺盛生命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正因如此,自信自立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我们的民族之魂。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自信自立的精神动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保持和增强战胜风险的强大能力。

 

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自身建设等作出新的论述,提出了“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这对于我们党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守正和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根基,要求我们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认识世界;创新是目标,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只有坚持守正才能不断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固本强基。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强调正本清源,在论及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时强调大胆探索,在论及推进党的建设时强调自我革命,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守的是马克思主义之“正”,创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是这种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抓住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抓住矛盾,即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都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理念,就是问题导向,强调“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形成新理论,提出新举措,完善新机制,满足人民的新愿望。实践证明,谁能更好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一点也不比之前要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用于指导实践,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系统观念是新时代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导

 

  系统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把事物的普遍联系放在整个系统中加以通盘考虑和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坚持系统观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统筹规划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格局。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外部诸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内部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统筹谋划,因势利导。在政策取向上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认识问题上要把握大势,未雨绸缪;在解决问题上要着眼大局,谋划推进。在经济工作中,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变革。在更高的战略层次上,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争取新征程上的战略主动。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一条历史经验。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实践的生动写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民族对大同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真诚向往,这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胸怀天下不仅是一种文化精神,更是一种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国家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二,坚持胸怀天下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自我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坚持胸怀天下要求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由此决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三,坚持胸怀天下是新时代奋进的伟大使命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不断推进“一带一路”伟大实践。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天下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体现在行动中;不仅体现在自我发展上,也体现在兼顾世界发展上。

  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场观点方法的能力,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人民至上;系统观念;问题导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