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关键词:治国理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习近平;治理
作者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瞻远瞩,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治标与治本、制度与法治、治国与治党、中国与世界等的逻辑贯通,为在新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治标与治本的贯通
坚持标本兼治,更加重视治本,是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破解各种难题的鲜明取向。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视察工作时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改革要辨证施治,既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此后,他又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同样的思想,范围涉及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反恐怖斗争、禁毒工作、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取向。2013年4月,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新形势下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工作要求,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国家立法,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尽快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制度体系。按照这一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积极改革和完善相关法制体制机制,在解决不敢腐的同时,着力解决不能腐、不想腐问题,治本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2013年7月,习近平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明确提出,解决“四风”问题,同样要标本兼治,既治标又治本。治标,就是要着力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2014年1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再次要求,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制度笼子扎紧,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制度与法治的贯通
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多次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的关系。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