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论坛
|
人文社区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 id:30780,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60115585886329895.jpg', width:946, height:120 }
高举旗帜:坚持唯物史观
更多>>
坚持唯物史观就是坚持当代中国史学的前进方向
史学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史学研究的每一个分支,都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唯物史观已和中国史学传统深切地结合在一起,融为当代中国史学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中国史学的旗帜和灵魂。
[详细]
高举唯物史观旗帜 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
特别报道: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唯物史观指导地位不可动摇
坚持用唯物史观深化抗日战争历史研究
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新的发展
20世纪中国史学中的唯物史观史学
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向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更多>>
特别策划:共同的抗战 共同的胜利
70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竖立起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历史丰碑。中国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详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抗战新史料研究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正视中国抗战历史地位
向世界传播中国抗战学术成果:专访石源华教授
学者对话:如何构建东方主战场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网开设“二战”系列专题
史学界对纳粹史反思的曲折历程
史学盛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更多>>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详细]
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论断
学界热议习近平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给历史学科带来的思考
“史学奥林匹克”进入“中国时刻”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历史学”学术研讨会辑要
走进世界史学舞台的中央: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综述
大胆揭批:历史虚无主义
更多>>
学者对话:再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当下要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入揭露、批判和剖析,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以科学的历史研究成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贡献。
[详细]
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伪装
历史虚无主义剖析:历史就是历史 事实就是事实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专题报道:全视角审视历史虚无主义
特别策划: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是政治思潮
文明探源:中华文明起源
更多>>
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从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伴随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探讨已经走过了近百年历程。2002年,为推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我国国家层面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依托这一项目开展,以考古学为主,联合多学科、多角度对几大史前区域性文明进行考察。
[详细]
专家聚焦早期文明:在比较中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有容乃大: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
陶寺遗址发掘报告发布 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聚落考古揭示中华文明起源脉络
从王朝都邑探寻中华文明源头:专访李伯谦教授
“全球视野下的东亚农业文明”研讨会召开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召开
史前考古探寻中华文明源头
边疆治理:学术视域下的边疆学研究
更多>>
探究“古今中外”:边疆学进入加速发展期
作为一门关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学科,边疆学近年来加速发展,迎来了学科发展新机遇。在当前边疆学领域,有的学术机构在调整重构,拓展研究范围,有的新机构陆续成立,整合学术力量,建构起新的学术平台,当前边疆学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学术气象。
[详细]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边疆学理论体系
中国边疆学构建面临的几点理论挑战
传统边疆治理理论相关问题的思考
独家报道:新疆——六十年辉煌巨变
第五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西南土司遗址入选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
专题策划:边疆学视野中的边疆治理
学术视域下的西藏:马克思主义打开藏学发展“天路”
百年回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更多>>
百年回望: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到黄昏才起飞”。百年后,推开历史的旋转门,百年前的革新号角仿佛就在耳畔。如今,身处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我们是否有新文化运动之先驱一代的自觉的意识,反思曾经走过的道路,总结沉淀下来的文化,以此为根基,通过创造适于今日之“新的文化”以照进未来?
[详细]
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声
走进新文化运动: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继承弘扬新文化运动及郭沫若留下的精神遗产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依旧鲜活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精神内涵
聚焦前沿:历史学热点回顾
更多>>
2015年历史学四大领域研究综述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历史学研究发展迅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考古学领域均有所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大大加强。在新的一年里,本版将继续秉持以质量取胜的宗旨,及时反映国内外史学研究状况和前沿动态,为史学研究者提供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构建中国史学界的话语体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详细]
2015历史学争鸣大事件:“新潮”与“故论”互动
做有思想的历史研究:第二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召开
首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构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思想与时代:第九届历史学前沿论坛综述
历史研究:多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
{ id:30797,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60116653487354886.jpg', width:946, height:12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