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 id:61170,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3434295350647.jpg', width:946, height:120 }
{ id:61177,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3460728289633.jpg', width:946, height:120 }
{ id:61199,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4543638246469.jpg', width:946, height:120 }
{ id:61202,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4544211689728.jpg', width:946, height:120 }
原创首发
更多>>
古代中国的疫灾:时空变迁与防疫效度
2020-03-25
苏东坡杭州防疫治疫功绩的实践智慧管窥
2020-03-19
作为观念史的“瘴气”辨考
2020-03-17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2020-03-17
哈民忙哈遗址F40史前人类死因的考古学证据
2020-03-17
防疫史话
更多>>
疫病研究的历史诠释
2020-03-11
中国历代“战疫”简史
2020-03-13
从青耕御疫、黄帝逐疫到赵公明变财神
2020-03-11
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
2020-03-13
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
2020-03-11
{ id:61130,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2503093421736.jpg', width:946, height:120 }
汉末魏晋时期瘟疫:战争与历史
更多>>
汉末三国之际瘟疫探略
东汉末期至三国末期出现的瘟疫,有暴发频率高、疫区分布范围广、季节性明显等特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口流动、频繁战争是影响瘟疫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瘟疫导致汉末三国之际人口锐减,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以及建安文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道教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对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
[详细]
明末清初大瘟疫:明王朝崩溃
更多>>
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在以往有关明末历史的研究中,考虑最多的是政治斗争、阶级冲突和民族对抗。本文的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是造成明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详细]
天花:清王朝行政影响
更多>>
近代大瘟疫:近代化、全球化过程
更多>>
脆弱环境下的瘟疫传播与环境扰动
1932年中国23个省市爆发了大规模霍乱疫病,陕西省死亡人口多达20万。究其原因,它是陕西自然与社会环境脆弱性的集中体现,也是霍乱等外源性传染病进入内陆过程的一个集中反映。1932年陕西霍乱是疫病从东向西传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现代性经济扩张的直接结果,可以作为探讨内陆省区近代化过程的一个新维度。
[详细]
{ id:61174,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3456090257438.jpg', width:946, height:120 }
{ id:61131,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2503422823076.jpg', width:946, height:120 }
悬壶济世
更多>>
伍连德与东三省防疫处的创立和演进
191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东三省防疫处正式在哈尔滨创立。在这20年中,伍连德领导下的东三省防疫处在防治1920-1921年第二次鼠疫、疫源旱獭的研究及管理、霍乱和天花等其他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海港检疫、参加国际会议及报告研究成果等方面成绩卓著。在某种意义上,这奠定了中国近代防疫事业的基础。
[详细]
良相须有良医心
舍空邸第
更多>>
从清初天花疫情谈隔离的重要与复杂
早在汉代,官方主导的隔离就已成为传染病的防控手段。汉平帝时期将染病的患者安置在空房子里,由官府提供医药,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隔离病房。晋代一度将隔离范围扩展到“密切接触者”,规定朝臣家中若有三人以上感染时疫,即使本人没有患病,百日不得上朝。当然这也带来了问题,遇有瘟疫暴发,百官告假在家,政务几近停滞。
[详细]
千年防疫话“隔离”
以毒攻毒
更多>>
疾病预防和疫苗发展史
我国开始采用“种痘”方法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在减少天花方面具有一定益处,从而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诞生疫苗的国度。后来种痘方法流传到世界各地,被多个国家所采用。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取材不便、种痘效率不易控制等,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使用的“人天花病毒”仍具有致病毒性,风险性较高。
[详细]
古代的防疫与疫苗
综合施治
更多>>
中国近代防疫体制建立探析
在这一时期,随着近代包括东北鼠疫在内大瘟疫的发生和防治,我国近代的卫生制度和防疫机制,在冲突和调适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外国传教士、还是国内的知识阶层及民众,都在这一裂变中发挥了或引介、或口口相传的推动作用,更离不开晚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强制推动之功。
[详细]
中国历代“战疫”简史
图说战“疫”
更多>>
{ id:61132,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2503777413612.jpg', width:946, height:120 }
制度优势
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战“疫”的举措与经验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与各类疾疫进行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与各类疾疫进行斗争,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并在有效应对风险、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破解危局过程中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卓越的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详细]
习近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更多>>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挺在一线、连续奋战,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彰显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张扬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详细]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防疫体系
更多>>
近代以来的疫情应对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何在千疮百孔的祖国大地上应对瘟魔,成为当时政府的重点工作。其实新中国的防疫经验渊源有自,无论在长征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领导人都很重视防疫工作,陕甘宁边区曾成立防疫工作委员会,专门应对各类传染病。
[详细]
在疫情防控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救助
更多>>
民国政府慈善行政体制的演变与慈善立法
民国年间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民国政府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具有近代意义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慈善行政体制。慈善行政机关的建立及其相应职权的划定,使得民国政府的慈善立法有了推动力量,进而为规范慈善事业发展、加强慈善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路径。
[详细]
清末潮汕地区瘟疫流行原因与社会救助研究
民族精神
更多>>
三千年疫病,磨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对传染病肆虐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认识,有着一个艰辛的过程。其实有文字记录的3500多年来,疫病的流传成百上千,疫病的种类各式各样,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
[详细]
汇聚起人民战“疫”的磅礴伟力
心理防线
更多>>
加强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良好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有助于疏导人们的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将“需求”“要求”“追求”联结成整体,进而树立强大的心理防线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详细]
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 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
{ id:61175,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3455179499267.jpg', width:946, height:120 }
学术论著
更多>>
{ container : 'box-61144', imgUrls:'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lsxzt/yzszt2020/yzsxslz/202003/W020200309493129418766.jpg$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lsxzt/yzszt2020/yzsxslz/202003/W020200306559176700347.jpg$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lsxzt/yzszt2020/yzsxslz/202003/W020200306555021021518.jpg$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lsxzt/yzszt2020/yzsxslz/202003/W020200306553555772584.jpg$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lsxzt/yzszt2020/yzsxslz/202003/W020200306551992552843.jpg$', descs:'0.jpg$W020200306559176700347.jpg$U020200306554944852949.jpg$U020200306552999673554.jpg$U020200306551901605982.jpg$', linkUrls:'../yzsxslz/202003/t20200309_5098686.shtml$../yzsxslz/202003/t20200306_5097966.shtml$../yzsxslz/202003/t20200306_5097956.shtml$../yzsxslz/202003/t20200306_5097951.shtml$../yzsxslz/202003/t20200306_5097949.shtml$', width:'170', height:'214', hasDescs:'0', speed:'50', space:'3', direction:'horizontal' }
{ id:61134,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200312510653704800.jpg', width:946, height:12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