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论坛
|
人文社区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 id:44452,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61111600348350581.jpg', width:946, height:120 }
{ id:28954,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51102480598343411.jpg', width:946, height:120 }
图片新闻
更多>>
研究动态
更多>>
影像史学与传统史学相辅相成
2016-11-07
影像史料重塑史学叙事模式
2015-10-31
十卷本《中国影像史》出版 以影像方式呈现中国历史
2015-10-31
对图像史学的界定和思考
2015-10-31
聚焦抗战影像的保存与传播
2015-10-31
光耀二战影像史:中国的抗战摄影
2015-10-31
论丛:影视史学与甘肃历史文化
2015-10-31
“影像与史料:影像中的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5-10-31
历史——让影像见证:首届影像史学研讨会召开
2015-10-31
韩丛耀主编十卷本《中国影像史》在京出版发行
2015-10-31
学科建设与理论建构
更多>>
影像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探析
和以文献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史学比较,无论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论的评价,以影像史料为核心的历史学研究都呈现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学术形态。传统学术的严谨考证、现代影像技术的科学实证、当代历史影像表达的艺术化特征相结合,将引导影像史学的发展方向。对影像史学基本问题加以梳理,对探索影像史学的研究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
影视史学是当代西方史学新趋势下的产物,是历史学的新生代。自1988年,美国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提出这一新名词,迄今已二十年,在海外学术界激起了广泛的回响。影视史学有其独特的个性,与书写史学相比,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然而,要使影视史学确立自己的边界,发展成一门新的历史学的分支学科,看来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程。
[详细]
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
关于影视史学几个问题的研究综述
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
从影像史料到影像史学
影像史学与史学研究
更多>>
触摸历史诠释历史
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影像史学”在史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应用。“影像史学”的出现,意味着变革传统的研究方法,这对拓宽传统史学的史料视野,延伸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围,普及历史学的大众应用,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史学工作者对影像史学、书写史学、口述史学等治史方式进行整合,将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历史的真相。
[详细]
影像记录的史学操练——“影像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
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法国年鉴的史学观念,借鉴其它学科的学术视野对人类社会进行更加科学、均衡和扎实的影像记录,论述当下史学流派的承继关系,以及与影视创作结合的可能性。继而结合大陆的影像实践,从影像素材的收集积累、音像资料馆的构建和影像的多重开发三个层次,探讨如何将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以及长时段理论,落实在日常的影像记录当中。
[详细]
影像记录的史学操练——“影像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
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
影像档案与历史研究
影视史学——历史学家如何透过影像来研究和考证历史
影像史学与文化传播
更多>>
从视觉史料到文学图像——文学史的图像学研究刍议
发掘图像的文学史意义成为文学史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图像的文学史意义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文献学意义上的视觉史料,图像作为印证相关社会历史知识的可视证据;二、阐释学意义上的视觉文本,图像作为文学的视觉化形态,成为文学史的基本构成之一。文学图像成为重新理解和阐释文学史的重要视角。图文互释是图像的文学史意义更为本质的体现。
[详细]
用影像传达历史
纪录片《敦煌》以史为基,在大量占有真实影像素材基础上吸纳学者研究成果,采用以人说史的叙事模式,全面展现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中心辐射敦煌地区、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的历史人文。基于叙事需要,创造性用真人饰演历史人物的电影技法进行情景再现,同时利用一些现实影像资料与过去历史场景进行精神上的对接。体现了对影视史学理论的创新性实践探索。
[详细]
用影像传达历史
影像史学视阈下的当代纪录片内部纷争与立场话语
影像史学的再出发——以当下热播的口述历史节目为例
研究规范与发展前景
更多>>
在影像的历史中跋涉:《中国影像史》出版之际
影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影像发展史做出完善书写绝非易事,它的非常之难概括为“四难”,史料难得,史事难定,史论难立,史观难建。史料,史事,史论,史观,这是该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实际效果比设想目标仍有很大距离。搜寻全面影像史料,尊重确凿影像史事,建构科学影像史论,形成正确影像史观,是我们一直要努力的目标。
[详细]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
口述史学、影像史学通过录音、摄像、电影、电视、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行展示,大大拓展了传统史学的叙述范围,并使普通民众对于历史的认知变得触手可及。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正是通过口述史、影像史等资料采集整理,以中国现当代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专题,建设新型文献资源,保存国家记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为国存史,为民立传”的宗旨。
[详细]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
口述史、影像史与图书馆文献体系建设
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
{ id:28959,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51102499789002810.jpg', width:946, height:12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