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论坛
|
人文社区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 id:30275,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51228402954981989.jpg', width:946, height:120 }
图片新闻
更多>>
研究动态
more
数字史学成关注热点
2017-01-17
数字化正在改变史学研究和讲述方式
2015-12-24
史学文献数字化呼唤学者主动介入
2015-12-24
数字历史:让历史与公众有更多互动
2015-12-24
信息技术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新机遇
2015-12-24
中国首次进行金石文献全拓全文数字化
2015-12-24
大漠重器——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数字化实录
2015-12-24
口述史学的数字化转型
2015-12-24
公共史学家在历史学数字化时代有更大作为
2015-12-24
网络数字技术对历史学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影响
2015-12-24
理论建构
更多>>
数字历史的兴起:西方史学中的书写新趋势
数字历史是西方史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史学新潮。数字历史大致经历了文献数字化、自主创建历史专题和三维虚拟环境再现等几个发展阶段。数字历史虽起源于计量史学,但不囿于计量史学单一的数理统计,而是力图复原多维连续动态的可视化历史。其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快速存储、查询和利用文献数据,而在于将各种不同的数据置于同一时空维度下,清晰地表达历史要素在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动中的相互关系与互动作用。
[详细]
网络时代史学研究手段的革新
信息时代的文献阅读和史料检索
数字时代的历史事实建构
数字化时代对史学研究模式的影响
大数据与量化研究
更多>>
大数据、新史实与理论演进:学籍卡史料价值与研究方法
学籍卡片是近现代教育界广泛存在的系统性材料。囿于传统研究方法,历史学者对此类大规模、系统性材料的利用、开放并不充分。随着社会科学化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模式的兴起,学籍卡似的格式化、系统性历史文献成为构建大型计量历史数据库的重要资源。依靠定量分析,这些计量历史数据库往往能向学者展现出依靠传统文献分析方法难以显现的"新史实"。学籍卡片是近现代教育界广泛存在的系统性材料。囿于传统研究方法,历史学者对此类大规模、系统性材料的利用、开放并不充分。
[详细]
清代基层社会聚众案件的量化分析
大数据时代历史学研究若干趋势
从历史主义到计量方法:美国经济史学的形成与转变(1870-1960)
史料与量化:量化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讨论之一
跨学科研究
更多>>
空间转向:电子传媒技术与当代史学形态
人类对于历史的记忆或回忆,对于历史的书写或重构,进而史学的发展,与人类传播媒介技术及其工具的变革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外在浅层次上的史学表现形态领域,而且体现在内在深层次上的历史感知-体验模式和史学思维方式领域。本文将主要结合中国史学史的事实来阐明这种相关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今电子传媒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史学的作用。
[详细]
历史研究电子资源运用的兴利除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未来发展
浅论信息革命对我国史学的影响
网络工具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传统历史学的影响
国内外数字史学研究
更多>>
2014年度中国历史学学术创新力分析:基于转载论文数据
历史学创新是推动历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复印报刊资料”8种历史学系列学术期刊转载的历史学论文经过专家的评价和精选,有助于探讨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情况。依据201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历史学论文数据,以转载量、转载率、学术创新程度篇均得分三个指标计算出学术创新指数,利用图表形式分析历史学研究机构和历史学期刊的学术创新力。
[详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军机处上谕档全文数字化概述
古代史料数字化的两种解决方案及其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知识大众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向
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怎样利用网络研究世界历史
数字时代史学研究
更多>>
数字化时代影像史料刍议
传统纸质文本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资料,历来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然而,历史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始终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也是历史学研究的特点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影像史料作为传播历史信息的载体,以一种全新的样态出现,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备受历史学研究的关注。当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催生的、新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存在样态的影像史料,将带给历史学研究新的便捷,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详细]
基于数字环境的历史学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
论文选取历史学作为切入点,结合该学科文献需求的特点,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在"师生需求"主导下的历史学科资源建设中遇到的障碍,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促使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更深地融入到学科资源建设中。
[详细]
{ id:30181,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51225542539786291.jpg', width:946, height:12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