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论坛
|
人文社区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 id:34482, url:'http://www.cssn.cn/images/W020160425567337225898.jpg', width:946, height:120 }
人工智能哲学概论
更多>>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认知转向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协调发展的,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已不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问题,而是关于人的意向性问题,概念框架问题,语境问题以及日常化认识问题。
人工智能的四大哲学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极限
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
人:永远的惟一者?
论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的关系
论人工智能的哲学意蕴
科学哲学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逻辑机器哲学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勃克斯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哲学新思维,又是对哲学史上的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的继承与发展。
逻辑机器哲学的新发展
人工智能科学在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
当代“心灵与机器”研究进展评论
逻辑建构与人工智能哲学
计算机科学哲学的核心理念
心智科学的若干重要领域探析
从人工智能看科学哲学的创新
人工智能与逻辑学
更多>>
从归纳逻辑视角解读人工智能的哲学意蕴
普特南探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认为图灵是在哥德尔和杰克斯赫伯德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了计算概念并且发明了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不是等同的,我们应从原则和经验两个层次来看待将大脑思维模拟为数字计算机的思想。
[详细]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心灵与机器”
人工智能、哲学与逻辑
试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问题
语用逻辑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逻辑与人工智能
对“汉字屋论证”逻辑结构的五种诊断模式
人工智能的逻辑极限
人工智能与心灵哲学
更多>>
“塞尔问题”与解释语义学
“塞尔问题”即机器智能的意向性缺失难题,是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要造出真正能超出人类智能的智能,下一步就是要探讨意向性现实出现的机制与条件以及让它在机器中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沿着这一思路,经典计算主义在辩护基础上开始研究句法加工如何表现语义性,新生代计算主义正在崛起。
[详细]
认知科学的智能范畴研究
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与本体论语义学的回应
解释语义学与人工智能之“突破”
对塞尔“中文屋”两种论证形式的考察
当代西方具身理论探微
“智能”的界定——心理学与心灵哲学的探究
人工智能与认识论
更多>>
斯洛曼的人工智能哲学思想探析
斯洛曼(Aaron Sloman)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位杰出的人工智能哲学专家、认知科学家。他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去探讨古老的哲学问题,人类认知的过程及情感的产生机制,进而关注和研究人类的心灵哲学问题。
[详细]
日常化认识与人工智能研究
人工智能问题的认识论分析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
试论感性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哲学认识论范畴之可能
人工智能伦理
更多>>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适合未来AMAs机器人的构建吗?
随着近年来应用伦理学新兴领域“机器人伦理学”的勃兴,人们开始探讨未来AMAs机器人的构建问题。现代美国科幻文学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等科幻文学成为探讨机器人伦理学的最早文本。其中在以“机器人三定律”为理论基点撰写的《机器人管家》中,映射出诸多机器人元伦理学问题。
机器(人)伦理学的勃兴及其伦理地位的探讨
机器伦理刍议
技术终将失控?——“深蓝”获胜引起的思考
人工技术体的善缘——从佛学的视角解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伦理学思考
人工智能体的道德确立与伦理困境
人工智能与现象学
更多>>
哲学与人工智能的交汇
休伯特·德雷福斯(以下简称休伯特)教授从1960到1968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哲学教学工作。1968年以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哲学与文学教学工作。他曾担任美国哲学学会会长,被誉为海德格尔工作的最精准和最完整的解释者。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与弟弟斯图亚特·德雷福斯合作,从现象学的观点出发批判传统的人工智能研究。
现象学技术哲学:从本体走向经验
人工智能与意向性问题
梅洛-庞蒂的涉身认知观研究
具身人工智能与现象学
交互式认知建构进路及其现象学哲学基础
机器与身体
专题策划:王肖
中国社会科学院概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