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发挥外语学科特色做雷锋精神国际传播的种子

2023-01-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日前,在外语学习“知与行”沙龙上,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史丹丹分享了其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湖南雷锋纪念馆讲解词英译本翻译的经历,并以“机器翻译译文缺陷分析——以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讲解词为例”为主题报告了自身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与思考。

  在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有一支青年志愿者团队,发挥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色,用学识付诸实践,累计有536名外语专业青年大学生以“语你同行”为名十载坚守志愿初心,志愿时长5万余小时。

  “我们将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做雷锋精神国际传播的种子,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水平,向世界讲述雷锋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团队指导老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郑燕虹教授说,学院打造了“理论研究+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社区行动”一核五驱的项目模式,构建“文本、情景、视听、学术、文创、躬行”六位一体的雷锋精神叙事体系,让青年大学生在学好外语专业、掌握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践行雷锋精神、筑牢红色根基。

   雷锋精神多语言叙事,向世界讲好雷锋故事、中国故事 

  “朋友们,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雷锋关于青春的诗篇‘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在雷锋纪念馆专题陈列前,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讲解员从一封家书、一段诗作、一篇日记、一张照片、一句誓言等细微处入手,讲述雷锋“当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的大地”“当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当一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的感人故事。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湖南雷锋纪念馆挂牌建设社会实践基地,面向纪念馆接待国际参观者的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迄今已有200余名外语专业学生走进纪念馆,用英语、俄语、法语等5种语言向来自俄罗斯、印度、马里、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刚果(布)、叙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学者和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开展国际传播实践,完成雷锋故事、纪念馆讲解词多语种翻译10万余字。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Gaifiev Eduard在听完讲解后说:“这是我来中国的第二年,听到地道的俄语解说词感到非常亲切,他们的讲解很专业,透过雷锋故事这扇窗加深了我对中国的了解!”

  雷锋精神多角度研究,激发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外语学科特色组建社会调研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队,切实感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立足于讲好雷锋故事、传达雷锋精神的核心,通过对学术作品的学习、探讨、外化、输出,激发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围绕雷锋精神叙事赋能中国形象塑造这一主题,团队成员以“语言搭桥、实践传神”视角,设计了英语、俄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葡萄牙语、德语、西班牙语等9个语言版本的调查问卷,持续5年面向来自25个国家的5000名在湘国际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充分展现多语言优势、宽领域实践对雷锋精神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助推作用。以湖南雷锋纪念馆现有中文讲解词为材料,团队就人工译本与百度、有道、Google以及DeepL等机器译本进行对比,产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报告6篇,包括不同机器翻译软件的优缺点、人工译本与机器译本各自的优缺点及错误归因,期望为湖南雷锋纪念馆解说词的完善提供帮助,为同类人物纪念馆讲解词的英译提供借鉴,并为机器翻译软件开发者提供改进思路。

  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的创作素材与创作载体,团队绘制多语种雷锋漫画二十余幅,利用文字力量讲好雷锋故事,巩固中国形象塑造认知基础,使雷锋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朝气,定格住中国形象塑造的微景记忆。

  雷锋精神多形式实践,提升志愿服务引领力 

  在雷锋精神十年的坚守与实践中,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大学生的身影出现在对非合作论坛、中非经贸论坛、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东亚论坛、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等20余个大型外事活动中,提供大使接待、综合协调、专题活动等志愿服务,受到来访外宾好评和湖南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及活动组委会的致函感谢。

  今年11月,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举办。学生团队在会前深度参与张家界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打造景区标识语、讲解词规范化翻译的精品样板,形成高质量的英语、朝鲜语等讲解词、标识语译文25万余字,在服务旅发大会的实践中学好专业知识、增长本领才干、涵养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展现了外语学科大学生服务三湘大地社会发展的初心使命。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给团队的感谢信中表示团队“对张家界市国际语言环境全方位、全流程提升和我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生团队与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湖南省外语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建立服务基地20余个。组建赴湖南雷锋纪念馆社会实践团走进雷锋故乡,在考察学习中感悟雷锋精神时代内涵、在翻译实践中推动雷锋精神国际传播、在国情观察中明晰红色文化传播使命、在青春奉献中坚定红色基因传承信念。团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等荣誉,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中国青年报等16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以“做雷锋精神传播的种子 湖南师大学习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湖南师大大学生多语种向10国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等为主题进行集中报道,阅读受众超过100万。以区校共建为载体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学生志愿者在学堂坡社区等基地开设系列国别文化堂客、公示语帮译、美丽楼道建设等项目,以团队为主体申报的区校共建社区获评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同志在长沙考察时来到社区调研,高度肯定了项目成效,并勉励团队守正创新,在服务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

  “以专业为基、用语言搭桥,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用雷锋精神叙事赋能中国形象塑造,为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提供更多更加生动的注解。”郑燕虹教授表示,学院将继续搭建平台引导青年大学生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关锐)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